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2021-07-20赵友栋

教育界·A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赵友栋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作用。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更加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生物科技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完善授课结构,不断创新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物素养。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一、引言

生物这门课程在高中阶段是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有许多知识点需要理解和记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一要求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这种挑战并非全无益处,它能够不断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创新能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传递者和接收者这两个重要的角色。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让学生耳濡目染。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本,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教学应当是提高学生认知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教师一味机械地传授。改变以往课堂的单向循环,给予学生话语权,让学生主导课堂,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创新是发现或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重点在“新”,关键点也在“新”。只要不是墨守成规,能够别出心裁地获取知识都是创新。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只要教师合理地加以引导,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让学生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没有基础的创新只能是空谈,就像是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最后都会失去意义。让学生预习教材,并且在能力范围内搜集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准备。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知识的来源,比如把科学期刊、网络资源、参加科学展等方式作为获取知识的来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如果一味迷信教材,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学得就是一知半解,很难提高创新能力。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迷信权威,只僵硬地学习前人的知识,不进行自己的思考,科技如何创新?科学谈何进步?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另辟蹊径,从独特的角度认识问题。

例如,在学完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后,我们了解到每个构成氨基酸分子的原料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这两个基团要链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同时,我们也知道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那么这样一个基础单元如何构成蛋白质那样的大集团?基础的氨基酸种类有限,又是如何构成种类多样、形式丰富的蛋白质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问,也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学生在未来学到相关的知识时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再次,积极引导学生联想。要让创新意识进入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就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拓展思路,不局限于用一种视角去看待问题。事物的多面性告诉我们,认识一件事绝不只有一种角度,应在实现优化的过程中取舍抉择,在矛盾中权衡利弊,以达到最优解。在此基础上,伴随着相关的创新实践,创新意识就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断强化。虽然学生提出的想法并不完全具有实践的可行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环境的限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尽可能保证学生积极实践的学习氛围和筛除掉无意义的实践后,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和创新的课堂氛围

研究表明,只有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才能实现教学、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因而在班级中营造这样的氛围是很有必要的。举例来说,当一个学生提出比较偏的见解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思考,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当学生的思考出错时,教师不能出言训斥,要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说出思考的逻辑,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犯过错误的地方往往还会再犯,因为学生在某一个问题情景中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为了避免学生再次陷入逻辑的陷阱,就要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考,从源头上纠正错误和树立新的正确的认知,这样学生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就可以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了。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营造良好创新的教学氛围,情景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情景教学的定义是,让学生在接近生活的场景中学习和接纳生物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在具体情境的搭建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势,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组织,自己去探索。教师不再机械化地进行课堂传授,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的主体,只需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举例来说,在学到“环境对基因性状表达的影响”这一节后,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对当地候鸟种群中几年来某一性状分布进行探索,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对性状的变化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得出环境变化、基因变异等影响因素与性状变化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新思想、新观念。

四、构建模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而非客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改变单项传输的弊端,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合理的竞争和合作,激发出学生在群体中的创新潜力。

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尽可能独立自主地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学习,以任务为导向,与同学合作完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如果一个小组中的成员各方面特征非常类似,那么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效果反而没有差距较大的小组好。这是因为大家过于相似,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也较为一致,很难产生新的思考成果。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大益处在于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意识的支配下,学生迸发出强烈的胜负欲,就会不断完成和完善自己的任务。因而在分组时,组间要保持一定的能力相似性。如果组与组之间差距过大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某一个组或者某一些组能力较强,对比之下太差的小组就会缺乏继续探究的动力,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懈怠学习。因而只有组间实力相仿才能够达到百花齐放的良好竞争生态。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创新生态,鼓励有效的、值得实践的生物问题探索,淘汰去除没有意义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

此外,生物实验教学也是生物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实验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而对学生进行分组是必然之举。合理的合作教学可以很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验素材,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给定的实验外,也可以对某一章节的生物知识提出模拟实验的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中隐含的实验内容,从而丰富生物实验教学的内涵。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模拟,总结实践经验,纠正错误认知,达成教学目的。例如在完成“细胞膜——系统的边界”這一节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完成教材要求的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模拟实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材所给的和学校提供的器材外,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进行模拟。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创新空间。

五、结语

为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途径和手段,与时俱进,不被淘汰。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特的思考方式,使学生最终成长为新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王灵凤.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为例[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0,30(03):19-20.

陈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提升生物实验教学——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26-27.

谭连桂.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措施分析[J].求知导刊,2020(02):54-55.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