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1-07-20田学宏
田学宏
【摘 要】数学既是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的学科,也是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运用和解题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没有问题可“问”的小学数学课堂无疑是枯燥和无趣的,难以真正实现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出现的问题,探究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起来。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9-0040-03
【Abstract】Mathematics is not only a subject that has been exposed to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ut also a subject that require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use mathematics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s with no questions to "ask" are undoubtedly boring and boring, and it is difficult to truly achiev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abilit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o explore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blem awarenes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oblem awarenes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随着日益深化的课程改革推进,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问题思维,使小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中去不断探索日常生活中所蕴藏的数学奥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以多种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使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不断培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上通常只讲解基础理论知识,而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知识,即便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也很少讲解,如此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问题不断增多,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也存在很大的难题,学生仅仅只能依赖于死记硬背,此种方法虽然也能提升学生在学习时的效率,但是对学习效率的提升却难以产生任何的作用和效果,而学生则在课堂上也不会主动完成学习,不会对知识进行思考,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上更是非常不利的。另外,教师在教学上还会把整个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得非常满,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提问题的时间,教师对于学生内心的疑问也不够了解,难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致使课堂氛围变得死气沉沉,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影响。面对该现状,教师应对出现该情况的问題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措施解决此类问题,从而改善这一教学现状。
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授课环节出现的问题
(一)不敢提问
尽管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尚未彻底形成,即便他们当中一些人愿意且善于表达,但是随着年龄增大,小学生的心理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很大一部分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逐渐积累,再加上情感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极有可能出现害羞和紧张的心理,尤其是害怕说错而被人嘲笑的心理作祟,导致很多小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大胆去提问。还有一些学生受教师教学风格桎梏,比较害怕教师,所以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有问题也不敢主动去提问。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生在交流上也变得很少,使师生之间的隔阂变得越来越深。由此能够看出,不敢提问是当下小学课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在面对该问题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否则也会影响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没有疑问
在以往多年的数学课堂灌输式授课模式影响下,小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输入”的知识,长此以往形成思维定式,学生不需要在思考“为什么”,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只要能够记住数学问题的公式、结论和数学题的答案即可,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去思考,所以时间久了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用来提出了。另外,还存在部分教师自身缺乏耐心和良好的态度,当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所给予学生的回应并不好,那么也会打击学生在问题思考上的积极性,从而不会再进行思考。而且,教师还认为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理论基础,所提出的问题有些是天马行空的,教师通常都会不以为然,都不予以解释,甚至觉得学生是在捣乱,会对其进行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内心中问题便逐渐消失。
(三)不会提问
部分小学生自身学习基础较差,而且思维较其他学生而言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欠缺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这部分小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即使遇到了不会的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提问。而教师不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也就难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而这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来说是不利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在学习时便会存在很大的困难,甚至最后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不会提问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也会使教学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
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授课模式下,小学生不敢去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的懒惰心理。因此,针对这样的学生心理状况,作为小学数学教育者,就要真正去研究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入手,创设一个相对轻松、自由而平等的数学课堂氛围,在这种教与学的氛围感染下,才能逐渐消除部分小学生的胆怯心理,以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无论小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多幼稚、甚至有一些脑洞大开的想法,作为教师都不能去指责,更不能以鄙夷的态度去斥责小学生,反之要鼓励小学生敢于主动提出问题的勇气,对于部分小学生不合逻辑思维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其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问题,争取下次自己也能提出一个更合理、有趣的问题,在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感染下,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得以逐渐培养。
例如,针对“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学习时,数学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手中的学习工具,共同去探讨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四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引导这部分小学生大胆去假设、去猜,此时,有部分小学生在同组成员的帮助下,能够借助自己手中长方形的木框工具,借助对角的轻轻拉动,就轻松地使原本的长方形成了平行四边形,因此,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与其他的四边形相比,它的对边不仅相互平行,而且长度相等这样的结论。随后,其他组员根据这个结论,开始主动去提问:既然四边形能经过变形之后得出平行四边形,那么正方形也有这样的性质吗?难道长方形跟正方形,都属于平行四边形吗?在数学教师轻松、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创设下,小学生能够大胆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和问题,这也是小学数学课堂开始逐渐培养学生问题思维的方法。
(二)在教学情境中引发小学生积极思考
小学数学与小学阶段的其他科目一样,注重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尤其是数学这门知识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很大,所以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教师首先要引导小学生懂得生活中就有很多数学知识,学习了数学知识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能够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点滴中让小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这样小学数学课堂的听课效率也会有所提高。此外,由于小学生刚刚基础数学知识,受智力发展水平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理解难度,因此就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小学生在情境中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然后逐渐引导小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情景中提出问题,在情境中感受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借助提问技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小学生很多的问题都不具有实际意义,也就是常说的不在点子上,这也由此说明了很多小学生缺乏一定的提问技巧。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者而言,要在授课环节逐渐向小学生渗透对于数学问题的提问技巧,以此通过提问技巧的掌握而逐步提升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1.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之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课后的开放性问题启发小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小学生的潜能,拓展小学生数学思维,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三角形面积”相关知识为例,在学习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相关例题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安排这样的思维拓展练习题:以三角板为画图工具,画出一个面积为2cm?的正方形。这时,小学生可能就会画出1cm?或者4cm?等这样边长为整数的正方形,那么教师留下的问题,究竟怎样能画出一个面积为2cm?的正方形呢?答案多种多样,在小学不断求解的过程中,既有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也能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2.鼓励学生敢于举手提问。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教师当讲解完相关知识和内容以后,应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并给予学生鼓励,让其能够敢于提出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踊跃提问,而这也能在一定程度让课堂教学范围变得更加高涨,对于其自身在学习时所学习的问题积极提出来,而教师也能在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便为学生解答内心的疑惑,让其对教材中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扎实掌握相关知识点。并且,通过教师的鼓励还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内心的恐惧感,对于提问也不再害怕,敢于主动提出问题,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在当前的小學数学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小学数学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改进教学方式的前提下,能够不断总结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在问题的提出、分析、接触过程中逐渐提升小学数学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月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07).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