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梢采血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21杜泽中

医疗装备 2021年13期
关键词:血斑末梢合格率

杜泽中

天津市河东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天津 300170)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即通过特定的实验室检查,尽早发现新生儿体格发育缺陷、智能发育障碍、内分泌疾病、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1]。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是在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未出现时对其进行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不可逆性器官损伤,从而促使新生儿健康成长。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是采集血片进行检测,其中,末梢血采集需于足跟或手指部位穿刺,以此获得最佳的采血样本,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2-3]。通常在采集血片时,每位新生儿需采集3个直径≥8 mm 的血斑。新生儿生理特殊,认知不全,若一次采血成功率低、采血量不足,则会加重新生儿采血痛苦,影响其检查结果[4]。如何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时的采血成功率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末梢采血器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市河东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足底采血的2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男66例,女64例;胎龄38~41周,平均(40.01±0.53)周;日龄3~7 d,平均(4.98±0.51)d。观察组男68例,女62例;胎龄38~41周,平均(39.98±0.55)周;日龄3~7 d,平均(5.01±0.48)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且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1)均行足底采血;(2)均健康,均属足月分娩儿;(3)出生后充分哺乳;(4)无采血禁忌证;(5)患儿家长知情研究且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采血前的24 h 内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2)有手术史;(3)先天性畸形。

1.2 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组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操作医师于新生儿出生72 h 并充分哺乳后在其足后跟外缘中点采血,将新生儿放置于操作台(头高足低),操作人员双手紧握新生儿膝关节下方小腿,由医护人员交替推挤促使血液循环至踝关节,重复4~5次,使血液逐渐流至足部,随后抬起一侧下肢,对足跟进行按摩或热敷,促进血液流动,使用75%乙醇消毒穿刺部位。

观察组采用末梢采血器:使用按压式一次性末梢采血器(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teriHeel 型),将采血器对准采血部位,点击触压,在听到针尖弹回后,移开采血器,使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当穿刺部位血液循环恢复后,于距离采血点较远处进行挤压式放松,促进血液循环,使用滤纸片接触血滴,使血液逐渐渗透至滤纸背面,共采集3个血斑,采集完成后,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即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JB-01型普通一次性三棱针,进针深度2~3 mm,轻轻挤压使出血,出血后血斑采集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由专人负责记录新生儿穿刺采血次数,并统计一次性采血成功率。(2)一次性采血后血斑合格率:统计一次性采血后血斑合格率,即一次性穿刺采血,每张滤纸血斑超过3个,直径≥8 mm,滤纸两面渗透充分,浓度均匀相同。(3)总采血时间:记录采血时间,即从进针时开始至最后一个血斑完成的时间。(4)采血时的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采用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douleur aigue nouveaune,DAN)[5]评估新生儿采血时的疼痛程度,该量表根据面部表情、肢体活动、声音表现等变化进行评估,分别计4、3、3分,得分0~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相关,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并记录其疼痛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一次性采血后血斑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一次性采血后血斑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一次性采血后血斑合格率比较[例(%)]

2.2 两组总采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总采血时间为(3.98±0.89)min,短于对照组的(9.24±1.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72,P=0.001)。

2.3 两组采血时的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采血时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采血时的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3 讨论

末梢血采集和检测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度。通常情况下,沐浴后全身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因此,在采集新生儿末梢血时,可于其沐浴后10 min 内进行,以取得较好的采血效果。新生儿发育尚未完善,采血时侵入性操作带来的疼痛刺激,会引起新生儿生理反应,对机体产生近期或远期不良影响,加之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较低,反复穿刺采血会进一步加重新生儿疼痛程度[6]。因此,提高新生儿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后血斑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总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一次性三棱针采血比较,采用末梢采血器能够缩短新生儿采血时间,提高采血成功率。分析原因可能为,一次性三棱针采血,针尖表面粗糙、针尖根部较宽,会增加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在斜刺针尖时会产生一定阻力,而若进针过浅,则易造成采血量不足,使血片标本质量下降[7]。末梢采血器采用的是安全的触压式启动方式,在接触皮肤后立即进行穿刺,能保持相同的穿刺深度,同时,穿刺部位只需覆盖较小的触压区域,可进行精准地穿刺定位,因此,该采血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而且可获得稳定的采血量及采血效果,有助于提高标本检测合格率及筛查结果准确度[8]。

新生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成熟,纹状体发育不够完善,神经髓鞘形成不足,轻微刺激便会促使机体产生应答反应[9]。在对新生儿进行采血时,轻微刺激操作即会使新生儿不断哭闹,伴扭曲的痛苦面容,同时伴随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其对疼痛的感知较成年人更加弥漫、持久且强烈。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采血时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一次性三棱针采血比较,采用末梢采血器能够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分析原因可能为,采用一次性三棱针采血会加大采血时对新生儿组织造成的创伤,加重疼痛程度;同时,反复穿刺采血会增加新生儿采血痛苦,造成血液凝固致使血片制作不均,影响血斑合格率;此外,末梢采血器的针尖锋利,且采取的弹簧式设计可使穿刺准确、迅速,穿刺深度稳定,不宜暴露针头,采血量充足,利于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减轻穿刺疼痛程度[10]。新生儿承受力低、血管细,故而会增加采血难度。在采血前,可对穿刺部位进行湿敷,以加快血流循环速度,提高样本采集成功率。同时,采血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及穿刺操作流程操作,明确针刺的角度及深度,等待血液自然流出,适当延长采血按压时间,以获得稳定的采血量,从而提高穿刺采血成功率及血斑合格率,确保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末梢采血器应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够提高新生儿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及血斑合格率,缩短采血时间,缓解采血疼痛,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血斑末梢合格率
滤纸干血斑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筛查方法的建立⋆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干血斑制备及储存影响因素研究*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新筛”干血斑在耳聋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犬血斑STR直接扩增体系研究
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