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业化进程中的设计实践
2021-07-19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文/沈 榆(华东师范大学 设计学院)
由于设计活动外在地表现为经济行为,因此从经济或者市场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设计并非是单纯的经济现象,其政治维度决定了国家不但是一个功能性存在,更是工业化的一个基本组成要素,因而对于设计具有直接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国现代设计的研究在史料发掘和解释方面比较活跃,在拓展叙事维度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倾向,即强调设计知识的本质性,而忽略了世界各国设计活动的差异性。因此,以中国工业化进程为主线,研究促进中国设计发展外部因素的作用,可以视作与阐述设计的概念、范畴、流派之学术旨趣互补的一种尝试[1]。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与设计
1.1 国家战略主导下的发展进路
自19 世纪以来,工业化一直是各国竞逐富强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一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从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向现代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转变的过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在技术进步上主要表现是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再由机器生产向自动化、信息化转变的过程;在经济结构上主要表现为由以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就业人口中农业比重下降向工业比重上升转变的过程;在生产组织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社会分工专业化、细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生产由以家庭为单位向以企业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转变的过程;在社会形态上主要表现为由贫穷落后的农业社会文明向先进发达的工业社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制度、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工业化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在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资源配置向先行工业化国家倾斜,即落后的传统经济国家和地区处于被动的低端,利润流向新兴工业国家。从历史上看,这种流动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政府依靠战争、不平等条约等强制手段,直接或间接地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经济落后国家(即看得见的手);二是通过投资、贸易等经济手段(即看不见的手),依靠资本、技术和垄断来完成的。在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工业化国家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第一种方式。
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工业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安排,这些战略安排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又称封闭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本国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20 世纪中期,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很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被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支配。二是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又称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对商品进口的限制相对较少,允许物质、人才、资本和信息完全自由地流动,把本地区的一切生产都纳入世界竞争体系,以国际市场和需求来推动本地工业化进程,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出口增长。新加坡、韩国、泰国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实施过出口导向战略。三是梯度推移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4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新兴产业部门转变为停滞产业部门,最后成为衰退产业部门,在区域布局上新兴产业总是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然后依次向中等发达、欠发达区域逐次推进和扩散。梯度推移战略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思路是均衡逐次推进的[2]。
1949年前,从中国大陆当时的工业结构看,重工业属于落后、严重短缺的瓶颈部门。据对1936 年主要工业部门资料统计,重工业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3%,而纺织和食品2个部门就占了63%[3]。其中,重工业中又有半数是国外资本。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重工业产品设计不可能有所作为,纺织、食品、化妆品以及其他轻工业产品虽然也有一些终端产品的设计,但主要是通过美术、图案的方法作简单包装,其设计的能级比较低下。这种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经济落后状况,是导致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赶超战略的基本原因,当时的宣传画明确地传达了这种选择,并突显国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主体性(见图1,2)[4]。
图1 《庆祝五一劳动节!庆祝我们的新成就》宣传画
图2 《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宣传画
1.2 3次“轻重之辨”中设计外延的扩展
在1949—2005 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轻、重”关系发生了3次大的转变:1949—1978 年的求强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重重轻轻”,即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出现了与帝国主义阵营相抗衡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另一方面,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浪潮中形成了一大批不容忽视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战争的阴霾并没有散去,冷战格局的形成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统一构成了威胁,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是促成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的设计,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设计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所谓的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制造部门的总称”,与国际上机械工业的含义是相同的。之所以要创造这一新术语,是为了区别于一般“加工制造业”,如电视接收机、自行车等制造行业。也就是说,装备制造业是机械工业中技术较为复杂的高端部分,如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重型机械等。在机械工业中,其具有战略性的部分也就是装备制造业,这也是1950年2月,国家重工业部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陈云的指示下,以“化万能为专能、集专能为万能”为目标,对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进行了初步划分。
装备制造业的设计体现了“工程技术”和“技术集成”的特征。新中国建立以后,装备方面的国际技术、终端产品向中国转移一直没有停止过,只是由整体转向分散,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先进的工业技术在中国被集成、应用;而通过国际采购大量优质工业原材料、重大装备乃至轻工业制造装备,都在更新中国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催生了大量中国优秀的设计。在引进以后,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则以“优化”“改进”为目标进行产品的拓展,从理论上讲,只要工业产品使用地区发生变化,其设计一定会有所改进,以适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使用者的需求。
1979—1997年的求富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农、轻、重”同步发展,此间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发生了重要变化(“巴山轮会议”精神)。在1998—2005 年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政府和企业都在通过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快速发展;以后这种政策一直被延续,并且通过出台产业政策来促进关键行业的发展;2006年开始正式废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以后根据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核心,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与“正确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了各项经济建设。由此中国工业化爆发出令世界震惊的活力:1979—1997年是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工业企业的数量由1978 年的34.8 万个,发展到1997年的972.3万个,产值由4 237 亿元增加到113 733 亿元,增长了25.8 倍;其中轻工业由1 826亿元增加到55 701亿元,增加了29.5倍;重工业由2 411亿元增加到58 032 亿元,增加了23.1倍。在不到20 年的时间里,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3次产业结构由1978 年的28.1∶48.2∶23.7 提升到19.7∶49.0∶31.3,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 年的184 元增加到1995年的2 311元。
这一时期,轻工业产品的设计被置于优先位置,除了引进大量的先进轻工业生产装备改善其技术基础外,国家以轻工业部为重点,派出留学生相继到德国、日本等国家学习工业设计,邀请国外专家来华传授设计经验,中国的设计师开始反思过去的设计工作,逐步走出了依靠单一“美化”理念和手段进行轻工业产品设计的传统,正视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需求,学习借鉴国外轻工业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品牌概念,尝试新产品的设计。此外,中国南方地区的“三来一补”的经济形态使得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到国外轻工业产品,特别是电子工业产品设计的价值。这些产品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电子、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的产品设计理念;这种设计充分激发了消费者使用新产品的激情,有效地提升了人的生活品质,在产品设计、品牌塑造、消费者利益点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建树,因而成为中国设计追赶的目标(见图3,4)。
图3 《提供优质产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宣传画
从1997 年开始,国内市场结束了自建国以来存在的“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从而使低水平和重复建设的外延型经济扩张失去了需求的支持。但是这种生产能力和产品的相对“过剩”又是结构性的,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产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而简单的科技含量低的轻工业日用消费品则市场已经饱和,出现过度竞争,国家为此开展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1998 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表现出向重化工业倾斜的趋势,主要来自以下3个动力:(1)工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就必须发展重工业;(2)城市化、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的需要;(3)1998 年以来电子、能源、汽车、建材等行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5]。这一时期,中国设计的理念与国际进一步接轨,也曾经展开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设计观念大讨论,无论是力图建立一个完整的设计思想形式模型的努力,亦或竭力类比国外成功设计案例的尝试,还是对于传统设计思想资源进行再开发的主张,都体现了对于新的设计知识的探求和对于中国设计未来转型发展的思考。
图4 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陈列的各类轻工业产品演变展区
二、设计聚焦“1+3”的任务
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设计形成了“1+3”的任务。所谓的“1”是围绕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重工业技术这一个核心任务,展开技术、设计、工艺的学习和移植,使之在中国落地,形成规模生产体系、发展配套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化工厂工作的工人,同时生产出国家急需的重工业产品,适时引进轻工业关键技术和制造装备,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所谓的“3”是指以设计塑造国家形象、以设计促进国际贸易、以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活3大任务,这就是要利用引进的国际先进技术和制造装备、改造现存的技术、工艺、工厂,集中力量攻关创新设计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的新的工业产品;利用为数不多的产品、品牌遗产进行新的设计,淡化意识形态问题,从中生产出能够让国际市场接受的中国产品。以上这2类产品积蓄的技术、工艺成果经过适当的设计改变以后,可以更新、补充人们生活需要的产品,在保障生活所需的基础上逐步提升生活品质。诚然,“1+3”的任务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互为因果、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2.1 设计在技术吸收消化中发挥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前,消化吸收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技术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而引进的终端产品又以大型装备为主。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装备产品一般外形笨重但却结实耐用,无论是作战武器还是远洋货轮、载重货车、拖拉机等产品的设计,一般强调具体的实用功能。这些国家在援助中国建设项目时都提供了详细的工程图纸、制造设备,同时导入了设计、工艺、制造管理体系,建立了“总工程师、总工艺师、总会计师”的“三师”制度,培训了各个岗位的专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了设计、制造体系。前苏联专家常驻国内受援各工厂,关键的工厂还由这些国家的专家担任总工程师、总工艺师。1956年前捷克斯洛伐克汽车设计师奥尔德日赫·梅杜纳也应邀来中国工作,他设计的斯柯达VOS豪华轿车多款均被国家领导人乘坐过,因此他的到来受到了特别关注。他应邀为长春市公交车设计了前脸造型,帮助改进了前苏联发动机后使中国拖拉机功能更加完美;他到高校讲课,在一定意义上补充了前苏联产品片面强调使用功能的不足。
正是因为这样的引进和消化,为中国早年留学欧美和以后留学前苏联及东欧各国的工程师改进发展大型工业装备产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这些国家在以各类大型机床为代表的工作母机方面提供的技术,对于中国制造、设计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同时,前苏联支援中国的156项工业建设项目中“59型”中型主战坦克、“解放”牌载重货车等项目为中国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类比前苏联的同类产品设计、制造了交通运输急需的内燃机车,而万吨水压机、“东风”号万吨轮的设计、制造则是这些引进技术在中国集成化后的标志性成果(见图5~10)[6]。
图5 “59 型”中型主战坦克
在以后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用不同的方式从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西方国家引进了重工业装备技术和少量的终端产品,通过中国工程师对于这些来自不同体系技术的设计集成,形成了国家急需的大型工业装备产品,同时也通过对于技术原理的追溯和工程设计解决了中国工业制造的急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自身工业发展战略的角度,系统地从全球引进了先进的制造装备和终端产品,同时大幅度引进新型的轻工业、电子工业制造技术体系和产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希望以此来完成传统轻工业制造体系的升级换代。当时的国家轻工业部率先派出所属院校的教师奔赴联邦德国、日本学习工业设计,这些教师回国后广泛传播新的设计理念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新的设计思想,特别是国外企业运用设计手段提升工业产品的价值。打造企业产品乃至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案例深深震动了中国制造业和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在国家实施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中国设计迅速跨越了国际先进制造技术、设计观念和理论、设计教育方法的引进阶段,进入到设计政策研究和借鉴阶段。2010年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委提出的《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为标志,中国的设计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图6 “解放”牌CA10 型载重货车
图7 “解放”牌CA10 型系列载重货车垂直改型设计的CA141 型
图8 大连机车车辆厂研制成功的一代干线货运内燃机车
图9 万吨水压机试制完成后全体试制人员合影
图10 江南造船厂工人在“东风”号万吨远洋轮旁做工间操
2.2 以设计塑造国家形象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表达最好的载体无疑是工业产品,在国庆节、国际博览会、商品交易会、国际贸易活动、友好国家元首礼品赠送中出现的产品都具有这个意义。这些产品均具有“中国第一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背景,包括高级轿车、高级照相机、高级手表、电视机等。其中“红旗”牌CA72型高级轿车参加了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后被《世界汽车年鉴》收录,后继“770型”成为国宾接待用车;“上海”牌58-2型旁轴取景高级照相机上市时,北京、上海著名百货公司的橱窗都围绕着这个产品而设计布置;以后的中国工业展览中,万吨水压机、万吨远洋货轮、特种载重汽车乃至作为地标性的南京长江大桥等都被广泛宣传;具有全面技术体系的南京无线电厂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制造的组合音响是赠送给社会主义友好国家首脑的礼物;20世纪80年代天津自行车厂的“飞鸽”牌自行车是赠送给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礼物;而“露美”牌成套高级化妆品则是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首脑夫人外交”而设计开发的新产品(见图11~13)。还有自“建国瓷”以来在国宴及在中国举办的各种重要国际会议上使用的餐具设计也是体现国家形象的载体。一直到今天,中国著名品牌的工业产品仍然在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11 “红旗”牌高级轿车车身造型设计师创作的《红旗传友谊》年画
纵观上述产品也并非是为了纯粹的“献礼”设计、制造的,而是国家推动自身工业制造发展的成果,是整合中国设计、制造力量、集聚资源、互相协作、奋力攻关的结果,其中凝聚了全国各个行业专家、工人的智慧和心血,因而也是中国人民工业化道路上的里程碑之作。
2.3 以设计促进对外贸易
图12 “露美”牌成套高级化妆品
图13 “永久”牌公路竞赛自行车在南京长江大桥上
由于中国缺少完整的工业产品出口,以及附加值高的农业产品出口,而国家工业建设、国防建设又急需外汇,因此出口换汇成为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的一个“头疼”问题。当时中国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采用“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为换取外汇贡献不大,因此设计承担起了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品形象、开拓国际市场、为国家换取外汇的重任。首先从更新传统的轻工业品牌和包装设计开始。以“美加净”牙膏的包装改进为例,1961年以前,中国化学工业社出口的牙膏主要是“铅锡管肥皂型”牙膏,此产品质量不稳定,相继有18个国家、地区对“铅锡管肥皂型”牙膏表示不满。这不但使国家在经济上遭受到很大损失,同时在政治上也带来不良影响。
当时国家外贸部为了挽回我国牙膏在国(境)外市场的信誉,向中国化学工业社提出要求生产“铝管泡沫型”牙膏,替代“铅锡管肥皂型”牙膏。这一要求得到国家轻工业部支持。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试制,特别是重新设计了“美加净”这个品牌名称后,“铝管洗涤剂型”高档出口牙膏——“美加净”牙膏在1962年4月正式投产,并于当年以MAXAM为品牌名,开始出口至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第一年出口量就达到几十万支,成为“高露洁”牙膏在该地区的竞争对手。以后出口量逐年增加,出口地区不断扩大[7]。这是中国运用品牌开发市场并取得成功的经典案例(见图14)。据《上海轻工业志》记载:从1964年至1985年“海鸥”4型系列照相机通过直接产品出口、为国外品牌贴牌生产共计出口了44万架,为国家换回了宝贵的外汇。其他诸如自行车、缝纫机、搪瓷、玻璃器皿乃至钢琴等产品大致也承担起了这种使命,国家则在全国布局,确立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并且在生产原料、能源供应方面予以保障。
图14 “美加净”出口型牙膏、发胶包装设计
中国在传统手工艺产品生产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个人生产、个人销售的形态对于日用产品来讲显得不适合,当传统手工艺产品需要批量制作时其设计思想及生产组织方式均需有比较大的改进。这在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产地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及生产组织中显得非常突出。首先,产品有“外销瓷”与“内销瓷”之分,前者设计从器形、装饰上都会考虑到西方人生活的需要,对于象前苏联、东欧地区比较特殊的餐饮方式也有特殊的产品作支撑,这种“外销瓷”产品装饰得较满,即留白的地方少,装饰釉料质量上乘,还原性好;其次设计人员一般除传统工艺及技巧训练外,接受过现代设计方面的训练,在杯、盘、壶、匙、碗配套方面配合得天衣无缝,有强力的系列感,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见图15)。当时景德镇外贸部门有一个统计口径,即平均单件瓷器创汇0.5美元,在生产组织方面,一方面积极购买联邦德国的制造设备替代手工制作,另一方面在装饰上采用“量产法”和“手工法”结合的方法加快生产速度,同时又保证手工品质。
图15 外销的青花梧桐高级成套餐具设计
在科研支撑方面,作为设计核心单位的国家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以下简称“陶研所”)具有“设计服务外包”的工作特征,陶研所设计的器形可以提供给各大陶瓷厂,各厂则根据自己的工艺再设计,最终形成青花、青花玲珑、粉彩等产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适合外贸市场的需求,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陶研所将竞争对手的产品品质、工艺与中国产品加以对比,找到差距,提出改进措施,研究新釉料配方及设计方案,使产品增加竞争力。当然由于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陶研所与各大瓷厂均没有设市场部门专门研究国外市场情况,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不论是陶研所、瓷厂还是陶瓷进出口公司都尽可能以设计的思想来改良、开发新产品。当发现日用陶瓷耗费原材料较多,无法再降低生产成本时,他们将目光转向了“陈设瓷”的批量生产。所谓陈设瓷,顾名思义是一种摆设,并无实用功能,尤其是以飞禽走兽为题材的大众型雕塑陈设瓷,海外市场前景广阔,而耗费的原材料则是同体积产品的1/3;从事实情况看,雕塑陈设瓷对艺术工人素质要求高,耗时长,因为当时的劳动力成本便宜,所以只要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产品成本则大大降低,因而其迅速成为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
2.4 以设计保障人民生活需求
如果说以工业化批量产品保障人民生活需求是设计的本质任务的话,那么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设计已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任务。尤其是大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轻工产品,特别需要以设计来优化整个产品的品质。当年虽然是一个物质短缺的时代,但人民群众仍希望拥有让人感动的产品。“海鸥”系列相机在出口的同时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被称为“全民相机”(见图16,17)。
图16 “海鸥”牌4A型相机和4B型双镜头相机
图17 “海鸥”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及配套产品、自动相机
各地艺术家参与产品设计已是常态。1963年,鲁迅美术学院玻璃美术专业筹备组成立,以留学前捷克斯洛伐克学习玻璃美术的王学东为首,在上海玻璃器皿一厂、二厂设计了一批产品,其中大切块花瓶都属于首次生产,至20世纪60年代末上海美协组织热水瓶(保温瓶)装饰征稿,张雪父、钱震之设计的几何图案,更丰富了产品花式(见图18)[8]。
图18 主打婚庆市场的“向阳”牌保温瓶银红、全金雕刻系列产品
从技术支撑角度看,为了实现设计预想的目标,造就更加完美的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设备、技术引进及改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完成。如上海在设计“永久”牌自行车时,为使表面油漆更加乌黑发亮及电镀件表面更加平整、光亮,能够在日晒雨淋情况下不发生锈蚀,工厂专门改进了喷漆工艺,并组成攻关小组对电镀设备进行改进,保证表面加工达到设计预想的效果,增加产品的美誉度。在车身贴花制作时也有专门的协作厂配套,为了提高金色贴花的色彩饱和度和光亮度而改进了工艺,装饰“浮雕”设计也被进一步细化。当时缝纫机产品说明书后面都会附男女、儿童服装的裁剪图及说明,方便家庭妇女制作(见图19,20)。
图19 “蝴蝶”牌JA-1 型家用缝纫机机头装饰设计
图20 缝纫机产品说明书附带的常用服装裁剪图
从市场拓展角度看,当时是计划经济,显然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物质短缺状态。但当时从事设计、技术的人员都明白“产品设计”不等同“美术创作”,后者可以完全依据自身的认识个性化,不需考虑买方的心态;而前者则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想法。这种现象发展到后来在轻工业日用产品领域逐步形成了“驻厂员”制度,即由当时最主要的流通渠道——中国百货公司派出一名熟悉该类产品销售人员长年驻厂。每当有新产品设计方案提出时,驻厂员都会认真参加讨论,提出建议,小批量试产后,会跟踪其销售情况,反馈设计人员加以改进;在正式批量生产后的市场反映也会通过驻厂员及时反馈(上海轻工系统的工业设计之周爱华采访,2010)。其实驻厂员还有一个身份是“计划经济”的代表,其重要任务是监督厂方完成采购任务,保证厂方产品全部进入“中百”公司销售渠道。
改革开放以后,以中国广东的设计最具有活力,在改革传统设计体制的同时,出现了服务于制造企业的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成为中国设计发展的先驱。此举作为一种“南方设计现象”,为中国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而青岛“海尔”集团与日本GK设计公司成立的合资设计公司则进一步引领了中国设计的发展。二者都在支持企业制造消费者需要的优质产品方面具有杰出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研发,通过与英特尔公司合作,“长城”牌电脑于1986年开始生产并迅速迭代形成系列产品,此举催生了中国的电子技术走向产业化,为今后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铺垫(见图21,22)。
图21 南方工业设计事务所举办新产品设计推介会
图22 “金长城”S 500 型微型计算机
历经回归重工业的时代,中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刻,企业、设计机构、设计师和高校积极研究中国当下的生活形态和需要的工业产品,同时在与制造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放眼未来,积极研究、构想未来的设计趋势,努力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创新设计产品;在中国航空、航天、深海探测器、高速铁路车辆等重工业尖端产品的设计中,创新设计为极端条件下的“人机交互”操作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了重工业装备产品中操作者空间、界面的升级换代;在应对突发的“新冠”疫情时,中国设计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相关权威机构合作,为抗疫工作设计了急需的医疗诊断产品,提高了“新冠”病毒检测效率;更多的设计师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落实在农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设计中。近年来,中国创新设计的成功实践不仅在国际上赢得了许多权威性的奖项,也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敬。当下中国设计“1+3”的任务更加具有兼容性、互补性。
三、历史场景中的“扬弃”与“建构”
3.1 以“扬弃”为核心的设计遗产再解读
历史的精彩和厚重,往往在于其复杂性,中国设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但是不可否认每一个时期,中国设计都有自己的历史高度。纵观新中国设计的发展过程,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立国建制”的探索时期、“兴国改制”的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强国定制”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设计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保障国家安危和人民福祉的需求。
以中国加入WTO为转折点,如果说此前的“开放”主要表现为中国向世界开放,通过适应世界的既有规则,吸引资金、技术等要素进入中国,推动经济发展,那么此后的“开放”则更多地表现为世界对中国的开放。发展起来的中国在获得别国更大的市场和资源的同时,中国设计也必定进一步走向世界。与全球先进的设计同台竞技,中国设计走出国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不可能局限于经济层面,还必定切入政治、文化等更高层面。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接受中国设计的理由依据是什么?当中国需要全球配置资源并动用相应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时,设计可以有什么作为?这些都需要当下的中国设计师、学者作出回答。这种思考并非是重起炉灶,而是对于中国现代设计遗产“扬弃”的过程。
3.2 以“建构”为目标的中国设计话语升格
从战略角度来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是把中国梦同沿线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为全球发展合作提供了创新思路,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9]。从战术的角度来看,中国设计话语体系必须走出“地方性”,随着中国日益深刻地融入世界,长期作为“地方性话语”的中国特色的设计以及相关话语必须升格为“全球话语”。从民族历史和当代实践中概括总结而成的“中国特色”设计理论和观点,是否具有对人类社会的普适性?合乎逻辑地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这关系到中国设计能否提出自己的话语体系,能拥有多大的话语权,直接关系到在世界上占据多大的发展空间。全球设计的话语离不开全球视野,但只有视野又是不够的。一个国家设计的话语权需要话语之外的支撑,那就是对全球问题提出自己的认知模型和解决方案。
四、结语
设计史研究是“理论逻辑与历史事实之间有差异的统一”的工作,前者主要是指以理论的形态对历史法则的概括和阐释,由于其不受制于历史的时间,所以逻辑的东西并不直接等于历史的东西。因此首先是不能仅仅沿着时间轴用逻辑去任意地裁剪历史,即在没有具体历史情景中简单地肯定或否定20世纪以来的中国设计,以今天的设计想象去评价过去的设计;其次是需要运用逻辑把握设计发展的内在结构,并揭示影响其发展的各种要素之关系,本着设计史研究“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3大任务高度统一的目标,去“碎片化、故事化”,推动中国设计从“地方”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