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黄安肠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临床观察
2021-07-19王柯棣
王柯棣,李 晨
(1.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级本硕连读生,江苏 南京 210033;2.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附院消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发病较为缓慢,通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本研究用芍黄安肠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2.1±8.1)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主要参考《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1]与《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10·苏州)》[2]、《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3]。
2 治疗方法
A组:予芍黄安肠汤(黄连,炒白芍,黄芩,槟榔,厚朴,丹参,煨木香,赤石脂,甘草),日1剂,煎取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B组:美沙拉嗪肠溶片1g,日3次,口服。
C组:美沙拉嗪肠溶片1g,日3次,口服;芍黄安肠汤口服,日1剂,煎取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3 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积分,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依病情轻、中、重度分为1~3分,积分越高病情越重。
采用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价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采用改良的Mayo评分系统评估观察疾病的活动程度,包括治疗前后大便次数、便血、内镜评估和医师整体评价。
4 疗效标准
参考《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1]。临床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均无改 善。
5 治疗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
表2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A组、B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腹痛 腹泻 黏液脓血便A组 20 治疗前 2.48±0.03 2.19±0.05 2.20±0.08治疗后 1.24±0.04* 1.45±0.03* 1.46±0.03*B组 20 治疗前 2.32±0.05 2.28±0.06 2.16±0.06治疗后 1.27±0.06* 1.37±0.02* 1.37±0.05*C组 20 治疗前 2.50±0.05 2.30±0.03 2.15±0.05治疗后 0.97±0.04*△ 1.15±0.03*△ 1.00±0.05*△
3组治疗前后IBDQ和Mayo比较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IBDQ和Mayo比较 (分,±s )
表3 3组治疗前后IBDQ和Mayo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A组、B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IBDQ Mayo A组 20 治疗前 102±24 7.50±3.00治疗后 158±17* 3.50±2.50*B组 20 治疗前 95±22 8.00±3.50治疗后 162±12* 3.00±2.00*C组 20 治疗前 98±35 7.00±4.00治疗后 181±15*△ 2.00±2.00*△
6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肠癖”、“小肠泄”、“大瘕泻”、“下利”、“痢疾”等范畴,慢性复发型又属于中医“休息痢”范畴,慢性持续型属于中医“久痢”范畴。芍黄安肠汤方中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脾经,功专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重用以养阴活血,防止泻痢太过而伤阴;黄连入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善治泻痢,善清血热、湿热;黄芩入肺、胆、脾、大、小肠经,止泻痢、痈肿疮毒,通治三焦;赤石脂入胃、大肠经,功能涩肠止血,生肌敛疮;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可祛瘀止痛,活血通经。
药理研究表明,白芍主要成分包括单萜及其苷类、三萜类、黄酮、鞣质、多糖、挥发油等物质,具有抗炎、镇痛、抗菌和抗氧化等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能起到改善和治疗作用[4],同时白芍还能减轻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药理学研究还通过获得山奈酚、儿茶素、芍药苷、β-谷甾醇、苯甲酰芍药苷等18个主要活性成分及与其相关的94个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关键基因主要参与分子功能正调节、细胞凋亡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细胞死亡调控、细胞增殖调控等生物过程,白芍通过这些信号通路可发挥抗炎、镇痛等作用[5]。黄连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的抑制作用、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抗消化道溃疡等作用[6]。李敏瑶等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在黄芩汤抗UC的作用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调节炎症通路及干预炎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黄芩汤抗UC作用的重要机制[7]。王宇光等在对孕烷X受体(PXR)的研究中发现,丹参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预防治疗IBD的机制,可能是部分由于上调PXR核受体及下游基因,以及下调NF-κB介导的炎性机制,丹参酮ⅡA可浓度依赖性的治疗DSS诱导的小鼠IBD,发挥治疗作用[8]。
芍黄安肠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具有明显疗效,且芍黄安肠汤联合美沙拉嗪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