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21-07-20王金藤
王金藤
【摘要】现阶段的高中仍以高考为重点目标,至于高考以外的科目很难得到重视,再加上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对于通用技术课程,学生常持一种枯燥乏味的态度,在学习中往往缺乏主动性。文章以任务驱动教学为切入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践行核心素养。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通用技术;创新实践;小组合作
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被动输入知识和主动探索学习的效果大相径庭。曾经有份统计显示,多数高中生对于通用技术课程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甚至认为只需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机械记忆即可。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就是一个发现并分析问题,通过不断地创新设计,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中以任务为主线,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质量,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设计过程。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其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
(一)实践性——运用于课程的基石
通用技术课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学习方式必须通过动手实践才能熟练掌握,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性与之契合。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查出自己知识体系的不足;教师以这个过程反向准备教学步骤,力求学生能够掌握。
例如在“结构的稳固性”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运用PVC管进行立方体结构设计,并测试其承重能力。结果显示,有些作品强度不够导致其承重能力差;还有些作品强度够,但是稳定性不足,导致其承重能力差。学生进而深入思考如何做到稳定性和强度共同提高。学生将其设想付诸作品的改进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目的性——运用于课程的导航
任务驱动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教师可以设计“辐射型”的垂直课程体系,在一个核心目标的带动下,不仅可以明确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清楚通用课程的核心所在,在学习时容易做到围绕核心进行,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三)创新性——运用于课程的亮点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通过群体的协作达到平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费罗姆说过:“人类只有和其同胞们携手并肩,在休戚与共中才能得到快乐和满足。”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成员找准自己的定位,为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提供合适的土壤,从而做到通用技术课程的创新突破。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小组创意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准备
针对学生喜欢形象化以及耐心、毅力不足的特点,以改变教学的单一枯燥为目标,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组成小组,通力合作学习通用技术课程,让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实现自我价值。
例如在手机支架设计制作任务中,笔者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三两个人一组,彼此之间互相熟悉,安排任务,分工明确,充分调动了学生设计创作的积极性。
(二)良性互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关键
任务驱动法下的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要以树立良好的学习框架,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动以及优化教学准备,以“任务”为核心同时减少工作量作为主要方向。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提高学习效果的能力上。因此,教师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增强任务驱动的流程化和创新化,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内容以及实现“任务双向驱动”的技术化手段,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但是,不能因为追求新奇而盲目创新。笔者的做法是包装一下,改变枯燥的环节,通过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互动和新鲜的知识以及抛出问题制造疑问心理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本质探索方法就是思考,学会自主思考,不靠教师灌输知识,是学习最为基础的要求。只有做到真正的自主思考,才能做到学有余力。一开始教师抛出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交互设计,验证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必定记忆深刻,有益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例如在“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中,笔者在播放视频《泰迪熊的技术试验》前提出问题:“视频中泰迪熊进行了哪些技术试验?是怎么做的?该方法属于什么技术试验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什么?你认为我们还需要对泰迪熊进行哪方面的试验?(说出测试步骤和结果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与同桌沟通交流,并尝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枯燥、机械、格式化的刻板印象立刻消失。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主参与,学习气氛浓厚,很大程度上掌握了知识。
设计新奇的教学方式和互动环节是改变学生对知识点枯燥乏味印象的最有效捷径。在上述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但探讨了知识点,而且进行了同步操作,颇有成就感,参与度大大提高,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创新动手实践环节,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来推进课堂进程,不但对知识点的渗透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学生明白了教学本真的内核。
(三)共同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目标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往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逐渐被新的教育方式所替代。教师要将教学理念从“灌输”转向“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在自主寻求项目实施所需知识和资源的过程中形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1.教师能力提升——反向推动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心情和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共同学习。因此,教师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不应该把学生固定在各种常规要求中,而应该以组长、大朋友的身份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必要时可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如微信、QQ、微博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薄弱点,也了解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做到用心、细心、真心,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2.学生共同发展——促进整体学习气氛的高涨
学生学习角色从“边缘人员”到“核心参与”,从“旁听者”到“主人翁”的改变,增强了身份感,改变了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在学习共同体学习中,学生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学习情境,角色就会发生变化,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逐步成为“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学生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一起听讲,一起学习通用技术课程,同学之间经常相互切磋、相互借鉴,重视对话、协作、交流,并成为一种习惯,表现出身心放松、无拘无束的状态,并能轻松自如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注意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目前已在很多学科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以设计实践为核心的通用技术课程中运用该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任务的设计要做到以生为本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如果任务选择不当,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特点,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设计目标明确、难易程度适宜的任务。
例如在介绍“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笔者以手机支架的设计为任务。同学们对于手机支架比较熟悉,有不少同学在疫情期间因为“停课不停学”也经常用到该装置。此外,手机支架的材料、工具和制作都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能在课堂中完成。
(二)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和学习,达到知识的内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共同分解任务,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必要的评价反馈和引导。
例如在手机支架设计制作中,笔者首先展示“停课不停学”期间部分學生创新的手机放置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接着展示网络上热卖的部分手机支架,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总结出手机支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假设自己作为设计者,该考虑哪些因素?将设计怎样的手机支架?”通过层层分解引导,并进行实践,学生体会了设计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中教师应进行适时指导
教师应当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利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如何把握课堂节奏组织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这些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深入探究并反思的课题。任务驱动教学法主张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怎样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足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实践同时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以提高其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一道新的风景、一条新的路径,带着核心任务的教学环节以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要交流方式,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为学生发展成长提供了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周国华.浅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个体会[J].新课程(下), 2016(10):124-125.
孙晴.高中通用技术学科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1.
郑穗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心得[J].师道(教研), 2013(0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