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城“到乡到村带户”发展产业

2021-07-20徐孝国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业发展

徐孝国

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在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同时,产业自身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以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为目标导向的产业扶贫还不是适应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方式应该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当前,产业扶贫由“到乡到村到户”转入到“到乡到村带户”,不仅是思路上的转变,更是适应产业发展规律的转变。

河南省商城县农业农村局作为产业发展的牵头指导部门,在产业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也认真总结了五年来的产业扶贫经验和教训。围绕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我们结合商城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趋势、特点、资源禀赋,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产业发展上形成了若干思考与建议。

一、对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围绕粮食安全,推进产业发展

商城县优势特色产业大多与“吃”有关,都是与确保粮食安全有关联的产业。无论是优质稻米,还是畜牧、水产、油茶、食用菌、蜂蜜乃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产业,都属于确保粮食安全的范畴,都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

2021年,商城县主要粮食生产仍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兼顾发展红薯、玉米等粮食作物,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55万余亩,其中再生稻12万亩(指导性计划面积已分配至各乡镇),稻鱼综合种养5万亩,稻鸭共作3万亩。今后集中在推广优势品种上下功夫,再生稻主要以“桃优香占、天两优616”品种为主,中晚稻主要以“长粒香粳、晶两优系列、荃优系列、隆两优系列”品种为主。

(二)围绕绿色循环农业,推进产业发展

建立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是我们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方面,商城县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有优势、有条件、有探索的经验,下一步主要是加大力度推进。

我们要认真总结稻鸭共作、稻鱼综合种养等循环高效产业发展的经验,稳步推进粮饲兼优再生稻和“一菜两用”高品质油菜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和合理布局草食型“牛、羊、鹅”产业发展,并将牛羊粪便作为高档有机肥循环利用到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中去。

(三)围绕订单农业,推进产业发展

我们企业(公司)应该抓什么?企业(公司)应该专注于自身的优势,抓品牌、抓加工、抓市场营销、抓订单。基地建设和生产环节应通过稳定的“订单”形式,深化企业与生产主体的利益联结。建议政府以后在支持产业发展上,要着力监管好“订单农业”的履约质量,按履约质量确定对产业链上各类主体的支持奖补力度,通过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发展的水平。

(四)围绕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产业发展

这些年,商城县委、县政府结合脱贫攻坚,拿出大笔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和周边县相比,我们的力度很大,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还是一种“懒汉式”的“入股分红”办法。真正通过激发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内生动力、利用财政支持资金去发展产业的典型不多,思路不宽。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双铺镇金寨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引导发展蔬菜产业的做法,建立健全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产业的奖惩机制、风险管控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做到既要放开手脚发展集体经济,又要防止侵害集体资产的腐败现象发生。

(五)围绕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商城县产业发展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凡是科技引领的产业,都呈良性发展态势;凡是大户带动型的产业,产业发展的波动性都比较大。商城县有些产业趋势很好,特色鲜明,但就是发展不起来,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像中药材产业、牛羊等草食性畜禽养殖等;应借鉴科研单位“课题制”项目带动的办法,充分调动企业、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参与产业服务的积极性,攻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引导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在商城建立产、学、研基地,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六)围绕产业龙头,培育推进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融合化发展,必须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提升龙头企业层次和水平,发挥龙头企业主力军作用,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紧紧围绕让农民有事干、有钱赚的目标,来支持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强、参与主体多的牵头龙头企业,让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小农户积极跟进构建分工协助、抱团发展的产业龙头。

(七)围绕农业基础设施提升,推进产业发展

五年多的脱贫攻坚,使商城县的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一些关键瓶颈还没有打通,如商城县发展再生稻、稻鸭共作等。水是最重要的,但是无论是大石桥水库,还是铁佛寺水库的主灌渠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导致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需要用水的乡镇,不能及时用水;再如县城北部乡镇地势平坦,但没有真正达到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水平。今后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必须舍弃过去那种传统做法,要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力争建设一块成功一块,真正实现农田高标准。

二、对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选准产业

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打造从“良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让农民进入到全产业链收益分配的“利益圈”“价值圈”,开辟稳定增收的新渠道。按照“南部林茶药,中部猪羊鸭,北部粮果虾,全域旅游加”的空间布局,进行科学谋划。通过产业规划,调整农业种养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子。围绕市场调结构。以现在的鸭田稻、稻田鸭、菜油两用的大地199油菜等新品种,调优产业结构,使传统农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围绕农产品“走出去”调结构。走“差异化”路径,打造优质高山茶园、油茶园和蜂产业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为农产品“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

(二)选准龙头

选准发展载体,联农带农、助农增收,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作战”,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依托龙头企业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降低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实现产业提档升级。

(三)在集体经济上选准发展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公司经营、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共建共赢的原则,按照“四组合一”(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要求,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资金运用、产业培育、对外合作的作用,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农民与集体、农民与市场的关系,鼓励村“两委”走“村社融合”之路,利用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通过创办合作社、参资入股、兴办企业等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效解决基础设施无钱建、公益事业无力办、村组干部没动力等问题。

(四)在带贫产业上确定合理周期

要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带贫政策方面优先支持鼓励贫困群众发展优质稻米、茶叶、油茶等中长效产业,合理扶持短平快、链条短的产业。通过抓产业链覆盖贫困户、抓供应链嵌入贫困户、抓利益链联结贫困户,确保贫困户、边缘户持续稳定增收。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

坚持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全面開展“招才引智”活动,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进和回归一批乡村振兴急需人才,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

(六)完善容错机制

当前,推进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甚至是很多前所未遇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遭遇挫折和失误也就在所难免。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干事担当的干部保驾护航,给干事创业者“松绑”“吃定心丸”,宽容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失误错误,激发广大干部敢闯敢试、苦干实干的担当精神,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起到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作者系商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农业发展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区域发展篇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