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1-07-20邴小慧

考试周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邴小慧

摘 要: 阅读与写作作为小学阶段语文课堂的两大重要教学点,对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应认识到读与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读与写是相互独立也密切联系的。读为写提供素材,寫则是读的升华。语文课堂如若想要取得良好效果与教学质量,就必须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因此文章通过研究多种读写结合的具体教学实施策略,希望可以促进读写结合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最终达成语文课堂质量的提高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一、 引言

课程标准不仅对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教学进行了明确规划,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阅读知识、阅读素材以及基本功运用到写作中去。教师应将读与写进行密切联系,重视两者的联系,也认识到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只有兼顾两者,才能使语文课堂获得更加高效的提升,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最优化的提升;学生只有在进行大量阅读与大量写作相结合的基础上,读写能力才能获得双重提升。然而,从当前教学情况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空有阅读量却无法将其运用进写作中去,这一现象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语文教师并没有理清读与写的关系,而是将两者进行分割式的教学,缺乏读写结合的教学意识,造成了语文课堂中读与写的分离,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将自己在阅读课上获取的阅读素材运用进写作中去。读写结合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将读写结合的教学优势发挥出来,结合语文课堂实时情况,将阅读知识转化为写作素材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甚至语文素养。

二、 制订合理的语文学科读写结合教学目标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着对社会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活动欲望较强,但自制能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集中精力,这也就导致在语文课堂中小学生极易出现走神现象。小学生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希望在语文课堂中受到教师的重视与表扬。因此在开展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的学习偏好与个性特点,根据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与教学阅读文本内容,将这三者结合后,为学生制订具有科学性的、合理性的、贴合学生实际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在实际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首先对该学段学生所要达成的阅读目标与学习写作目标进行详细了解与仔细规划,对现阶段学生所应阅读的书籍目录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掌握的阅读文本内容以及阅读技巧进行整理,并结合写作训练,来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语文技巧的有效锻炼。其次,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优化并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研发可以高效促进学生语文课参与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在兴趣指引下,积极投入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中去。总而言之,教师应在课前就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深入研究,结合语文学科培养计划,制订贴合实际的读写结合的教学规划,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最终提高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

三、 深入挖掘教材

读与写之间存在着固定的逻辑关系,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素材,而写作则是阅读情感的抒发与想法的表达,从这一方面来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就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读好书,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阅读素材的积累以及阅读视野的拓展,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学生才可以灵活将写作阅读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才能做到写作中自我想法的抒发与表达。因此教师也应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鼓励学生通过教材来获取素材的同时,也拓宽自己视野。由于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仅是名家名篇,更有着极强的人文内涵与阅读美感,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作为阅读基本点,深入挖掘内涵,针对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来进行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与研究,以教材文章作为阅读基本内容与写作基本模仿内容来进行深入的训练。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文时,首先从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结构上对文章有所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篇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写作顺序创作的,在学生对这一结构有所认知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也仿照总——分——总式的写作形式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就可以达成借鉴语文素材,并融入自己创新的学习目的。

四、 阅读与写作的迁移训练

在语文课堂中,低年级的写作训练阶段就是从看图写话的模仿式训练开始的。因此教师也应注意读写结合的迁移练习,也就是以读促写。写作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反映出创作者的所思所想,还可以起到交流感情的作用,因而写作的过程也正是学生对所学阅读知识的消化过程与生活见解的表达过程。写作作为知识的实践过程与运用过程,不仅需要学生了解“怎么写”——写作方法,也要了解“为什么”——写作目的,以及“写什么”——写作内容,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所运用的字、词、句,甚至于文章结构等都受日常阅读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模仿或者借鉴曾经阅读过的文本。因此,在写作教学时,语文教师应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联结。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对写作、文章结构等写作技巧有着大致了解,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的迁移教学时,首先应鼓励学生将阅读文本,尤其是教材内容中的文章结构进行分类,然后仔细研究文章的写作手法,并分段理解、详细钻研,然后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特定文段进行具体的仿写以及扩写,使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所获得的写作技巧可以得到锻炼。在学生达到一定程度的写作水平之后,再鼓励学生针对具体文本进行续写以及改写与新编,脱离仿写,并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写作创作中,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与创新化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也能使学生在阅读文本上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人文内涵。深入学习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指导学生将文章进行详细分析,对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找出并掌握文章中所采取的过渡句,并理解过渡句所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将过渡句运用在自己的写作训练中。教材中也含有大量游记类型的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游记类的文本,将文章中含有明显游记路线的词语、句子找出来,并详细分析这一类句子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鼓励学生运用到自己的游记写作中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提升,也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