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在现代首饰中的跨界设计探析
2021-07-19吴二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文/吴二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设计与艺术学院)
在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看似无关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发生前所未有的联系并创造新的价值,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跨界”现象。每个人都有各自专长,艺术家和设计师更是如此,他们或与生俱来或后天培养所拥有不同于常人的创意思维,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有趣。在他们的脑海中每天都会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尽管从事的是不同种类的艺术或设计,但许多专业领域之外的设计灵感也让他们异常兴奋,创作出许多寻常认为是跨专业的作品来,这也被称为“跨界设计”。
首饰艺术和建筑艺术本是2个距离遥远的专业,但建筑形态的现代首饰却是首饰艺术中的一个独特创作形式。有意思的是,这种首饰作品不光是由首饰艺术家来完成,许多其他行业的设计师也有所涉及。比如我们熟知的出身于加拿大多伦多的著名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o Gehry,1929—)曾设计过包括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迪斯尼音乐厅,以及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内的许多著名建筑作品,但他所设计的现代首饰作品也让人们赞叹不已。
盖里毕生为许多城市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地标,但他也投身于另一个与人类更亲密的艺术领域——现代首饰设计,构思出人与首饰和谐相融的前卫新风格。他为蒂凡尼珠宝公司(Tiffany Co.)设计的几款极具建筑美感的首饰作品也曾备受国际首饰时尚界关注(见图1)。
图1 Franko Gehry的建筑形态首饰
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将建筑的传统整体观念彻底打碎,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他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表达。依据此建筑特色而设计的首饰作品,同样体现出他的建筑特色美感(见图2)。
图2 Franko Gehry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建筑形态首饰作品
建筑形态为何会跨界被首饰设计所用?或者说,为什么现代首饰设计中会有一定量的建筑形态作品?建筑形态仅仅是作为一种首饰创作素材吗?
笔者结合自己平时对建筑艺术的关注,对建筑形态首饰艺术作品的研究以及个人作品的创作实践,从建筑形态应用在首饰设计中的主要内在动因,建筑形态在首饰设计中的基本应用方法,以及建筑形态在个人现代首饰作品的创作实践认知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形态应用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主要内在动因
1.1 建筑除了居住功能,也是一种大众审美感知对象
建筑的初始功能是用来供人居住的,但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逐渐提高,对建筑形态美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逐步养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视觉欣赏习惯。通过对建筑美的欣赏,自觉激发了人类对居住环境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比如,我们经常喜欢在好的建筑前面拍照留影,这并非是一种对建筑的拥有心态,对于专业建筑设计师来讲,是从专业角度欣赏和研究一座优秀建筑;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则更多的是因为对建筑美的本能感知而产生的自觉行为。首饰设计师同样会从自身和大众两个角度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因为建筑形态是首饰设计的元素之一。因此,现代首饰设计师创作建筑形态的现代首饰也是一种自觉的工作状态(见图3)。
图3 艺术家将原上海美术馆造型以戒指形态呈现
1.2 人对建筑的居住经历与生活印痕,使建筑成为人的一种情感认知对象
建筑的内部空间经过人的居住使用,必然凝结着人对建筑的生活情感,形成了人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认知的空间物质载体。人们希望建筑成为一种人生感悟、一种生活经历、一段时光记忆的情感凝结体。这种情感凝结激发了使用者的物化存留意识,那么通过以首饰形式将建筑进行佩戴,自然是一种较好的情感寄托与物化方式。而人的情感正是艺术家要表达的内容,首饰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同样对建筑艺术有各种情感认知,因此,将建筑造型缩小或解构成为一件件首饰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探索形式的职业自觉性体现。
英国艺术家Nick Hubbar设计创作的这款取名“工作室”的胸针(见图4),是一件写实手法首饰作品。方寸之内,精致的房屋造型,生动的人物工作状态,一应俱全的内部工具设备,向观赏者展示了作者自己使用了25年的一间首饰工作室,表达自己在工作室里经历的快乐时光和美好回忆。
图4 Nick Hubbar作品:《工作室》
中国艺术家郭新创作的系列戒指作品《直到死将我们分离》(见图5)[1],是由订婚戒指而引发开来的一系列作品。3件戒指都以房屋造型来表现,不同的是3个房屋的形态不同,分别代表着走到一起成立了新家庭、家庭禁锢与暴力、家庭破裂3种家庭状态,用房屋的破碎表示家庭的破裂,是一组具有象征意义的首饰作品。作品从女性的角度对现今社会上频频发生的众多家庭问题,诸如家庭抑郁、家庭暴力、婚变等现象做以针砭。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是现今社会金钱、物质、利益、伦理道德观、人生观、爱情观、婚姻观等方面形成的一个综合网络式的一个产物。作品以建筑形态表达对婚姻现象的理解,不管从视觉上,还是精神感应上,都给人带来了强烈的震颤和深刻的思考。
图5 郭新作品:《直到死将我们分离》
与郭新作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艺术家Andrew Phares的这2件戒指作品(见图6)。作者将房屋造型进行解构,去除了建筑外墙,让观者能直接看到房屋内部,空空的房间里只剩下一把孤零零的椅子,墙壁的装饰以及墙外的烟囱似乎告诉观者这里曾经有过的温馨生活。虽然去除了外墙,但墙体并不残破,与郭新作品意义不同的是作者通过创作戒指作品来表达对老房子的追忆。
图6 Andrew Phares作品
1.3 三维空间造型与体量对比上的巨大反差形成的趣味感,成为创作首饰的重要心理原因
著名英国设计师伊丽莎白·奥尔弗曾这样论述:“当一件首饰设计构思完后,选定形状是最重要的,因为形状传达着一件首饰作品绝大部分的最初视觉冲击力,形状选用得当,就能够以微妙而显著的方式去改变一件首饰作品的语言。而把建筑作为首饰作品的最终形状,可以确保首饰作品的美感和良好的视觉平衡。”[2]这说明了设计师对建筑与首饰艺术之间的空间造型关系的敏感。许多喜欢创作建筑形态首饰作品的艺术家正是由于对建筑的三维空间造型存在着莫大的兴趣,才使其首饰作品具有了鲜明的建筑形态,首饰与建筑之间由于空间造型和体量对比上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建筑形态的首饰作品打破了传统首饰的题材与形式特征,传达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思维(见图7)。
图7 Sue Lorraine 将房屋造型加以概括创作的现代首饰作品
二、建筑形态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 建筑形态的造型形式与装饰语言为首饰设计提供了造型方法
建筑艺术的高超设计内涵与装饰语言为首饰艺术创作提供了设计灵感,拓展了首饰艺术的文化象征和技术含量,丰富了首饰艺术创作面貌。Smiyham对罗马万神庙、比萨主教堂和索菲亚大教堂的形态特征存在极大兴趣 (见图8)。他的建筑形态现代艺术首饰工艺精致、华贵,既体现出首饰艺术独特的精致感与体量感,又传达了他对建筑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情。“教堂”胸针系列是他运用古典建筑的构造形态元素创作的经典首饰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的创作根源(见图9)。
图8 Smiyham V A 作品创作来源
图9 Smiyham V A 作品:《教堂》胸针和《城堡》戒指系列
在建筑形态的首饰作品中,不光是建筑的整体和外部形态成为现代首饰表现的对象,建筑的局部和室内形态也都为首饰创作带来无穷灵感。
首饰艺术家Nicole Danielle 的《窗》系列胸针,3枚胸针造型元素是来自他对生活环境的家、教堂和商店3种建筑形态,特别是局部窗子形态的感受,通过简约与繁复的造型对比、黑与白的强烈色彩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强烈热爱(见图10)。
图10 Danielle N 作品:《窗》胸针系列
图11的2件胸针作品是将窗子元素经过装饰添加手法处理,传递出一种优雅华贵的生活气息。不论观赏与佩戴,都能让人感觉到建筑与首饰的完美结合带来的视觉悦目,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图11 《窗》元素装饰首饰Damascene 戒指
秩序美感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在转化为首饰艺术的过程中,会运用许多首饰设计语言进行精致的设计加工整理,这个过程也吸引着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并成为一种动力(见图12)。
图12 建筑秩序美形态首饰
2.2 建筑空间与情境营造为首饰设计提供了艺术构思方法
建筑空间艺术经常给首饰艺术家带来丰富的空间联想和情境营造欲望,为建筑形态现代首饰提供了构思方法与设计依据。
《城市的呼吸》胸针系列(见图13),是艺术家郭新在美国留学期间,对高楼林立的纽约街景产生的心理感触而创作的作品。在令人窒息的、平直的、冷漠的、高耸的楼群之中,人的生命像脆弱的嫩芽般在挣扎求生,纤弱的植物与高墙建筑的对比,也体现出了一种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艺术家一贯强调的生命的可贵之处[3]。
图13 郭新作品:《城市的呼吸》胸针
设计师、艺术家、观赏者与佩戴者通过把自己的想象和理解与建筑形态的现代首饰作品相联系,进而形成情感互动,佩戴者和欣赏者经常会思考这件作品寄托了什么,在传达着什么,表现了什么情境,在欣赏的过程中,精神感知便参与其中了。
图14为2组银质胸针,分别以温暖亲切的家庭住宅和宏伟肃穆的教堂为背景,并使人物与建筑比例形成较大反差,营造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带有强烈神秘色彩的视觉情境。
图14 建筑与人物的比例反差营造的神秘视觉情境
三、建筑形态在个人作品中的创作实践
3.1 首饰创作作为表达乡愁情感的寄托
本土语境下,建筑形态作为乡愁情感的寄托,以创作当代首饰艺术作品的形式进行实践表达也是本土艺术家、设计师应该努力尝试去做的工作。
本土传统首饰面貌多以吉祥如意、美好平安等生活祝福为目的意义,在当代首饰理念上缺少突破。笔者近几年持续创作了《乡恋》系列作品(见图15),一改传统首饰的装饰元素题材,也不同于西方艺术家的作品视觉,力求达到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本土视觉意味,能够激起观众的视觉认同与情感共鸣。
图15 《乡恋》系列
在《乡恋》系列作品中,以乡村房屋建筑为造型元素,以现代首饰艺术创作寄托乡愁,是结合笔者的现实创作思想而为的创作实践。笔者生长于乡村,经历着中国乡村的40年变迁,也感受着其中的冷暖,后来虽常年工作和生活在上海,却更加对家乡充满眷恋。笔者以自己研究和教学的当代首饰艺术专业为表达出口,以建筑元素为载体,对建筑元素的当代首饰作品进行持续的创作实践。
3.2 乡村建筑形态是个人进行首饰设计、技术加工与创作表达的依据
笔者从自身真实而丰富的乡村现实生活经历出发进行首饰设计构思,结合首饰材料语言与加工技法,进行真实有效的现代首饰艺术创作。《乡恋》系列作品以925银、崖柏、檀木、金丝楠、油漆等为主要材料,以切割、镂空、焊接、打磨、镶嵌、处理等工艺手段进行制作,依据材料形式设计构思首饰作品造型,结合笔者此前学习过的雕塑和绘画基础,在空间体量上,吸收了中国盆景景观的微缩原理;在艺术视觉上,融合了中国风景绘画的构图和雕塑的材料意境美特征,使作品既不刻意效仿西方当代首饰的艺术形式,也不被中国传统金银珠宝玉石首饰的固有面貌所束缚,而是从当代艺术创作的角度进行独具佩戴功能的当代首饰艺术作品创作。作品完全是当代手工艺术孤品而非批量化制作的商业产品,目的是在一个纯粹精神领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来表达笔者思念家乡亲人,时刻盼望团聚,想回又不能回,单纯而复杂,麻木并孤独于繁华都市中的情感认知。而这份纯粹,也是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作品创新意识的纯粹精神性引导。
四、结语
某种程度上讲,跨界设计意味着设计范围的不可确定性,但根本意义在于尽可能去打破学科内部传统研究方法的习惯性单一,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学术观念在交叉中寻找更多新的可能性,使设计艺术更趋活力。
建筑艺术与首饰艺术从毫无关联到建筑形态的现代艺术首饰创作面貌的崭新确立,正说明了跨界设计的重要性。但建筑形态艺术首饰只是现代艺术首饰诸多风格面貌中的一种,它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建筑艺术与首饰艺术之间的双重亲密性的感知进而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首饰创作面貌。
最后,一个关系必须澄清,建筑是一门科学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首饰艺术是一门相对感性的学科,它不完全需要为了逻辑严谨的理论论证而去左右逢源。因此,建筑形态的现代艺术首饰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吸收建筑艺术的造型形态美,以及建筑艺术给人的情感与精神寄托,把这种视觉和精神两个层面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因素表现在现代首饰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中,正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