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创协会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2021-07-19张云志刘军黄斌

高教学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科研项目竞赛

张云志 刘军 黄斌

摘  要:针对当前国内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及拓展渠道不通畅、教师科研项目内容与学生科技竞赛活动需求脱钩、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如何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积极性的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构建了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将其作为学生自我管理、自主调配学生资源的平台,打通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科技竞赛之间的互通渠道,形成“科研项目-科创协会-科技竞赛”三者相互支撑的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素养拓展新体系,提升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中的覆盖面。文章所提出的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素养拓展方法经过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多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科技创新协会;地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6-0030-04

Abstract: A series of problems have existed in local colleges for a long time, such as the lack of reasonable ways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expansion of students' sci-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the decoupling of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the demand of students' competitions, and the low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kinds of sci-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makes a deeply thinking on how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constructs the student sci-technology association, which is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nd independent allocation of students' resources. This kind of association has opened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students' sci-technology competitions, and formed a new system of cultivation and expansion of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which is mutually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sci-technology innovation association and sci-technology competition.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in the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chool of Foshan University,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words: sci-technology innovation association; local colleges;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ci-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隨着国内高校人才教育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的人才教育理念及培养模式也在不断与国际接轨,突出表现在以成果导向理念为代表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所接受[1-5]。但由于工程教育理念与传统知识型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若干不同的侧重点,导致当前国内地方高校在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1)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综合素养不高;(2)专任教师的科研项目人手不足,而大量本科生却无法充分参与到教师科研活动中;(3)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不足;(4)教师科研项目中的先进技术手段与现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缺乏有效互通,导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效不足。

通过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专任教师科研项目需求及在校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意向进行调研,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专任教师科研项目的需求、学生提升科技创新素养的诉求以及现有科技创新素养拓展手段三者彼此独立,缺乏良好的信息共享互通渠道,从而导致学生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却找不到合适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专任教师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践行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学生资源;现有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拓展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素养的主要手段,却由于缺乏足够丰富的内容支撑,导致形式较单一,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造成三者相互独立,无法形成有机统一体的不利局面。

为了缓解以上现状,促进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良性发展,提升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本文在研究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形式的基础上[6-10],重点探讨了科技创新协会对于改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作用。通过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协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倡导学生自行设计开发新的科技创新素养拓展形式,使科技创新协会成为沟通协调专任教师与学生各类需求的桥梁,最终构建“科研项目-科创协会-科技竞赛”三者相互支撑的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素养培养拓展体系(如图1所示),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型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科技创新协会为校团委下属的,由学院团委管理的学生组织。协会的日常运作由学生在协会规程约束下自主完成,并定期向学校团委汇报。该种管理运营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责任心,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想象力,丰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

本文将具体介绍科技创新协会在构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并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为例,阐述以科技创新协会为依托的新时代应用型工科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

一、科技创新协会的工作内容及作用

科技创新协会作为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组织,在沟通协调教师科研需求及学生科技创新素养拓展诉求方面,具有高灵活性、高运行效率的先天优势,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科技创新协会在改善和提升工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

(一)充分对接专任教师科研项目需求,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科技创新协会成立的主要目的之一便在于通过参与真实的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工作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为了实现以上目的,科技创新协会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通过校团委等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在全校范围内主动对接协会相关领域的专任教师,了解教师科研项目的需求,并及时向协会成员或全校学生公开。对某一科研项目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通过协会与该科研项目的负责教师联系,独立或组团组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工作。科技创新协会在统计学生信息后,会协调安排时间及场地,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面试,最终通过面试允许参与科研项目工作的学生需要在协会记录备案,以便协会统计学生资源配置情况。

通过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的协调,一方面缓解了地方普通高校因研究生数量较少而导致的教师科研项目人手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也通过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训练,在本科生群体中形成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课题的良好氛围。符合专任教师要求的本科生在研究生的指导下,从事一些本科生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切实培养了本科生的基本科研素养,提升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二)积极组织参与高水平大学生科技竞赛,扩充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素养拓展形式

由于具备快节奏、高强度的比赛氛围,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是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团队意识、沟通技巧等综合素养最快捷有效的手段。为了不断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拓展形式,科技创新协会会不断对接国内乃至国际上各类高水平大学生科技竞赛,了解竞赛形式内容及报名流程,在参考本校学生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与协会指导教师认真商讨,筛选出适合本校学生参与的科技竞赛,并积极组织学生组队报名参赛。凡是成功报名参赛的学生个人或队伍,均需在协会记录备案,由协会组织并开展各类技术辅导交流活动,监督各参赛队伍的备赛进程。

在高水平科技竞赛的备赛过程中,为了解决比赛设置的各种技术难题,参赛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甚至需要与其他专业的同学共同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跨专业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比赛中与世界范围内各知名高校队伍同台竞技,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荣誉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对于学校及专业的认同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综合素养。

(三)打通科研项目与科技竞赛互通共享渠道,优化人员物资及技术等资源配置

作为地方高校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阵地,专任教师的科研项目集中了较多的先进技术手段及研究工具;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拓展的主要依托形式,高水平科技竞赛中有大量的场合需要用到先进的技术手段及研究工具。但在当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任教师的科研项目产出与大学生科技竞赛需求之间尚无良好的对接,导致教师科研项目中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及研究工具无法应用在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而且较多因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而具备较高技术能力的学生由于缺乏渠道,无法参与到高水平的科技竞赛中去,造成了人員、技术及设备资源的浪费。

科技创新协会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可以在充分对接教师科研项目需求及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根据在协会记录备案的教师科研项目及学生科技竞赛内容,自主科学调配学生、教师、竞赛需求三方资源,使教师科研项目中的先进技术手段及研究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学生科技竞赛,鼓励从事教师科研项目工作的学生与参与科技竞赛的学生之间实现良好互通。在推动教师科研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科技竞赛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在校大学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能力,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科技创新综合素养。

二、依托科技创新协会的工科应用型人才模式成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长期坚持对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素养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在分析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三个专业的学科特色及专业背景的基础上,学院依次成立了机械创新协会、机器人协会及汽车协会三个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并分别指派两位专任教师指导协会行政事务及技术业务方面的工作。

各协会的日常组织管理运营工作由学生自主完成。为了更好的对接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科技竞赛需求,各协会内部会相应成立科研项目部及科技竞赛部,每个部门再下设若干小组。科研项目部负责人会定期与学院科研秘书对接,了解学院专任教师近期在协会相关领域科研项目的情况,主动对接并了解相关专任教师在科研项目中的人员需求,及时发布在协会相应的公共平台上,供感兴趣的同学检索查看。科技竞赛部负责人会保持与国内主流科技竞赛主办方及相关科技论坛的联系,及时了解竞赛相关的信息并发布在协会公共网络平台,鼓励感兴趣的同学自由组队或组团参加。同时,科技竞赛部负责人还会定期与各竞赛参赛队伍对接,收集参赛队伍在备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或设备需求,并及时与科研项目部负责人对接,协调相关人员及技术资源的配置,保证技术、研究工具等资源能够在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科技竞赛之间顺畅流通。

除了合理配置软硬件资源,科技创新协会还打通了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的流通渠道。例如,对于内容高度相关的科研项目与科技竞赛,科创协会会针对双方进展情况,鼓励学生在科研团队与备赛队伍之间自由流动,一方面减少了培训新人所花费的时间,加快了科研项目及科技竞赛备赛进度;另一方面也直接打通了学生理论研究与实践训练之间的通道,使学生能够在协会内部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训练,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综合素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作为各科技创新协会的监管方,学院团委会定期召开各协会负责人会议,及时掌握各科技创新协会工作内容,提升科技创新协会的服务能力;同时,学院也会邀请校内外专家集中培训各协会负责人的基本科研素养,提升协会发现教师科研项目技术与科技竞赛需求之间在技术层面共通点的能力,训练学生与教师及竞赛主办方沟通协调的能力和技巧,提升协会与各方沟通协调的成功率。

自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以来,在协会的积极协调组织下,学院学生进行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持续高涨,科技创新成果收获颇丰。

如图2所示,2016-2019年,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累计申请专利776余项,年均增长30%,累计授权专利153余项。

如图3所示,学生在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中的成绩不断取得突破,累计获得各级奖项163余项,其中国家一等奖44项,国家二等奖55项,学生获奖数量年均增长40%。

三、结束语

为了缓解当前地方高校在工科人才科技創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素质拓展形式单一、教师参与度不够、学生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在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成立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积极有效协调人员、技术、研究工具等公共资源配置,最终形成一套“以科研项目为引领,以科技竞赛为导向,以科创协会为桥梁”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及综合素养拓展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地方高校工科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提供了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湘杰.学生社团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1):178-179.

[2]李颖.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20(18):71-72.

[3]顾凯,张超华.以学生社团实践活动为抓手 助推学校德育工作——以我校“快乐时光”农耕社团建设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20(16):44-45.

[4]刘敏,李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贯穿高校社团建设发展的思考[J].科技风,2020(16):260.

[5]彭文刚,吕在艳,曾志海.“第二课堂”制度下体育社团活动对提升学生能力的路径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3):114-116.

[6]付艳.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路径和机制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9):18-20.

[7]周欢.基于在“三全育人”体系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14):164-165.

[8]奚倩文.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政育人功能及其优化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9):119-120.

[9]焦佳.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审视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0(5):107-111.

[10]王震.基于“专创融合、思创一体”的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9):100-101.

[11]谷家川,张永俊.实践能力: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0,40(5):108-110.

[12]任海燕.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索[J].才智,2020(13):172.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科研项目竞赛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十三五”回顾系列
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