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师制”在实践教学中实施困境与探索
——以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2021-07-21詹小平胡亦杰
詹小平,胡亦杰
(宁波开放大学,浙江 宁波 315016)
一、前言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也是专业教学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各式各样,非全日制教育的实践教学多数形式大于实质。宁波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一直实行“双导师制”,但真正按“双导师制”实施困难不小。我校开放学院一直在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并着力进行系统研究,探索相对有效的实践教学实施途径。
二、“双导师制”在我校实施情况分析
“双导师制”是我校开放教育土木工程本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的基本制度,每位学生既有学校指定的理论指导教师,又有实践单位的实践指导教师对岗位综合能力进行实践指导(如图1所示)。这里所指的“双导师制”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本质上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些课程都是必修课程,不得免修。针对开放教育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我校制订了《土木工程本科集中实践环节工作规范及操作流程》,其中除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也可以毕业论文代替)外,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两实践环节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来,但实质上都是实行“双导师制”的教育教学制度,学校安排理论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提出时间进度敦促实践成果的撰写与提交,在实践岗位上要求学生自己寻找合适的实践指导教师,学校与实践指导教师之间基本不接触。
图1现行“双导师制”示意图
从历届毕业生实习成果递交的情况看,多数都能按要求递交,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理论上似乎挺完美的,但实质上却并非如此。学生与实践指导教师之间几乎没有学校的参与,缺乏规范的管理,在日常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欠缺实践主动性,与指导教师交流不积极,有学生希望有个负责任的实践指导教师现场指导,甚至有学生反映找不到实践岗位或者找不到指导人而不参与实践,成果造假。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实践状况,课题组设计了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为近两三年我校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历届毕业生,联系毕业生120多名,前后共回收82份有效问卷。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0人(占48.8%)认为实习(含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对工作几乎没有帮助,只有5人(占6.1%)认为实习对工作很有帮助;80人(占97.6%)对“双导师制”完全不了解。
这与我们实行“双导师制”的目标相距甚远,说明我校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实行多年的实践教学“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有问题,有必要对“双导师制”实施困境进行研究剖析,找到原因并加以改进和完善,真正发挥“双导师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岗位能力的教学效果。
三、土木工程专业“双导师制”实施困境原因分析
通过对历届毕业生反馈信息的分析基本可以得出“双导师制”实施困境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专业规则中实践时间及学分占比偏小
现行的开放教育土木工程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实习时间要求2周,学分分别为3学分和2学分。土木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习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2周的时间要大多数学生达到大纲要求可能性不大。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占74.4%)实习的实际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一般建设工程实施阶段用时少则1~2年,多则5~6年,甚至10多年,如果学生只实习2周,那只能了解工程概况,谈不上任何经验的积累。
从就业的角度看,开放教育是学历教育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育教学目标,报读开放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从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材料检测、预决算、项目管理等一线工作,因此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总共实习时间只有短短4周,5学分,专业规则的设计与实际就业需求不是十分契合。
(二)实践教学管理环节存在问题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与其他非实践课程教学管理类似,比如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教学管理流程是这样的:班主任负责课程注册、实习课程辅导安排(仅限于理论指导教师)、实习课程集中辅导或线上辅导、学生根据辅导寻找实习单位并做好实习记录(实习报告的要求)、实习总结、实习自评、实习单位评语、理论指导教师初审、学校安排专业教师终审。目前的教学管理环节中对学生实习单位和实践指导教师没有跟踪管理,没有突出实践过程的管理,采用的是自学加辅导的模式,实践的自学与理论的自学是不一样的,实践要学的知识和能力不是书本里能直接找到的,必须从实践中来。
其次,实践指导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直接实施者,目前的实践教学管理没有把实践指导教师的管理纳入管理范围。学生在职学习的比较多,82份反馈中有65人(占79.3%)是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完成实习的,实践指导教师大部分就是自己实际工作中的师傅,平时怎样带徒弟仍然怎样带,实践要达到什么目的,师傅并不一定知晓,师傅是企业的人,跟学校没有任何交集,指导学生属于“顺路”。那些没有找到实践单位或者有实践单位但没有找到实践指导老师的学生,学校的管理是缺位的,和没有参加实践没什么不同,“双导师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多数学生年龄不大,社会经验有限,不太珍惜学习机会,而实践环节主要靠学生的自主自觉,其效果可想而知,学校在调动师生积极性方面缺乏具体措施。
我校开放教育师资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外聘教师比较多,而且流动性比较大,外聘教师管理与校内在职教师有本质的区别。岗位实践试行的“双导师制”,理论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可能都是外聘教师,日常实践教学缺乏聘用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不能体现实践指导过程中的成绩和指导效果。
(三)校企合作有待深入拓展
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相互取长补短,以解决企业缺乏人力资源,学校缺乏实践平台的现实问题。但这种合作一般不深入到企业员工的层面,不利于调动实践指导教师的积极性。面对开放教育大多数学生(占79.3%)从事与土木工程对口的工作的特点,学校还没有制定与学生所在企业及学生的“师傅”对接的措施,这种对接与传统的“校企合作”不同,不妨把这种对接视作“校企合作”的扩展,目前学校这种扩展没有实施,更没有实施到“师傅”层面。校企合作停留在学校与企业层面是“双导师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四)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调查数据中有22人(占26.8%)对实践指导教师没印象或者认为实践指导教师对自己不管不问,指导教师尤其是实践指导教师的数量、敬业精神、专业水平、岗位能力对实践教学效果有关键性的影响。
我校开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外聘教师较多,有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的,来兼职的这些教师大多是年龄较轻、教龄较短的年轻人,理论水平强于实践,目前仍然缺乏理论水平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另外,校内指导教师目前只有2名,仅1名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不但需要熟悉开放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更需要成为理论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对外聘教师以引领和示范,这方面还需要加强。
四、完善“双导师制”的措施研究
如何走出上述困境,强化实践教学,探索一条积极、高效的“双导师制”的路径很有必要。中国石油大学石卫林等撰写的论文《双导师制实施困境成因与改进的质性研究》中归纳了“双导师制”实施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组织内部的激励不相容、组织间的资源冲突与缺失。对开放教育而言,“双导师制”实施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来调配教学资源,从国家开放大学对专业规则的设计到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存在不协调,实践教学的实施与学生的需求之间存在冲突。
笔者从事多年的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一线教学工作,结合上面的分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以期改变现状、完善“双导师制”,提高“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如图2所示)。
希望通过实施改进完善“双导师制”的措施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激发师生积极性,打通学校与实践指导教师之间的联系通道,理论指导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能相互配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践教学,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目的。
(一)优化专业规则
专业规则是对课程设置、课程权重、学习时间、考核权属等整体上的安排,取得要求的学分,学生就能取得土木工程本科文凭。专业规则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权重大小引导着资源分配多少,我校现行专业规则综合实践总学分要求完成16学分(见表1),其中与大多数学生工作岗位比较吻合的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总共5学分,笔者以为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为叙述方便合并称为岗位实习,下同),学分应不少于10学分,实习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
专业规则的修改权限在国家开放大学,省级教学中心只有建议权,相信国家开放大学会重视并进行调研。在修改前,我们可以利用省级教学中心考核的权利,对学生综合实践模块的资源做灵活分配,将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合并,试行按10学分来分配教学资源,从人、财、物上向岗位实习予以倾斜,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
(二)改进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实践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的过程。
实践教学管理是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能促进班主任素质、专业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发展。
实践教学管理绝不仅仅是安排课表的问题,土木工程专业现行的实践教学管理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统筹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加大统筹力度提高管理效能,以下几个环节有必要凸显,第一,落实教学主体的职责,第二,细化实践过程的考核,第三,严把实践结果审核关。
?
实践指导教师分散在各个项目、各个企业,对实践指导教师的过程管理与理论指导教师不同,但应承担的职责是可以规范的,应以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作为“双导师”的教学行为的指南和依据。对外聘理论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课题组研究制定了《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校外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土木工程专业)管理办法(试行)》,以明确指导教师的任职条件、教学职责、日常管理。
过程考核是难点,不易操作,探索过程中主要采用自报与抽查的方式相结合,多数实践指导老师还是尽心尽责的,从原岗位实习的学生中了解的情况,“师傅”比实习前要求高了,跟自己交流也多了,这表明我们制定的管理办法是有一定作用的,尽管这种管理办法约束力不大。
(三)深入和扩展“校企合作”
《宁波市建筑施工行业企业名录》显示2018年仅建筑施工行业企业就有1 232家,庞大的建筑施工企业及其相关企业贡献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我校就读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这些企业,政府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在企业资质晋升、承揽项目、企业评价等方面给予加分,为学校建立并丰富土木工程实践基地群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校开放学院已经与多个企业建立了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关系,合作的企业也在不断增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选择、就业选择,完全可以满足学校安排实践岗位的学生的实践需求。对这类企业把工作深入到它们的企业员工,即实践指导教师的层面,应和企业一起制定实践指导任务和考核指标,实践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受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
对占多数的本身就在土木工程相关企业工作的学生,“校企合作”需要宽泛化,学校合作的主要对象不在企业,而是直接到学生的“师傅”,企业的介入根据学生的需要自行决定,由于有师徒关系的基础,学校介入把“师傅”向实践指导教师提升,学校见证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学校给“师傅”发聘用证书,给予适当的津贴。
(四)加强师资建设
师资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学校专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目前,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土木工程教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经验,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建设的重头戏,开放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土木工程教学必须采用校内教师加外聘教师的组合模式,师资建设也要内外并进,尤其是实践指导教师的师资建设。鼓励年轻的专业教师业余时间到土木工程相关企业去,或兼职或跟师学习,鼓励专业教师报考建筑行业相关资格考试(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理论实践并重发展。目前我校仅有2名编制内的土木专业教师,师资建设的重点在选聘兼职教师。
1.兼职教师的选聘与管理
宁波市内开设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有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学校有不少土木专业双师型教师,另外,宁波与土木工程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中也有不少实践经验丰富、既懂专业知识又有教育教学技能的、能胜任专业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上述这些人员中选聘身体健康的、有工作热情、经验比较丰富的兼职教师,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签订聘用协议,利用社会资源,壮大师资队伍。
聘用协议应明确双方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对兼职教师每学期末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应予以精神褒奖和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应予以辞退。
如果兼职教师为合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这类人员一般是现场指导学生实践,“师徒结对”性质,那么管理与考核应以合作单位为主,学校为辅。
总之,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应满足健康、敬业、有实践经验的条件,管理上应规范,并遵循鼓励先进的原则。
2.校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教师除了少数由企业、工厂等生产一线引进,有本专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外,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对专业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双师型”培训,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也应如此。
首先需从学校层面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规划,分析“双师型”教师的现状,拟定具体培训计划,选择管理政策和模式,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评价机制,把“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标准纳入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激发专业教师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水平,能够切实理论联系实际。
土木工程相关岗位众多,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可能全部具备,应该统筹规划,各有所长,比如有的教师施工技术是专长,有的工程算量、清单预结算是专长,有的擅长结构设计等等。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无论要具备哪项特长,都需要锻炼平台,合作企业就是最好的平台,最好能脱产锻炼,其次,业余时间实地见习也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像实践学生一样进行师徒结对,学校层面应予以支持和鼓励。
在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我校或逐步引进土木工程专业年轻教师,土木工程校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利于对外聘实践指导教师的管理和教学业务上的统筹,有利于实践教学“双导师制”作用的发挥。
改进完善后,班主任与理论指导教师之间能实现信息互通,理论指导教师能从班主任地方获得比较全面的学生信息,学生、学校与实践指导老师相互之间的纽带能得到加强,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
五、实践探索
以2018秋季毕业实习学生为对象,将改革后的“双导师制”运用到实际教学管理当中,实习时间由2周延长至6个月,以实践检验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改革过程中,可能不时有突发事情发生,有身体原因中止实践的,有找到合适就业岗位请求变动实践单位、变动实践指导教师的等等,因此,动态关注实践方案的实施进程,了解实施过程的效果,对于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有必要,须适当调整实践方案。
本校2018秋季注册毕业实习课程的在读生共90名,其中有5名学生的在职单位与土木工程没有关系,只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相关企业见习,时间为一学期,虽然学生成果提交在2018年12月份,但是实际实习时间均延长至2019年4月(含春节)。
90名学生配置了相应的班主任、理论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教师,1名实践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名学生,1名理论指导教师最多指导30名学生。学校对本单位在职在岗实习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津贴,实践教学资源向生产实习倾斜不少。
90名学生中有38名学生在本企业结对师傅,52名学生由学校或全介入或半介入帮助师徒结对,学校组织进行师徒结对仪式。因实习单位散布宁波大市,结对仪式在线上进行(QQ群),仪式共分五批,每批结对人数不等。仪式不可或缺,有没有仪式双方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一样,举行了仪式就表示徒弟应该对师傅尊敬尊重,师傅应该对徒弟接纳认可。
实践过程管理采用视频访问或实地抽查等方式,这个过程主要由理论指导教师完成,情况比较乐观,学生和实践指导教师关系比较融洽。实习期间60%的学生与实践指导教师联系最多,30%的学生与理论指导教师联系最多,一改之前大多数实习学生只跟班主任联系的状况,尽管大部分男生在工地实习,安全隐患多,但这批学生一学期的实习过程中,安全事故率为零,上报受伤现象也为零,能做到这样难能可贵。
一学期实习结束后,学生须对实践效果进行反馈,反馈问卷调查表类似改革前的问卷调查表,数据统计后,将改革前后反馈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教学改革后,学生实习得到全部安排,全部有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岗位指导,没有因为找不到实习岗位而实习缺位的现象。无论是实践指导教师履职还是实践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有明显改善。现在,大多数学生对“双导师制”有了充分的了解,通过试行,完善改进后的“双导师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认可实习对工作很有帮助的同学从6.1%大幅提高到70%。
六、总结
尽管开放教育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实施“双导师制”有难以实施到位的困境,实践效果不理想,但相信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强动态管理,不断调整实施细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为目标,建立一种相对科学的“师徒”关系,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相信改进完善后的“双导师制”将能起到比较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