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构建

2021-07-20郑海燕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

郑海燕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构建,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贯通,把课程评价与核心素养指标相关联,使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之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多元化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国家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作用。其中一部分核心素养还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加以补充,让二者相互促进,优化发展,共同构成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以核心素养为靶心构建校本课程

育人目标是立校之本,校本化构建“培养什么人”是办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追问的问题。我们根据多年积淀形成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办学理念和“以书为友,读写生慧”品牌特色,制定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规范化、序列化地帮助学生长知识、生智慧、促养成、树理想、塑人格,培育终生学习的习惯。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靶心”,基础型课程目標重在培养学习习惯、获得学习体验、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拓展型课程目标重在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空间、培养综合能力、支持个性发展;实践型课程目标则重在乐于合作交流、善于主动发展、勤于实践探究、勇于改进创新。多样化课程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需求,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的人格、道德、情操、学业诸方面提供更全面、更具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和优质服务,使每个学生实现学习权利,获得各自不同的成就,共同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基于标准,立足校本化实施;凸显特色,满足个性化需求;注重体验,促进个性化发展。既基于全面发展,追求个性发展,又要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

二、以校本课程为路径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最终落地,要依靠学校课程来实现。学校“土壤”是对核心素养落地的校本化反思,课程整合则是核心素养着陆的校本化路径。每所学校的实际状况各不相同,学校教育很难全面均衡地实施六大素养的培养。

为此,应当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成才;以师为本,考虑师资的整体实力,促进专业成长;以校为本,基于地域特色与校本优势,促进学校发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校本化解读。即,围绕一个目标“培育终身学习的公民”进行理性智慧的教育(求知求真)、价值智慧的教育(求善求美)和实践智慧的教育(求实求行)。梳理出科学精神、独立人格、人文情怀三个维度,关注会发现、会表达、会欣赏、会生存、会健体、会合作六个视点,形成涵盖科学课程、读写课程、艺术课程、社会课程、健康课程、+课程的“5+1”课程体系。充分重视学科课程,开发潜在课程资源,分学段设计、长短课结合、课内外融合,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各方面满足学生需求,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

三、以多元评价为导向促进全面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需要多主体参与,必然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一方面要以核心素养为圆心,另一方面要多元化,改变以知识掌握为中心进行评价的局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发展是动态的过程,是针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的,它的参照是学生各阶段的状况所构成的变化态势。

黑河市第二小学地处黑龙江省黑河市西部老城区,属城乡接合部,学生近半数来自农村,孩子们淳朴可爱、求知欲望强,但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或虽然重视却苦于无方,所以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对学校的依赖性就更大。为此,学校建立了 “光卡”评价激励机制,以“今天你闪光了吗?”为激励口号,设定“萤光—星光—月光—阳光”四个等级标准。引导学生在光卡逐级兑换的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体验着进步带来的喜悦,明白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萤火之光虽然微弱,亮着便是挑战,他日定会繁星点点,明亮如月,甚至光芒四射。多元评价是监测核心素养在校本课程中落地的最有效方式,不知不觉中,阳光争卡已由教师外在激励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效地促进了校本课程实施和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构建,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贯通,把课程评价与核心素养指标相关联,使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之中。不仅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也扩展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周英. 五彩陶娃:儿童立于学校正中央——核心素养校本化落实的实践探索[J]. 小学教学研究,2018(14):8-9.

[2]杨志成. 论品牌学校的校本化核心素养体系——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全人格教育“为例[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6):16-17.

猜你喜欢

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