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结合温阳健骨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观察
2021-07-19张雪杰孙自峰
张雪杰,孙自峰
(河南省商丘市立医院骨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发生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近端3cm内,因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极易发生骨折[1]。桡骨远端骨折可导致患者出现皮下瘀血、疼痛、肿胀等表现,若不及时接受正确有效的治疗,容易诱发腕关节畸形、疼痛、功能下降[2]。手法复位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效术式,但骨折愈合时间长、并发症高,单一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3]。中医认为,骨与肾存在密切关系,肾精充足,则能改善骨的韧性,促进骨折愈合,而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为外力损伤所致,和脾、肾、肝关系密切,治疗应以补肾温阳为主。本研究用手法复位结合温阳健骨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1~77岁,平均(68.31±2.67)岁;屈曲型17例,伸直型20例,背侧缘劈裂型8例;坠落伤14例,车祸伤15例,跌伤16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1~78岁,平均(68.18±2.58)岁;屈曲型18例,伸直型22例,背侧缘劈裂型5例;坠落伤12例,车祸伤16例,跌伤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X线片、CT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②年龄大于等于60岁;③凝血功能正常;④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⑤为单侧新鲜骨折。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②过敏体质;③血液系统疾病;④精神疾患;⑤骨癌、先天性骨病等所致的病理性骨折;⑥入组前6个月内服用影响钙代谢或骨药物。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手法复位。取仰卧位,双手握住患者肘部,助手握住前臂近肘关节处,对抗牵引约4min。按照骨折类型实施复位,Smith骨折行背伸桡偏复位;Colles骨折行掌屈尺偏复位,小夹板固定,纱布绷带固定,保留松紧度约为1指,叮嘱患者指端适当活动。复位后摄片,确认复位满意后三角巾固定,屈曲患肢呈直角,悬吊于颈部。按照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引导其行肩关节、手指关节活动。术后1个月将小夹板外固定拆除,引导患者行不负重训练。
实验组加用温阳健骨汤治疗。药用细辛3g,熟地黄、鹿角胶各20g(烊化),菟丝子、玄参、肉桂各10g,续断、白芥子、骨碎补各15g;日1剂,水煎,取200mL,分早晚2次服。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小夹板外固定拆除时、拆除2周后腕关节活动度,包括背伸度、旋前度、桡偏度、掌屈度、旋后度。
术前、术后4周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为0~10分,分值高低与疼痛程度呈正比。
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僵硬、神经损伤及骨折不愈合等)。
用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腕关节外形与活动度恢复正常,无疼痛为显效。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腕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轻度畸形,无疼痛,功能恢复为有效。腕关节功能障碍,畸形明显,有疼痛感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腕关节活动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腕关节活动度比较 (°,±s )
表2 两组腕关节活动度比较 (°,±s )
组别 例 背伸度 旋前度 桡偏度 掌屈度 旋后度拆除时 拆除后 拆除时 拆除后 拆除时 拆除后 拆除时 拆除后 拆除时 拆除后对照组 45 40.51±4.58 42.16±4.70 76.69±7.39 82.32±8.19 10.32±3.28 10.98±3.35 42.45±7.26 43.15±7.28 80.49±5.39 83.61±6.26实验组 45 40.28±4.70 49.01±5.07 76.74±7.40 89.10±8.91 10.27±3.19 15.65±4.19 42.68±7.35 51.29±7.81 80.65±5.42 89.64±7.05 t 0.235 6.647 0.032 3.758 0.073 5.839 0.149 5.114 0.140 4.290 P 0.815 0.000 0.975 0.000 0.942 0.000 0.882 0.000 0.889 0.000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VAS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VAS评分比较 (±s )
表3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VAS评分比较 (±s )
组别 例 骨折愈合时间(d) VAS评分(分)术前 术后4周对照组 45 54.65±7.35 7.15±0.46 1.21±0.37实验组 45 41.28±6.43 7.22±0.52 0.51±0.16 t 9.184 0.676 11.649 P 0.000 0.501 0.000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皮肤溃疡3例,关节僵硬2例,骨折不愈合2例,神经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实验组关节僵硬1例,骨折不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
6 讨 论
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是临床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非手术疗法,经手法整复纠正骨折移位,再实施小夹板外固定对骨折复位效果进行维持,同时还能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对固定松紧程度调整,促进患肢肿胀消退[4-5]。但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多伴有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缓慢,固定时间相对较长,长期无法有效运动腕关节,会造成腕关节处肌肉萎缩、痉挛、粘连,可能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恢复[6]。
中医认为,肾藏精、生髓,为先天之本,老年人精气渐衰,本之动摇,无力温化,而肾主骨,肾阳虚则骨髓生化乏源,骨骼难以得到濡养,易引起骨折;肾精不足,元气化生乏源,影响血液运行而引起血瘀,血瘀则水谷不布散、经脉不通,骨骼失养,增加脆性[7-8]。骨折必伤肝,肝主筋,肝血不足则筋伤难愈;脾主肌肉,外伤皮肉腠理,气血受损,脾气虚弱则寒湿内生,脾阳困遏,骨折难以为续、寒凝气结。故,桡骨远端骨折属于阳虚寒凝血瘀虚实夹杂证,应以温阳健骨治之。实验组总有效率、背伸度、旋前度、桡偏度、掌屈度、旋后度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温阳健骨汤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疼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腕关节活动度。温阳健骨汤方中熟地黄、鹿角胶为君药,前者能填精益髓、滋阴补血,后者可强壮筋骨、助阳补肾,两者一阴一阳配伍,养血、温阳。白芥子、细辛、肉桂为臣药,白芥子善祛经络之痰,肉桂善补命门之火而助阳,细辛温通经脉,三者能使君药滋而不腻、补而不滞;骨碎补、玄参、菟丝子、续断为佐药,具有疗伤续折、强筋健骨功效,能够使君药的温阳健肾之功效增强。诸药合用,滋腻、辛散相伍,益髓而扶阳,精髓充、经络通、筋骨自健。现代药理研究显示[9-10],温阳健骨汤中白芥子、玄参等可促进桡骨远端骨骼血液循环,增加骨折部位营养,加快代谢,增加骨矿化活动。熟地黄能对骨吸收形成抑制。续断、补骨脂能抑制破骨细胞形成。鹿角胶能增加骨小梁节点数,阻碍破骨细胞形成,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联合温阳健骨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好,能够加快骨折愈合,提高腕关节活动度,且可减轻疼痛,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