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预科课程的研究①
2021-07-21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夏 翔(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一、研究背景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简称)是现代建筑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学院,因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开放的思想以及毕业生的成就闻名于世。其中基础课程具备极其的研究价值,因为它充分反映出AA学院教学中的实验性特点。如果说毕业设计是一所建筑/设计学院教学成果的主要检验指标,那么基础课程就是其重要的基石。通常人们会认为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基础课程是进入一个领域或一门专业学习的敲门砖,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逐渐熟知该领域的特定语言、方法,以及各种基本概念,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呆板的、生硬的方式进行技法教授、理论讲述似乎是约定俗成的。而目前在建筑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充分展现“实验性”,只有为数不多的建筑院校在实践,AA便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建筑学属于工学门类,艺术设计属于艺术学门类,从分类看似乎相距很远,差异性明显。然而,无论从历史、特性、还是从专业要素与设计方法,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手法,两者又有太多相近的方面。尤其是在设计基础寻求突破的情景中寻找改变程式化、同质化、简单化面貌的时候,寻找学理与方法的探索中,无疑可以从对比中,从AA的基础教学中借鉴到有益的范式与经验。
AA基础课程在建筑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力和示范性作用当前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随着当代建筑的进一步多元化,建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它独特的影响力正逐渐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对艺术院校中的建筑学科及相关专业,包括以艺术设计类专业,及中国院校建筑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如央美/国美等院校已有一批AA中国留学生学成归来,在教学中已产生效应。因此对AA基础课程的深入研究对设计基础教学的改进具有实际的影响,对于学科发展来说,也是必要且必需的。本文以AA学院的预科课程为主,重点介绍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作业方式,着重剖析其内核,归纳和阐述其特点,并与国内的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比较,旨在为设计基础教学的转型与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AA学院的预科课程及作业案例
AA学院的独特的课程模式是“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这决定了预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即由任课教师给出主题,学生完成课题。课程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根据给出的课题及任务构建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构思并最终完成方案。在预科学年期间,主要探索和观察规模、重要性、解释、表现、场地、情景等关于人居住的结构。AA在各个学习阶段都鼓励使用摄影、绘画、模型制作、铸造、制图、材料研究、图案切割、生活绘图、木工、表演和电影制作进行实验。而到学年年底,学生们则会制成完整的模拟和数字作品集,通过基础课程展示高度个人化的学习之旅。
每年的预科课程制定一个相应的主题,围绕该主题展开2-3个项目/作业的练习。其最独特的地方从学生们的作业中表现出来,一组学生在同一主题之中,对主题进行二次设计,包括对主题的个人解读,产生个人的创意方案,根据不同的理论与方法论选择不同的案例,比较组合不同的形式要素,并运用不同的媒介、材料、技法,最终产生各自不同的作业形态、样式以及面貌,并以此鲜明的特色区别于一般院校的作业模式与效果雷同。工作室为基础,提供创造性设计和思维方面的动手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在各种媒介方面发展技能的手段,从绘画到数字视频,从摄影到装置。下文列举3学年较早阶段(2000年左右)和近五年AA预科的作业成果,并进行分析解读。
1.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指导教师任务书:自我发现与小组合作。
在课程任务书中提出的目标是:我们本身就是丰富的视觉材料来源。要求回顾自己“衣着”的早期记忆——穿着的衣服或配饰,并将这一印象的一部分投射到真实的空间中,运用3D技术再现表面、形状和纹理,然后运用2D方式(照片)转换为“场景”,最后转换为4D方式(电影)的情景表现。
课题展开与作业步骤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1)主要表现为抽象概念模型的剖面绘制:使用纸张,制作快速和直接模型,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例如运用折叠,管,振荡,打褶,上升,扭曲,融合等方法),最后以1:1绘制细节。
(2)通过扮演“裁缝,外科医生和购物者”,学生们寻求发现城市状况,他们的旅程穿越伦敦市,从东部的时尚街,从针织品到鞋履。指导教师使用相同的框架来指导学生的每项活动,即观察,体验和研究建筑和消费者现象。
(3)通过一系列模型将定位的参考点(经过观察,绘制和拍摄)转换为可被穿戴的3D“地图”。在关于身体运动和符号的研讨会之后,他们设计了一系列运动,并在他们旅程的选定部分进行拍摄:身体(场)。
学生作业的二次设计及完成方式(图组1):
图组1 2000年预科学生作业
作业1:家庭生活
主要内容为居住,学生们不仅关注诸如Luis Barragan,Ben Van Berkel,Future System,Toyo Ito,Frei Otto和David Wild等建筑师的当代创新设计,同时还关注他们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习惯和日常仪式。学生对房间——室内空间进行研究,运动时间和身体轨迹模式的分析,以便建立人在居住空间内所需的最低标准相关概念,并为一个人设计一个能够生活的最小空间。
作业2:游戏活动
进行一次特殊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有意识的判断,旨在帮助学生从常见的材料中解读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信息。游戏规则是利用他们的常规居住地去套用一个给定的地点--一个现有的平房。运用平面图、剖面图,以及其他形式符号,创造一个新的空间。一般概念中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受到质疑,突出了重要的问题及要素,如光、视图、虚空、沉默和时间等。
作业3:二元性
引发学生观察与发现对某些二元性界限之间转换的意识,如内部和外部:如某种切割;中间:如某种接缝;公共和私人:如某种容器;结构和外观:如一种贴花等。身体结构形成了这些空间概念,学生们通过工作坊开始了这个项目,主要介绍了构成和标准化的思想,以及特定复杂条件向更普遍的空间条件的演变过程。这导致他们设计了第二层皮肤:一个能够使身体充分容纳以及被表达出来的表皮或装饰品,并通过AA的特定场地向外界开放,进行特别表演。
作业4:物体研究
研究形态学生成的过程,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形式。徒手使用石膏、蜡、混凝土和真空模具等材料,深入的观察图纸,模具和铸件,并在细线图中进行形状、图案和几何形状的变化,推断出新的空间。重要的是要看到形式不只是静态的绝对形式,而是保持稳定的悬浮状态,随着在过程中添加相对灵活的元素,使形态可以进行不断发展。
作业5:“曲线与折叠”(Curves and Folds)
研究弯曲或扭曲的材料和图像的真实、虚拟和心理特性。讨论拓扑投影、变形、绘画中的图形扭曲等,及其对纺织品形态的重要性意义。
作业6:公共空间
将课题作业的研究地点搬到了Soho区,在不同的空间、空隙、等待和市民聚集的地方设计一系列街道家具(SF)。结构和材料的基本功能是在抽象模式模型中得出的,如“坐”“靠”,及休息、遮蔽等。街道家具的设计目的是有效进入这些区域并在其他非活动环境中提供活动的可能性。学生们还试图让这些装置具有移动性,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中随时展开。
2.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指导教师主要任务:
在学校范围内确定1:1的地点,绘制草图及研究图纸,制作了复杂路口的模型,将其浇铸下来,并提取部分片段进行后续研究;对伦敦市中心的现代主义公寓进行24小时的研究,测量它们的体积,围绕虚构事件进行电影式的叙事推测,记录视觉图像,并观察夜幕降临时以及黎明到来时光线在建筑空间内的移动;在卢戈,观察圣母子像悬挂在反射河岸倒影的现代主义网格之上;在萨拉切诺别墅,沿轴线研究其空间和材料,并记录下雾霭沉沉的秋夜降临时灯光如何从该建筑中透出;参观建筑双年展,欣赏布拉诺岛的彩色外墙。
规划穿越伦敦的路线,并确定有趣的历史建筑;在费慈拉维亚济贫所制作编织物,并探索布里克斯顿的动荡历史,从中感受战争的恐惧,同时体会舞蹈的乐趣;循着20世纪名人的脚步拍摄,在他们漫步之处的墙壁上重现他们的影子;在制作的衣服上用浓咖啡写满文字;将穿越胡克公园山丘的滑雪之旅制成动画;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做出轰炸效果,并研究沐浴在白色粉尘中的暴力能量留下的孔洞。
学生们根据主题与任务书,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自行设计出各自作业方式(图组2):
图组2 2015年预科学生作业
作业1:进行24小时现场勘测期间,于黄昏时分研究政府廉租房社区的色调呈现效果。
作业2:隐私泄露:以特殊的服饰设计,表达个人的私密性取向。
作业3:瞬间场景:以摄影记录水坑中倒映出人物会话场景研究。
作业4:楼梯研究:形式、材料和老化。
作业5:通过观察分析与以摄影记录,研究24小时政府廉租房社区空间构成关系和线的折射效果。
作业6:一系列模型的光影素描。
作业7:以摄影记录,通过颜色对比勾勒出的窗边卡车的轮廓,并研究窗台在卡车车厢立面上的倒影呈现效果。
作业8:可居住的“眼睛”,一种可充当相机暗箱的装置的结构设计,1:1研究,地点:胡克公园。
作业9:围绕树而设计搭建的结构和照明装置,1:1探索和研究,地点:胡克公园。
作业10:通过透视得到政府廉租房社区(Golden Lane Estate Crescent House 351)的颠倒模型。
作业11:空间占用,政府廉租房社区24小时现场调查。
作业12:致敬《逍遥骑士》-雪橇和两个轮胎组合而成的1:1测试装置,地点:胡克公园。
作业13:“系统”分解为无序/混乱/焦虑:对这种作为时间/情感/功能节奏模式的“系统”进行研究,并做横向文字拼贴的设计。
作业14:马鞍,小鹿骨头和人体部位铸件-1:1混合形式实验,地点:胡克公园。
三、AA预科课程作业的解读与分析
从AA预科课程的任务书和作业的完成过程和成果来看,预科课程实际上有效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将思想转化为物质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索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概念与技巧,并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AA学院的课程作业具有典型的实验性,即在试图解题的过程中,在呈示手法与样式的同时,表现出对原有理论、方法、范畴、样式等方面的突破,使形式与手法在主流与边缘的融汇之中,寻找与尝试着作业与课题之间的特定方式,在种种试探之后调整与确立切入点,因而改变了原有的习惯性的过于单一的解题路径与作业方式。预科课程学生作业的解读分析则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资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不可否认的是,丰富多彩的课题及其可研究性,使学生在作业创作过程中得以更好地发挥。在预科的教学主题中,教师的命题与制定的任务书有一系列的特点,如体现出不确定性与模糊性色彩;如侧重于某种概念,较难解读内涵与阐释意义与出处的抽象语义;如具有跨界性质与交叉性质的方法,并不是一般学生所习惯的媒介、技法、材质或视觉元素与艺术形式语言。
因此寻找什么样的对象,包括物体、事件、自然、材质,包括线条、光影、日常用品、半成品等,尤其是选择大量建筑物之外的东西,经过某种特定的处理方法来隐喻、象征、空间情景来体现人与空间的关系,来对应一种对建筑及建筑艺术的体验感受。同时,AA将建筑放大为城市、景观、自然、园林、人文地理的范畴,也就为预科作业的资源带来了扩大的可能。众多当代多元化的建筑实验中的表现手法,如割裂、错位、注入、褶皱、压缩、叠加、延伸、碰撞、链接、互施、迷惑、通过、投射、表皮、并置、交替、黏合、隔断、拼贴、装置、堆积、嵌入等,也因此能够通过课程探索,适当地融合在作业设计中。
一些作业以各种容器及其日常生活用品作为素材与研究对象,可以被理解为缩小了的建筑物,或是建筑形态的变体。这些物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建筑的某些属性与特征,如空间、形态、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如某种功能性与比例、结构、光影等要素;同时它们又具备某种超脱具体的建筑因素与限定,获得了实验与发挥的空间及运用多元手法、途径与效果表达的可能性,因此有助于对建筑功能与内容产生迁延性与联想。一些作业以摄影作为选择、记录与研究的手法,以工具与技法扩大了资源与对象。一些作业以图像记录了被拆卸的器具,并置的零件是熟悉又陌生的微装置。一些作业以金属丝构成了有意义的形体,在活动中产生了种种空间转换,如一系列人体运动,包括运动的过程、人体与空间、与器物的关系,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的可能;又如身体作为一个经常出现的对象,在作业中也是采用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了头部肖像;全身动态的剪影;眼神表情的特写;与作业有关的局部肢体动作;模糊的剪影乃至采用服饰人台模型等,变化多端,不拘一格。这些方式一方面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对空间、时间等建筑元素的体验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自己的建筑观。
2.概念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哲学意义中的图式,一般认为是人试图将概念应用于感觉内容,并在执行的范畴或抽象概念,感觉经验的特定内容之间起到一种结构性作用。艺术范畴中的图式含有样式、类型、构成、形式、风格等含义,一般儿童与成年人都会受到某些视觉经验或某种概念图式的诱导与作用。尽管人们总是试图以自己亲身认知的个性化的体验来表达对象,但接受的信息与知识都变成既定图式来进行诱导,表现的结果乃是在一定程度上被暗示的结果。
在预科作业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图式,如表现建筑空间的结构素描;表达立体形态构成关系的制作;记录建筑室内情境的摄影等。但即便是看似普通的题材与对象,仍被学生的二次设计处理得不同一般而产生某种陌生感。如采用混合方式的透视图;在轴测图中拼贴局部的写实表达或不同角度的立面透视;将体量很小的日常用品摆布得如同一个微装置;又如以重叠的人物动态线条,似立体主义又似3D影像般体现人体与服装的空间变化。
在AA预科的主题作业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具有较为明显的“概念性”特征,即以某些具有特有内涵诠释的“概念”作为解题的切入点。这些概念可以是某个术语、名词、名家个人发明的词语等。可以是某个学科的学理、专有名词、外来语等,也可以是某个形容词、俚语、流行用语、网络词汇,或是台词、名句、诗句等。这种作业方式,实际上是用“概念”来解读作为课题的概念,它是最具心理睿智的思维与作业路径。对概念性表达的提炼往往取材于身边各种常见的物品,考察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们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有效体验实物的各种比例关系,理解空间的存在,以及体会时间、力等抽象概念。
作业的具体的方式则是通过隐喻性及象征性的方法来进行表达的处理:如借题发挥虚实结合;逻辑演绎调换概念;虚拟现实指向未来;词汇拼贴臆造语义。同时在概念性作业中,突显意义、象征、隐喻、符号、文脉的作用也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并且注重文本语言的表达。隐喻也是一种游戏方式,在一系列特殊的形式语言表达过程中,物的若干方面被转移到另一物之上,可以暗示出不同事物所蕴藏的相似意义。建筑以及空间的隐喻是指建筑师借助空间、结构、构件、装饰等建筑要素,显现出某种特定的观念、意象与气息,它将隐匿于形式之后的语法、手法、价值等方面以比喻、拟象、联想、通感等或赋予某种现代神话的意味,或渲染出具有寓言味的象征意义,或传达出迷离朦胧,充满悬念的诗意,或者逻辑秩序建构中的假设哲理书写中的某种符号等。
3.实验的游戏性与无解性
某种戏剧性的手法在AA预科作业中似乎是一种常态化的手法,但作为一种入门级的作业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其深刻性与尖锐化的颠覆态度与极端化的批判立场,而更多地侧重对现当代艺术的文化精神、反思与反讽意识及实验性表现方式的借鉴与吸收,对其媒介方式及技术手法的挪用与移植,尤其是对其形式语言与视觉要素的利用等,把形式上升为合理化的必需,变化为一种AA作业固有的品位。
而这种作业的方式与效果,在较为理性化的有特色内涵的解题过程中,十分明显的流溢出一种特有的游戏性品质,即往往以一种令人愉悦轻松的、有意思的趣味性的效果,或者说是一种游戏性的姿态隐含着一种“玩”的意味。因此可以把这种普遍存在于AA作业中的具体的、强烈的表现欲望,可揣摩、可玩味的效果,以及其中高度的形式感、可视性与趣味感称作为游戏性色彩。预科作业过程展现的生动鲜活的演绎痕迹,包括时而生成又迅速消隐的随机的玩耍,偶然的荒诞;包括元素的表现的混搭中串场;包括明显的具有模仿与虚拟的成分,对一些经典建筑的片段在拼贴与移植之后又进行了改写与重构。作业中甚至还表面上看上去无规则缺乏语法的语无伦次,主谓宾颠倒,独白、对白、旁白混为一谈的影像、摄影、幻觉的重叠;有的貌似十分偶然而随意,图纸、图像、模型、照片、手绘,以及种种元素在追逐、偶遇、碰撞、离散;还有的甚至有几分荒诞的成分,把反讽、戏谑、适度的恶作剧进行编排。
四、与我国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比较
AA学院的预科教学是一个设置于高中教育后与本科一年级前的学习阶段,以大量现当代艺术的方式介入建筑基础教学内容,以创意与创新,实验与研究为目标。相较之下,与此阶段类似的国内的美术高考补习班或高中美术班(以高考为目标),学习内容与考试内容则主要分为三种:1. 素描,以写实方式按真人照片临摹。2. 色彩,以写实方式按实物照片临摹(将黑白画成彩色)。3. 速写,按真人全身两人照片临摹。以省为单位,根据传统美术标准进行,以写实、再现、技能为目标。极少数院校(约占3%)以命题创作的方式进行造型、色彩、创作或设计的考试,以全面技能与应变能力为目的。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或许可以追溯至两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不同侧重。如英国在中小学教育中比较重视视觉艺术教育,课外教育大多在美术馆与社区进行,将其作为另一种学习语言,以“了解自我、学习思维、学习观察、了解情感”为目标。如以英国北伦敦专科学校美术系主任摩伊·凯特(Moy Keightley)设计的作业为例:1. 观察一个同学的后脑勺,了解并画出头发的伸展与梳理、编结韵律。2. 用线条画出卷心菜的截面图形。3. 观察并描绘家中庭院的沙滩椅倒下后的形态结构变化。4. 拓印出自己的若干双鞋子的底面图案,比较它们的异同与功能。5. 以9个8×8厘米的画面记录下镜子中自己刷牙时嘴唇、牙齿、牙刷、手及泡沫的动作、过程及形态变化。而国内中小学在启蒙阶段则多以想象与模仿为主,如卫星发射,“我的理想”或临摹中国画大熊猫、金鱼等。
而从在媒介与技法上来看,英国学生很早就是用水彩、油画工具,认识到涂鸦、肌理、渗化、色层叠块的趣味。国内大多数以水彩笔、油粉笔单线平叠为主。
AA从预科课程开始就以工作室的形式展开,不同主题在教师发布后,学生(或独立,或小组)对其进行二次设计,包括对主题的个性化理解,采取不同的途径、形式、媒介与技法等,作业效果各不相同。在同一单元主题下,不同的学生或小组有的运用一组速写表达,有的通过一个模型制作,有的是用一组摄影完成,有的则是制作一小段动画等。而国内设计基础的课程作业大部分没有二次设计的概念,几十名学生的作业方式、媒介、形式、技术基本相同,效果几十篇一律,一般依据熟练程度、完成度与制作效果来决定学习成绩。
五、结语
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杜威提出他的重要观点,即“教育的过程并不会在教育结束时终结;它有自己的终点。”他对此解释到,对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重要的并非他所掌握的信息总量,或者是某一类专业知识,而是一种使个体在改变世界的进程中能够智慧地行动,并不断地学习与自我成长进步的能力。[1]现当代艺术,或者说现当代建筑正是抱着这种发展与包容的态度,才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辉煌。设计教育的目标应当如此,而基础教学更需要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努力,这也是AA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图片来源:
图组1:《AA book Project Review》,AA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1999-2000.
图组2:《AA book Project Review》,AA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201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