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学经典诵读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21-07-19李保雪
李保雪
【内容摘要】本文在认真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一种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了真实、具体而特殊的语言运用场景。这种学习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高。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语文核心素养 国学经典 诵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①”
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来审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高中阶段开展此项活动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一并非新生事物的语文学习活动应在高中階段继续开展。因为,国学经典诵读是一种传承已久的、特殊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够给诵读者提供相应的语言应用环境。结合诵读内容,含义深刻;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形式丰富;结合实践检验,效果明显。该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高。
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给学生应用祖国经典语言的机会。由于这一基本属性,这一活动天然就能够提高学生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能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得以开展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过语言关,尤其是提高学生古代汉语的建构和运用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古代汉语常识积累,初步具备一定的朗诵基本国学篇目的能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带领学生深入、系统地梳理古代汉语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国学经典篇目的内涵。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真正的语言能力,实现真正的理解性诵读。以屈原的《离骚》为例,这首三百多句的长诗,简单的通读,就有大量的语言障碍,遑论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参考各家注解,从最基本的字音、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角度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掌握语言知识,进而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其思想情感内涵。最终,使学生能够准确且有感情的诵读全篇,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有效参与,能够积累大量古代文言常识,体会古代汉语的语言文字特点和特殊句式的基本规律,在反复的诵读练习中逐渐体会其运用规律,体会古代汉语的精妙之处,配合课堂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其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为学生创设语言应用环境,组织诵读展示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学生能够带着各自的理解进行诵读,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和个体语言风格。推而广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持续展开,长效机制的形成,师生的共同参与和互动,能切实、有效提高应用语言、建构语言的能力。
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的组织、应用必然依靠严密的思维,思维的表达也要靠语言文字。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所使用的语言材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无一例外,具有优秀的思维品质。学生对经典国学篇目的反复诵读,既是对语言应用的强化锻炼,也必然对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有很大帮助。小学、初中阶段,国学朗诵活动首先重在通过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而获得形象思维,学生能够基本理解作品即可,相应的诵读活动对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效果有限。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更高层级思维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国学诵读活动,精选诵读篇目,能够促进学生辩证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因为,国学经典篇目是古代的思想文化的精华,也是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资源。进入当代社会,国学经典篇目必然要经过当代社会的重新审视,被辩证看待,有所扬弃。这样,这些思想资源才能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成为当代社会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基于此,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必然也是对国学经典篇目进行重新审视、现代性思考的过程。我们选择古代儒家经典篇目带领学生进行诵读时,对于儒家所倡导的重道德、讲诚信、孝父母等思想,对于儒家思想中所体现出的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必然要加以强调、宣扬;对于儒家思想中愚忠、愚孝的内容,以及对人性压抑束缚的成分,也必然要加以分析、批判。我们选择古代道家经典篇目带领学生进行诵读时,对于道家思想体现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进行赞美的同时也必然高度警惕道家思想过度的“自然”“无欲”“无为”等所包含的消极因素。那么,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的过程也必然伴随着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国学诵读活动的展开,学生逐渐形成对国学经典篇目辩证、全面地看待的能力。对于诵读过程中的有疑之处,学生敢于质疑提问,师生之间可以进一步探讨交流,全面思考,达成共识,思维能力也必然逐步提高。
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所选编的国学篇目不仅是中国古代思想的资源库,也包含着中国人传统的审美理想,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重要载体。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也是一种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的体验过程。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杂剧,对不同时代的经典篇目的诵读,能够使学生体察到不同时代的审美风格,进而把握其传承和发展变化,学生对中国传统的审美倾向也就具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和成长,高中阶段到了学生审美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开始形成比较明晰的审美价值取向。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展开意义尤为重大,作用尤其重要,它以诵读展示这一特殊的语言运用场景,让学生在经典篇目的渐染熏陶下,感受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古典之美,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的审美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进而能够摒弃当代社会中一些流俗文化中的不恰当的审美取向,形成更高雅、更富文化气息的审美品位。
当然,在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提高审美鉴赏素养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去促成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以自己的审美品位去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教师要有能力深入细致地分析、评价选编的国学经典篇目,发掘作品中的美,并有能力带领学生领略其中的美,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评价、品味经典国学作品中的美,让学生本身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带领学生细致梳理品读了《蜀道难》中神奇的想象,浪漫主义之美,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品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神奇想象,浪漫主义之美;教师带领学生品味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青春欢愉之美,之后也可以引導学生对比品味《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深沉悲痛之美。随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持续开展,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定会得到提高。部分学生甚至因为活动的展开,出现初步的古体诗词的创作活动,形成由能够欣赏传统之美发展到能够以古典形式创造当代之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在这方面学有专长的教师要充分介入,帮助、指导这部分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如前所述,国学经典文本,历经时间淘洗,拥有丰富语言知识,体现传统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也蕴含古老的中国智慧,包含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基本道理,从整体上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社会,这些文本又经过重新审视,融入现代性思考,成为当代社会思想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以这些国学经典文本为依托,在理解文本基础上,让学生在使用国学经典进行诵读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发展个体言语经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提升思维,提高审美能力,既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让学生深入体会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让学生认识到当代的中华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升华,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因此,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助力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止文化上虚无主义观点的产生。学生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接受了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传承就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我们就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站稳脚跟。这一点,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高中生尤为重要,具有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的重要意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也从整体上实现了助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理解的综合作用。
当然,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展开,一定要注意与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绝不能割裂开来。它是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以学科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而国学经典诵读正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的语文学习活动,突出了培养学科素养的功用,既符合我国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也符合高中语文学习的规律,因此,必然应纳入高中语文课堂,尤其可以和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群紧密结合,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而且,长期坚持开展活动,随着语文学习活动的深入,收效非凡。
综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在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全面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而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性语文学习活动。它给学生创造了真实而特殊的语言运用场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展开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诵读,这一古老的学习方式应该在新时代的高中课堂上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注释】
① 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国学朗诵课堂案例研究》课题立项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2004235),立项编号:2004235。】
(作者单位:河北保定市莲池区保定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