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小檗碱联合整肠生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
2021-07-21徐艳丽李晓欢陆许贞谢新生
徐艳丽 李晓欢 陆许贞 谢新生
1.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感染科 (浙江 嘉兴, 314000) 2.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肝胆科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简称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重要的并发性之一[1],其发病率在肝硬化患者中占3%~10%,病死率30%~50%[2],可导致肝损伤加重,诱发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而危及生命[3]。目前已认识到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免疫力下降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这也是引起肝硬化SBP的主要原因。早期、积极控制肠道炎症,恢复肠道微生态环境,是治疗肝硬化SBP的关键。本文研究盐酸小檗碱联合整肠生治疗肝硬化SBP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SBP的患者86例,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45~83岁,平均(63.94±10.82)岁。按照肝硬化患者Child-Push分级,B级35例,C级5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Child-Push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版)》的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国际腹水学会制定的SBP诊断标准[4,5]。排除标准:患有继发性的细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水、风湿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者;治疗前2周内应用过抗生素、微生态制剂、胃肠动力药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护肝、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小檗碱(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成都森科制药有限公司,批号Z51021798)和整肠生(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批号S10950019)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腹部压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腹水细胞计数、PCT、CRP、ALT和TBil的变化。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CT,速率法测定ALT,重氮法测定TBil。
1.5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腹膜刺激征消失,腹水消失或呈漏出液,腹水细胞数降至正常,腹水培养阴性;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腹膜刺激征明显改善,腹水细胞数明显下降,腹水培养阴性;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腹膜刺激征改善不明显,腹水细胞数下降不明显,或腹水培养持续阳性,或死亡。总有效包括显效和有效[6,7]。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81.40%。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2.3 两组患者腹水细胞计数、PCT、CRP、ALT和TBil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PCT和CRP、ALT和TBIL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PCT和CRP、ALT和TBil下降更为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腹水细胞计数、PCT、CRP、ALT和TBil的比较
3 讨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由于门脉高压导致肠道淤血,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肠壁通透性改变,加之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大量增殖破坏了肠道屏障功能,引起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是引起SBP的主要原因[8]。SBP发生后又可引起肝损加重、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因此及早控制肠道黏膜炎症、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是治疗肝硬化SBP的重要环节[9]。
本研究显示,盐酸小檗碱联合整肠生治疗肝硬化SBP患者疗效确切。盐酸小檗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提取物,它是从黄连属植物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10]。口服盐酸小檗碱不易吸收入血,不良反应少,且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11]。盐酸小檗碱还是一种作用肯定的钙拮抗剂,能阻断肠道平滑肌α受体,改善腹痛腹泻症状[12]。因此盐酸小檗碱作为传统的抗炎抑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痢疾。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盐酸小檗碱对多种代谢疾病有较好的调节作用[13],其中有研究发现盐酸小檗碱在调节肝脏脂质代谢、降低肝脂肪方面疗效确切,并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14]。整肠生是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由需氧的地衣芽孢杆菌制成,可消耗氧气,促进肠道厌氧环境形成,有利于正常菌群生长,改善肠黏膜抵抗力,减少肠毒素吸收。有学者研究发现,肠道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黏膜中乳糖酶的活性,同时可以产生一些特定的酶对毒素受体进行修饰,从而降低受体与毒素的结合,达到治疗效果[15]。调整和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肝衰竭及并发症的发生等。蒋建文等[16]曾指出肠道微生物通过肝肠循环在肝脏炎症、损伤、慢性肝纤维化及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n等[17]发现肠道微生态恢复稳定,可通过肝肠轴的正反馈改善移植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