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视野下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广西高校体育的路径研究
2021-07-19胡峻榕高淦
胡峻榕 高淦
摘 要:高校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的有机融合是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娱乐与健身、地域与传承、文化与教育、普及与终身是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的主要特征。针对目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透过“场域”理论的视角,文章分别从情景场域、制度场域、行为场域和思想场域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期望高校的少数民族体育,能化民族体育特点为高校体育特色、变被动接受地方体育活动为主动认同,从而推动广西高校少数民族体育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传统体育;场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7-0076-05
Abstract: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inority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rich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spirit,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fitness, region and inheritance, culture and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and life-long life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sports in Guangxi.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Guangxi minority sports into college spor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field theory, system field, behavior field and thought fie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ese suggestions is to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sports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ports, and change passive acceptance of local sports into active recogni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thnic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Keywords: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for ethnic minorities; traditional sports; field domain
高校體育不仅承载着大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体育优秀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平台。少数民族体育是中国文化绚丽的瑰宝,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发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还能丰富高校体育的课程资源[1],尽量满足学生、学校体育需求。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现居住着壮、瑶、苗、侗、彝、京、仫佬、仡佬、毛南、水、回等多个少数民族[2],创造了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普及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当多的理论成果,但实际的实施效果与理论之间还是颇有差距。为了进一步探索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场域”理论,深入探究影响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中的场域因素,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提供对策和建议。
一、场域理论
场域、资本与惯习,构成了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所谓的“场”或“场域”(field)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自然科学领域,用于指代电、磁作用的空间,并将其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者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3]。场域的作用就是人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包括:情景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思想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和观念环境等等。我们在某个环境中,自己会不自觉的产生某些倾向,而这些倾向和我们的场域逐渐杂糅在一体,不可分割,由此可见,人的行为和思想,是受诸多因素交互影响的。
场域理论认为,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产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具体说,场域就是现代社会高度分化后产生出来的一个“社会小世界”,每个“小世界”都是一个场域[4],高校中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场域,也是由多个客观存在的“场”构成,并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中,不仅要使得学生通过外在身体行为的学习和模仿,还要获得内在思想观念的价值认同,不仅要有制度场域的规范和要求,还要有精神场域的宣扬和传播。
二、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的特征
(一)娱乐与健身特征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是在人们自发的、愉悦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身体活动,逐渐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其中许多项目是以趣味、游戏方式进行的,要求人们直接参与到运动中来,具有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例如:跳芦笙、珍珠球、抢花炮、跳竹竿、荡秋千等。这些活动,更多的时候承载了人们释放激情、宣泄情绪、放松心情以及促进交流的功能,为繁忙的生产生活增加了许多色彩和佐料,成为人民群众强身健体和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当人们在完成这些具有美感、节奏和韵律的活动时,需要全身的肌肉、骨骼、关节协同配合,增进了肢体的力量、柔韧、灵敏和协调性等,例如,广西京族跳竹竿是少数民族的一种日常娱乐方式,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强调参与者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同时也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具有非常好的健身功效。
(二)地域与传承特征
某一地区的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其特殊的符号,各个民族所形成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都是源自于自身独特的区域族群背景,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这一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生活习俗,反应出以前人们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的生存需要和谋生手段,虽然以前的生活场景一去不返,但这些体育活动里保留着那些生产、生活方式的烙印,例如:壮族的三人板鞋竞技、瑶族的打铜鼓、苗族的芦笙踩堂、侗族的抢花炮等项目。这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伴随着当地的风俗习惯、节庆宴会和服饰礼仪等是在特定的场域沿袭至今,虽然会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但是通过重构和修复,很多体育活动延续了传承,展现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传承的地域性与传承特征。
(三)文化与教育特征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土壤当中,彰显出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体现着本族人民的智慧和结晶。这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不仅可以增强本民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精神认同感,还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可以有效吸引其他民族的人民参与进来,在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促进多民族之间的交流。與此同时,基于各民族历史形成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显著的教育功能,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人文精神等,可以向后人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塑造更加健康的思想品质。在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也是在了解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受到传统人文思想的熏陶,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品格修养。
(四)普及与终身特征
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来源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其竞技性相对较弱,娱乐性较强,大多以养生、娱乐等为目的,注重的是精、气、神的结合,因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参与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很少受到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的影响,对参与者的年龄、性别也没有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状况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积极参与。而且,这些体育项目原本就形成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参与便捷,大多不受场地、器材的影响,不同层次的人群均能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参与度与普及率之高,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参加、都愿意参加,这是终身体育的最好典范。
三、目前广西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开展相对忽视
长期以来,高校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已根深蒂固,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也大都停留在过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思想迟迟没有得到更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领导者本身对于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有限,大部分的领导者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最具竞争力的专业和领域,谋求学校更好更大的发展,体育一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位置,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关注就更加稀少;第二,广大体育教师从体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固定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已经得心应手,想要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需要极大的动力,而且,许多老师本身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知之甚少,对这些项目的再学习和其教学模式的重新摸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很多老师望而却步;第三,目前体育教学过度重视现代体育项目的教学,有相当一部分的教育者认为少数民族体育仅仅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并不能起到高校体育的育人作用和功能,因此,轻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将其放在边缘化的位置上;第四,缺乏创新思维,广西很多普通高校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是“原封不动”的搬进体育课堂或课外体育活动,缺乏将现代体育、艺术、信息化等元素融入少数民族体育改造和包装,既保留了少数民族体育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又提高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专业教材钻研不够
理论研究对于实践活动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体育项目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全面和深入,对于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直接的表现就是专业教材的数量和质量。但是,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教材极度匮乏,专业理论的深度不足,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类别众多,内容繁杂,历史渊源也相对久远,高校针对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特殊历史和文化背景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没有足够成熟的研究成果来支持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自然就不可能形成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材料[5]。部分对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感兴趣或者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老师,一方面是通过查阅他人的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进度极为缓慢,而且缺乏坚实理论基础支撑的教学工作,开展起来也难以为继。
(三)师资力量短缺
师资力量对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教学活动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和作用。在竞技体育的指挥棒下,各个高校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扩大自身学校体育的知名度,紧抓热门类体育项目的教学与训练,非常重视这些项目的优秀教师资源选拔和培养,而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缺乏关注,在本身就相对匮乏的高校体育教师资源中,专门从事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教师更是稀缺。缺乏领导的支持和组织的培养,只能单独依靠个别教师自己开展工作,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降低了少数民族体育专业教师投身于专业工作的积极性。
(四)教学体系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
教学、训练和竞赛是高校顺利开展一项体育运动的核心三部曲,是一个体育项目得以大力推广的前提。目前,高校的现代体育项目如:篮足排、乒羽网等等,在课堂教学、课后训练和课余竞赛等方面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网络体系,再加上体育社团的组建,打造出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但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高校目前只有课堂教学的阶段,对于课后训练和课余竞赛方面,还未建立起相应的机制。由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了解不多,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练习安排,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而且,课后既没有专项老师的指导,也没有开展比赛,部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找不到“组织”,想参与却找不到同伴,很容易丧失兴趣,最终还是更多的倾向于选择大众喜爱和参与的运动项目。
(五)专项运动场地、器材欠缺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多种多样,而且大部分的项目比较容易开展,例如:板鞋竞速、打陀螺、抛绣球等,在田径场或者篮球场有一片空地就可以组织开展教学或者比赛。理论上这些项目应该发展得很好,但是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学生对于这些项目的内心认同感很低,随便的场地意味着这些项目的规则和方法比较随意,不太会成为大家关注的体育活动。很多学生认为,这些项目偶尔参与一下可以,但是很少会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体育锻炼项目。而且,有些需要标准场地的项目,比如珍珠球,实际上和篮球的场地非常接近,大多数学校很少会有专门的珍珠球场地,基本都是要组织比赛了临时借用篮球场地,没有专门的运动场地,直接制约了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
四、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对策与建议
“场域”就是一个有形或无形存在的小世界,高校体育场域包含了众多项目的场域,而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是由众多场域构成且内部之间相互影响,包括:情景场域、制度场域、行为场域和思想场域(图1),这些场域是影响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场域的内部因素进行剖析,化解其场域的内部和外部矛盾,对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情景场域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情景场域,主要是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场地和环境问题,高校在根据客观条件合理选择项目的同时,也要注重保障配套设施的顺畅护航,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的多少和大小,其实就意味着学校对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设立专门的运动场地,配备相应的设施和器材,增强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把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一个像篮球、足球等项目那样可以大力开展的活动。而且,在这些场地的周围,可以写一下与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标语,增强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感,并张贴这些项目的规则说明和比赛方法,创造一个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的运动环境。同时,高校也可以开放思路,有条件的可以学习着手校外基地的建设,或者通过校企合作,寻找更适合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和提高的场所。
(二)制度场域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制度场域,首先,学校要建立全面的学校体育发展战略,把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纳入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之中,将这些项目的考核和评价放在与其他项目同等的位置上[6];其次,体育领导和教师要重视少数民族体育课程的研发,对广西区内各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积极了解、深入学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深度探讨,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同时,加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撰写,为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化教学程序和规范化教学模式;再次,高校要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竞争机制以及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机制,通过运动队伍的组建,既可以扩大运动项目的影响力,也可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最后,积极组建少数民族体育社团,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发挥学生具有少数民族体育专长的优势,通过团队的力量辐射校园,吸引那些对少数民族体育感兴趣的同学参与,不断壮大基层队伍。
(三)行为场域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行为场域,主要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让学生在肢體的运动中感受这些项目的魅力和乐趣,自身行为的感受是最真实,也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在训练过程中巩固、在竞赛过程中运用,是掌握运动技能、享受运动乐趣最快的途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也要遵循这个模式。首先,规范少数民族体育教学过程,在保证学生能玩的起来的同时,教会学生更多专项的技术;其次,在课后由专项教师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再次,定期组织少数民族体育竞赛,以赛代练、以赛促练,真正落实王登峰司长所讲的:“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今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举措,就是要完善体育赛事制度和体系,这也为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指明了方向;最后,在学校设立少数民族体育竞赛中心,培养专业人才,扩大高校少数民族体育的知名度。
(四)思想场域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思想场域,要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工作,营造一个良好校园文化氛围。首先,线上与线下宣传相结合,通过多个渠道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进行传播,普及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当地民俗风情、相关典故等,吸引学生兴趣,展现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使学生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为其在高校体育课堂的融入奠定基础[7]。其次,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大多具有民族特色,大多数体育赛事的发展和传承都与民俗有直接的关系,高校可以将体育赛事与民族节日结合起来,定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民族传统体育乐趣和价值的同时实现民族文化认同,从根源上解决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才能有力推动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
五、结束语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魅力,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8]。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融入高校體育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的重要路径,同时,民族体育又是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也拓宽了高校体育教育的范畴。广西高校的生源地70%以上来自广西本土,为在高校开发少数民族体育资源提供了人文环境,学校相应的配置少数民族体育自然环境,使高校体育场域和广西少数民族体育场域有机融合,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和高校体育育人的“双向选择”。为实现少数民族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育人功能,本研究从“场域”视角探究广西高校体育如何融入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的路径,最终实现高校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相融、高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相契的美好远景。
参考文献:
[1]陆晶晶.西部地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化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6):50-53.
[2]陆世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西部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探析[J].学术论坛,2013(4):215-218.
[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费加明.“场域”理论视角下体育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2):92-96.
[5]Fu Ming.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llege Spor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Minority Sports Culture[J].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3(4):89-91.
[6]曹月勇.探析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贵州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4):45-47.
[7]鞠文强,张来成,韩二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及对策[A].河北华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多学科融合教育促进复合型人才核心素养发展学术论文集[C].河北华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北华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8]张艳,张建.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5):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