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党政权建设的伟大创造
2021-07-21覃剑
覃剑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认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为什么“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成”,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轮番上演,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为建立新型人民政权,我们党从建立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到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从建立以“三三制”为原则的参议会到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从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中国人民通过这一制度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60多年峥嵘岁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神州大地不断巩固和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269部,行政法规700多件、地方性法规12000余件……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来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为实现三者有机统一提供了根本政治制度载体、创造了重要运行条件。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最大优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到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从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到召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再到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修改监察法、英雄烈士保护法、个人所得税法、外商投资法、疫苗管理法、民法典等多部重要法律,到以立法保障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从主动释法遏制和打击“港独”,到采取创制性办法及时妥善处理辽宁拉票贿选案;从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到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等工作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确保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什么“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成”,所有的答案就在“人民”二字。1953年制定的第一部《选举法》明确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对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人员除外。以十三届全国人大2980名代表为例,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15.70%;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这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保障下,我们见证了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反映人民意愿的立法过程,深切体会到什么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我们参与执法检查、听取审议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见证了人民监督政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实践,深切体会到什么是“任何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安排。我们在人大工作实践中,行使民主权利,发挥代表作用,见证了代表机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尽责,深切体会到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肃然起敬!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