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豆芽菜多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2021-07-19任勰珂刘向前张先果
◎李 慧,刘 义,魏 林,徐 斌,任勰珂,刘向前,张先果
(1.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1400;2.贵州中储粮粮油质监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9;3.中央储备粮贵阳直属库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9;4.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9)
芽菜是一种新型蔬菜,其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具有无污染、无公害等特点[1],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食,性味甘平,有健脾、润燥、排毒、消肿止痛、清热利湿和抗癌的作用[2-3]。经研究发现,芽菜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包括酚酸、黄酮类化合物和花色苷等,这些酚类化合物都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目前,有证据表明,多酚化合物在预防与人类年龄相关的疾病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功效,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4-5]。关于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也已经十分广泛和深入,植物多酚对人类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本文选用绿豆、红豆、芸豆3 种杂豆进行培育,研究其芽菜的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为后续芽菜的原料选择、市场开发、精深加工等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绿豆、红豆、芸豆,均为当年新豆,购于贵州省大方县。
1.1.2 试剂
没食子酸、福林酚、碳酸钠、芦丁、亚硝酸钠、六水氯化铝、氢氧化钠、甲醇、无水乙醇、Trolox、DPPH(1,1-二苯-2-苦肼基)、TPTZ(三吡啶三吖嗪)、醋酸钠、冰醋酸、浓盐酸和氯化铁,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FW100 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泰斯特;TD5A 型多管架式离心机,长沙英森仪器有限公司;722 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AR-2140 型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K-S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分心实验仪器有限公司;DGG-9053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3 样品制备
1.3.1 豆类种子原料的选择
选择适量色泽新鲜、籽粒饱满、无虫蛀、无霉烂、无残破、发芽势强的优质豆类种子备用。
1.3.2 试验用芽菜的培养
将选取的豆类种子清洗2~3 遍后浸泡24 h,进行芽菜制备(25~28 ℃、遮光、每隔12 h 淋水1 次)。每12 h取样1次,先测湿重,于烘箱中烘干(38~42 ℃)测干重,再将烘干的芽菜样品粉碎成质地均匀的粉末,放入自封袋中密封保存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在-20 ℃下保存备用。
1.3.3 芽菜酚类化合物的提取
取芽菜样品0.5 g,按料液比为1∶15 加入50%乙醇,30 ℃避光水浴浸提,每15 min 手动振摇1 次,1.5 h后避光静置8 min 后3 500 r·min-1离心15 min。将残渣加7.5 mL 50%乙醇2 次浸提,将提取液与第1 次提取液混合,避光冷藏保存备用。
1.4 实验方法
1.4.1 总酚含量的测定
参考SINGLETON 方法[6]并略做修改,以没食子酸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曲线方程为Y=2.108 1X+0.015 2,相关系数R2=0.999 2,吸取100 μL样液至5 mL 容量瓶中,加入3 mL 蒸馏水,混合后加入250 μL 福林酚试剂,再加入750 μL 20%的碳酸钠溶液,蒸馏水定容,置于40 ℃避光水浴反应30 min。在76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空白以100 μL 蒸馏水代替。以没食子酸计,最后结果表示为没食子酸当量(mg GAE/100 g DW)。
1.4.2 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参考DEWANTO[7]方法进行测定,以芦丁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曲线方程为Y=8.835 7X+0.015 7,相关系数R2=0.999 2。样品中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最后结果表示为芦丁当量(mg RAE/100 g DW)。
1.4.3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根据BRAND WILLIAM 等[8]的方法并略做修改,以Trolox 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曲线方程为Y=0.062 0X+1.582 7,相关系数R2=0.999 1。分别取7.8 mL DPPH 甲醇液和200 μL 样液(其中芸豆芽菜提取液取200 μL 经50%乙醇稀释后再取200 μL)先后加入10 mL 棕色容量瓶中,混匀。于室温暗处反应60 min后在515 nm处测定残留DPPH自由基吸光度。对照组设置为200 μL 空白提取液代替样液。平行做3 组,取平均值。样液或已知浓度的Trolox 标准液对DPPH 自由基的抑制率按公式(1)计算:
式(1)中:A0是对照组在515 nm 处吸光度;A是反应液终止时515 nm 处吸光度。
样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根据它们的抑制率表示为Trolox 当量(mmol/L TE/100 g DW)。
1.4.4 FRAP 法测定粗提物的总抗氧化能力
参照BENZIE[9]等的方法并略做修改,以Trolox 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曲线方程为Y=0.001 2X+0.018 8,相关系数R2=0.999 5。吸取200 μL 样液于10 mL 容量瓶中,再加入600 μL蒸馏水,混匀,最后加入6 000 μL现配好的FRAP 工作液,混匀。将混匀的溶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37 ℃反应30 min 后于595 nm 处测定产物的吸光度值。对照组设置为200 μL 提取液代替样液。样品的氧化还原能力表示为Trolox 当量(mmol/L TE/100 g DW)。
1.5 数据分析
采用Origin 8.6 软件绘制图表,SPSS 21.0 软件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芽菜生长过程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变化
2.1.1 绿豆芽菜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
绿豆芽菜生长过程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见图1 和图2。从总体上看,绿豆芽菜在生长过程中总酚、类黄酮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总酚方面,绿豆种子的含量为363.024 mg GAE/100 g DW。然后培养至0~12 h 时有一个下降的过程,下降到最低为221.005 mg GAE/100 g DW。而后又逐渐升高,在培养至84 h 后,绿豆小明绿芽菜总酚含量升高趋势明显,在第120 h 达到最高值为815.853 mg GAE/100 g DW,为豆类种子的2.25 倍;绿豆种子类黄酮含量为30.320 mg RAE/100 g DW。然后培养至0~12 h 时含量下降到最低为15.381 mg RAE/100 g DW,而后含量又开始上升,在培养至60 h 后,绿豆芽菜类黄酮含量升高趋势逐渐明显,120 h 达到最高值为56.294 mg RAE/100 g DW,为豆类种子的1.86 倍。
图1 绿豆芽菜生长过程中总酚物质含量图
图2 绿豆芽菜生长过程中类黄酮物质含量图
2.1.2 红豆芽菜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
红豆芽菜生长过程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见图3 和图4。红豆芽菜生长过程中,种子的总酚含量为532.660 mg GAE/100 g DW。生长过程中基本呈上升的趋势,培养至132 h 后其总酚含量开始高于种子,最后12 h 升高的最明显,在第144 h 达到最高值为704.141 mg GAE/100 g DW,为豆类种子的1.32 倍;红豆种子的类黄酮含量为104.338 mg RAE/100 g DW。也是整个培养过程的最大值。生长过程中基本呈现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现象。其中,培养至0~12 h 含量缓慢下降最快至含量为36.941 mg RAE/100 g DW。继续培养至48~144 h含量变化范围很小,仅在0~3.056 mg RAE/100 g DW,红豆芽菜的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种子。
图3 红豆芽菜生长过程中总酚含量图
图4 红豆芽菜生长过程中类黄酮含量图
2.1.3 芸豆豆芽菜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
芸豆芽菜生长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见图5 和图6。在芸豆芽菜生长过程中,种子的总酚含量为534.083 mg GAE/100 g DW。生长过程中基本呈先下降后上升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的趋势,培养至60~132 h时其含量升高趋势明显,培养至120~132 h 时升高的最明显,在第132 h 达到最高值为921.873 mg GAE/100 g DW,为豆类种子的1.726 倍;芸豆在生长过程中,种子的类黄酮含量为78.194 mg RAE/100 g DW,基本呈现先缓慢降低再逐渐升高的趋势,培养至12~84 h含量缓慢下降至最低为20.134 mg RAE/100 g DW。培养至84~132 h 时含量开始上升,培养至132~144 h 含量又出现下降。其中,培养至84~96 h 上升最快,培养至132 h 达到最高值为47.467 mg RAE/100 g DW,低于种子含量。
图5 芸豆芽菜生长过程中总酚含量图
图6 芸豆芽菜生长过程中类黄酮含量图
2.2 芽菜抗氧化活性变化
2.2.1 绿豆豆芽抗氧化活性变化
总体来看,绿豆芽菜在生长过程中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大幅上升趋势见图7。绿豆种子时期的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为0.902 mmol/L TE/100 g DW,在0~12 h 有所下降后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120 h 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达到最高值为2.715 mmol/L TE/100 g DW,为种子的2.77 倍;绿豆种子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为1.153 mmol/L TE/100 g DW,在0~12 h 有所下降后又明显上升,在120 h 铁离子还原能力达到最高值为3.421 mmol/L TE/100 g DW,为种子的2.98 倍。
图7 绿豆芽菜生长过程中的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图
2.2.2 红豆豆芽抗氧化活性变化
红豆在生长过程中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上升趋势见图8。种子时期的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为2.202 mmol/L TE/100 g DW,而后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趋势。在最后12 h 升高得最明显,在144 h 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达到最高值为2.543 mmol/L TE/100 g DW,为豆类种子的1.15 倍;红豆种子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为2.493 mmol/L TE/100 g DW,在0~12 h 有一个大幅下降的过程,约下降了1.121 mmol/L TE/100 g DW。而后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144 h 铁离子还原能力达到最高值为3.264 mmol/L TE/100 g DW,为豆类种子的1.31 倍。
图8 红豆芽菜生长过程中的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图
2.2.3 芸豆芽抗氧化活性变化
芸豆芽菜在生长过程中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见图9。芸豆种子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为2.308 mmol/L TE/100 g DW,在0~36 h 呈下降趋势,且在36 h 为最低值1.123 mmol/L TE/100 g DW,在36~144 h 呈现上升趋势,在96~120 h 升高得最明显,在144 h 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达到最高值为2.731 mmol/L TE/100 g DW,为豆类种子的1.18 倍;芸豆种子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为2.286 mmol/L TE/100 g DW,在0~36 h 呈现下降趋势,铁离子还原能力下降1.031 mmol/L TE/100 gDW,在36~60 h 铁离子还原能力变化不明显,在72~108 h 呈现上升趋势,在108~120 h 铁离子还原能力变化不明显,而后继续上升,在132~144 h又有所下降。在120~13 2h 升高得最明显,在132 h 铁离子还原能力达到最高值为2.677mmol/L TE/100 g DW,为豆类种子的1.17 倍。
图9 芸豆芽菜生长过程中的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图
芽菜生长过程中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铁离子还原能力有相同的趋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与陈玉霞等的研究一致[10]。3 种豆子在萌发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变化比较相似,这与梁雅芹[11]等研究的结果相似。查阅文献发现,抗氧化活力的增强可能是由于酶激活作用,且杂豆中抗氧化成分比较多,除多酚物质外,还存在水溶性维生素E、维生素C 等抗氧化成分,这些物质也会在萌发过程中被激发出来。
3 结论
3 种杂豆芽菜中,酚类物质均出现升高的现象,其中芸豆芽菜总酚含量最高,为921.873 mg GAE/100 g DW;绿豆芽菜类黄酮含量在生长过程中有所升高,最终升至56.294 mg RAE/100 g DW,红豆、芸豆芽菜类黄酮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含量均低于绿豆。
在3 种杂豆芽菜酚类物质的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中,芸豆芽菜的平均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绿豆芽菜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
绿豆、红豆、芸豆芽菜生长过程中酚类物质的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存在相关性,用SPSS 分析得出,3 种芽菜DPPH 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92**、0.948**和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