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2021-07-20冯云张键锋杭德荣刘毛毛熊春蓉姚韵怡赵松施亮刘璐王鑫瑶董萱李伟杨坤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血吸虫病监测点阳性率

冯云,张键锋,杭德荣,刘毛毛,熊春蓉,姚韵怡,赵松,施亮,刘璐,王鑫瑶,董萱,李伟,杨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寄生虫与媒介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64

血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都有重大影响[1]。江苏省曾经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江苏省的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至2019年底,江苏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状态[2]。在现阶段,建立健全敏感可靠的血吸虫病监测系统是关键[3],江苏省自2015年起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的要求开展血吸虫病监测工作。本研究对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进行了回顾分析。

1 内容与方法

1.1监测点设置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的要求,在全省64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各选取1个血吸虫病流行程度较重的行政村作为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其中,未达传播阻断标准县(市、区)和已达传播阻断标准有螺县(市、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已达传播阻断标准无螺县(市、区)则设立流动监测点。

1.2监测内容

1.2.1本地人群监测 2015—2019年,每年10—11月对监测点6岁以上居民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血清学筛查。在9个未达传播阻断标准县(市、区)和28个已达传播阻断标准有螺县(市、区),每地分别至少调查本地居民500人和300人。IHA滴度> 1∶10视为血清学阳性。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一粪三检)和改良加藤法(一粪三片)开展病原学平行检查。已达传播阻断标准无螺县(市、区)不开展本地人群监测。

1.2.2流动人群监测 采用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哨点医院)相结合的方式,对监测点内的流动人群开展血吸虫病监测。每县不少于200人。检测方法同本地人群。

1.2.3螺情监测 2015—2019年,每年春季对64个流行县(市、区)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开展钉螺调查。对捡获的钉螺采用压碎镜检法解剖,观察钉螺感染情况。

1.2.4家畜感染情况监测 2015—2019年,每年秋季会同当地畜牧兽医站对64个流行县(市、区)家畜感染情况开展监测。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一粪三检)对牛、羊、猪、马属、狗等家畜总数不少于100头进行检查(不足或没有时计实数)。

1.2.5野粪监测 对9个传播控制县(市、区)固定监测点钉螺监测区域以及人群和家畜经常活动的野外环境开展野粪调查,捡获监测范围视野所见的野粪不少于100份(不足计实数),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一粪三检)检测血吸虫毛蚴。

1.3数据分析

1.3.1描述性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和R 3.5.1处理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1.3.2空间统计分析 采用SaTScan软件对2015—2019年中每年有螺环境的聚集区域进行探测。伯努利模型(Bernoulli model)中将有螺环境中当年发现的有螺点赋值为“1”,其他有螺环境赋值为“0”。SaTScan动态变化圆形扫描窗口将有螺环境数的50%为最大扫描半径。统计量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LLR)是根据扫描窗口理论有螺环境数和实际有螺环境数计算而来。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是以聚集区域内的估计风险与聚集区域外的估计风险相除计算而来。用蒙特卡罗法模拟999次进行统计学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结果在ArcGis 10.2中进行可视化呈现。

2 结 果

2.1本地人群及流动人群监测 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本地人群血检阳性率在2016年略有升高,此后逐年下降,平均血检阳性率为1.55%。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平均血检阳性率为0.51%。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均未查到粪检阳性者。2015—2019年每年本地人群的血检阳性率均高于流动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本地及流动人群血检情况

2.2钉螺调查 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年均完成钉螺调查4 298.74 hm2,年均查出有螺面积229.60 hm2,其中年均新发面积1.75 hm2,年均复现面积57.22 hm2,年均钉螺密度0.013 0只/0.1m2。未查到感染性钉螺,LAMP检测阳性数为0。见表2。

表2 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钉螺调查情况

2015—2018年,钉螺面积逐年增加,但2019年较上一年下降19.01%。钉螺密度除2017年有小幅下降外,其余均逐年升高。2015、2017和2018年有新发钉螺面积。2015—2018年复现钉螺面积逐年增加,但2019年复现面积较上一年下降46.54%。

通过对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的有螺环境以及有螺面积进行时空扫描,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在ArcGis 10.2软件中进行呈现,热点区域主要聚集在南京市以及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交界地带。其中,2016年及2019年有螺环境聚集区及有螺面积热点区域还包括扬州市,2018年有螺环境聚集区还包括镇江市、常州市和宜兴市(表3,图1)。

表3 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有螺环境SaTScan分析结果

图1 2015—2019年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钉螺环境空间分布变化

2.3家畜感染及野粪调查 2015—2019年,全省64个监测点中,共开展包括猪、羊等在内的家畜监测786头(只),共捡获野粪51份,粪便孵化结果均为阴性。

3 讨 论

2015—2019年江苏省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江苏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流动人群与本地人群血检阳性率的变化情况呈现较为一致的下降趋势,说明目前的血防策略对两者同样有效。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显著低于本地人群,可能是由于流动人群来源地不同,流动人群来源于疫情较轻的已达传播阻断标准的无螺县;也有可能是本地人群存在既往感染,即使治愈血清抗体也需要数年才会转阴[4]。但需要排除流动人群查病数量相对不足造成流动人群的代表性不够。因此下一步应加强监测点哨点医院能力建设,加大对流动人群的查病力度,以切断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播的途径[5]。同时,随着城市生态湿地的大量建设,来自其他血吸虫病流行省份的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持续增加,对监测体系敏感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7]。

研究结果提示,2019年江苏省监测点钉螺面积和复现面积大幅下降,钉螺密度增长但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结合2011—2018年监测点钉螺密度大幅下降的情况[8],以及2015—2018年监测点钉螺分布变化情况,说明钉螺面积扩散的趋势得到控制。剩下未消灭的钉螺环境治理难度大,钉螺密度高,特别是宁镇扬等地的沿江滩地,环境较为复杂,尚未彻底改变其适宜钉螺孳生的条件,螺情极易反复,是灭螺工作的难点[9-10]。同时,监测发现复现面积有所增加并且偶有新发面积,结合2018年监测点钉螺环境聚集区向镇江、常州等地移动的形势,提醒在对大面积的历史有螺环境进行严密监测的同时,也需要防止钉螺从长江主干道向诸如丹金溧漕河等支流扩散。

综上所述,近年来江苏省采取的血防策略显著推动了全省血吸虫病阻断和消除进程,但由于血防工作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仍需要继续健全监测体系,防止血吸虫病卷土重来[11]。

猜你喜欢

血吸虫病监测点阳性率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基于社区网络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
《送瘟神记》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