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足用好统编教材,优化低段写话教学

2021-07-16王林慧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写话教学统编教材低年级

王林慧

【摘   要】统编教材编排的写话内容贴合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对写话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从教材的育人功能、编排特点、教学价值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巧设情境,激发写话兴趣;搭建支架,厘清写话思路;沉浸体验,丰富语言表达;多元评价,提升写话成效”,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喜欢写话,乐于分享,为中年级习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统编教材;低年级;写话教学

写话是小学习作起始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几轮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统编教材“话题式”“生活性”“学材化”的编排特点贴合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也对写话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用足用好统编教材,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促进学教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是低段写话教学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巧设情境,激发写话兴趣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写实、想象、应用这三大类写话特点,在真实的交际情境、趣味的游戏情境、奇妙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启动学生乐于写话的引擎。

(一)创设交际情境,明确写话任务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写话提出的要求,在写话的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口语交际与写话的衔接,用好学生的口头语言资源,鼓励学生大胆说、放胆写。

统编教材编排的内容往往前后关联。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为《有趣的动物》,交际要求是说说喜欢的动物和它有趣的地方。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写话主题“我想养小动物”,要求写几条想养小动物的理由。口语交际为写话奠定了情感和认知的基础,写话则是口语交际的拓展和进阶,体现了学生由说到写的言语发展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有趣的动物”这一交际话题引入,让学生聊聊自己想养的小动物,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多角度说说想养的理由,试着完成多写几条理由的写话任务。

(二)设计游戏情境,激活写话引擎

统编教材以图文、表格等不同形式呈现写话内容。教学中,教师要用足用好教材资源,借助图片、音频、视频、实物等设计具有思维性的趣味游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写话任务的需要,选用观察发现、操作体验、益智思考等类型的游戏活动,唤醒学生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写话的内在动机。

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话主题是“我最喜爱的玩具”,教师设计了“猜玩具”的活动,先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感受玩具材料的特点,再分部位呈现玩具的样子,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从局部到整体逐步感知玩具的样子。学生体验了猜测与思考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中不难看出,玩游戏比教师直接拿出实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游戏把观察指导与动手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了“猜想—观察—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丰富了他们的认知经验,点燃了他们写话的热情。

(三)创生故事情境,释放写话活力

看图写话是低段想象写话的重要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内容直观、简单,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流于形式,让看图写话变成了回答问题式写话,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指导看图写话时,要把学生带入图画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使图画“活”起来。基于此,设计导入故事情境的问题很重要。问题要将看图写话的内容与儿童的认知结合在一起,引发学生的发散式想象,使其在思维变式中丰富想象的形式和内涵。

比如,指导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象:“老鼠遇到电脑猫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大部分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为猫是老鼠的天敌,因此在故事情境中猫和老鼠是对立关系,不是猫从电脑里跳出来要吃了老鼠,就是老鼠被电脑猫吓坏了。如何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激发他们写话的想象力呢?教师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法:“如果故事中的老鼠大胆地钻进了电脑,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老鼠在电脑世界里变得强大无比,最终战胜了电脑猫。老鼠和猫化敌为友,成为了好朋友。想象让老鼠“逆袭”成功。又如,写“我想养小动物”的理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主题的绘本,帮助学生打开写话思路,让绘本中的画面和文字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学生不仅可以写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还可以写想象中的动物,生发写话创意。

二、搭建支架,厘清写话思路

统编教材凸显写话的过程性和策略性知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话步骤和方法指导。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写话难点,搭建学习支架,不仅发挥教材传授知识的教学价值,还能实现言语实践活动的学本价值。

(一)借助图示支架,显化构思过程

在低年级的写话课堂中,可以常常看到有的学生迟迟不肯动笔,苦于没有思路,或者在写话的过程中卡壳,写不下去。教师可利用板书图示法帮助学生打开写话思路,明晰写话方法。随着写话教学的推进,教师逐步完善板书,使其成为学生语言输出的“脚手架”,外显学生的构思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写话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图示支架。比如,针对“我最喜爱的玩具”,可以从形状、颜色、部位、材料等维度来设计演绎式图示支架,让学生根據不同的角度,有选择地写好自己喜欢的玩具的样子。针对“我想养小动物”,则可采用同质分组的方式,让喜欢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头脑风暴,列举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借助发散式图示支架,丰富写话角度,从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与人互动等多个维度想开去,多写几条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二)借助范文支架,梳理内容序列

由于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写话内容常常是跳跃的、碎片化的,缺乏整体性,容易出现前后重复或错乱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教师在写话教学时需要特别指导的。教师要在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困难处,用好范文支架,帮助学生学习有条理的表达。

比如,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学写留言条,并以“范文+文字提示”的方式出示留言条的内容和格式。学生通过学习范文,明确留言条的内容包含称呼、正文、署名和日期等部分,并了解内容的顺序关系和具体的格式位置,便于在写话中模仿。范文支架发挥了示范、导写的功能,大大降低学生第一次写留言条的难度,让应用类写话更直观,更易于学生掌握。

(三)借助例句支架,发现表达特点

低段学生在内部语言转化成外部语言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语言组织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例句支架,作为语言表达的“拐棍”,让学生逐步学习规范表达,从写好一句话到写好几句话。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话主题是“我的好朋友”,教材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具体写法:“我们天天一起……一起……”“我们经常一起……”写话中,学生可模仿不同句式来写自己和好朋友经常做的事情,在句式的引领下写好几句话就容易多了。同时,教师还可以联通阅读教学和写话教学,让学生把阅读中积累的语言迁移运用到写话中。又如,写“我最喜爱的玩具”时,学生在写玩具样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可出示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句子:“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学生交流发现,课文是通过描写小蝌蚪的脑袋、身子、尾巴等部位把它的样子写清楚的。借助例句支架,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积极地进行语言输出。

三、沉浸体验,丰富语言表达

(一)多种感官观察体验,储存表象

进行低段写话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时要充分调动眼睛、耳朵、鼻子等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官体验中获取有关写话内容的表象。表象越丰富,学生主动表达的愿望就越强烈。

比如,在学写“我最喜爱的玩具”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让学生多感官参与的观察活动。通过体验,学生描述玩具样子时不再拘泥于“大大的、小小的”等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进行更为具体形象的表达,例如“水滴形、有豹子一样的花纹、样子像彩虹似的”。还有的学生用上了“呆萌、炫酷”等充满当下生活气息的词语。可见,多感官参与观察体验,能帮助学生激活存储在脑海中的表象,使之成为有效的语言素材。

(二)动手动脑操作体验,定格画面

在进行写话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加深对写话对象的认知。实践发现,课堂中学生喜欢“动”起来,“忙”起来,活动体验越充分,表达效果越精彩。

比如,写“我最喜爱的玩具”时,教师将儿童爱玩的天性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玩一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玩老师的玩具,玩同伴的玩具,体验玩玩具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玩玩具的感受。动态的活动过程定格成为一幅幅反映个人独特体验的画面,如“老师一提起大公鸡的鸡冠,大公鸡就喔喔地叫起来了”“大公鸡扭起屁股,拍起翅膀,好玩极了”等精彩的语句从学生的笔下流淌出来。

(三)分配角色表演体验,显化想象

统编二年级教材非常关注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安排了多次想象写话,有趣的图片给低年级学生提供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把图片中角色说的话、做的动作、心里的感觉“演”出来。表演体验越充分,获得的感性记忆就越深刻,有助于学生把体验成果外化为语言进行输出。

比如,在看图写话“猫和老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图片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化身为图片中的小老鼠和电脑猫。有趣的卡通形象让他们脑洞大开。教师帮助学生把动态的表演及时转化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师生合作,借助词语提示编故事。直观形象的表演为写话提供丰富的素材,释放了儿童的想象力与表达力。

四、多元评价,提升写话成效

(一)等级式评价,在比照中自我诊断

统编教材的写话要求清晰,既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也是开展教学评价的标准。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设计动态的过程性评价,还要进行等级式的结果性评价,让评价的标准更加具体化、直观化。学生将自己的写话与样章进行比照,完成自我评价(如表1)。样章发挥了诊断和激励的功能。

(二)同步式评价,在展评中及时修正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关注学生的写话过程,进行过程监控,让更多学生获得有针对性的评价指导。教师可采用相关软件的语音转换功能,大大缩短说、写、评的时间,提高指导效率和评价效能,实现写话教学中学、教、评同步。教师还可以利用同屏技术,及时展示学生的写话内容。教师既是学生写话的欣赏者,也是学生语言表达的诊断者,在师生互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说清楚评价的理由,再加以点拨和指导,使概念性评价走向理解性评价,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改。

(三)延伸式评价,在应用中提升能力

写话评价应积极对接儿童的生活。教师以开展延伸性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写下来”“写起来”,让写话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比如,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话主题为“我心中的‘问号”,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问题写在卡片上,在班级中布置一面“问题墙”,对提问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进行评价,评出最有意思的问题、最热门的问题、最难解开的问题等,鼓励学生通过伙伴交流、请教他人等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再如,完成“我想养小动物”的写话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与父母交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并就表达效果进行评价。课后延伸式评价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真切体会到“我手写我心”的写话价值。

写话不仅是一项学习任务,更是儿童发現自我、认识世界、与人交往和自主表达的工具。教师应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喜欢写话,乐于分享,为中年级习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汪潮.部编教材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理据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7(9):8-11.

[3]郑宇,魏航.继承 发展 创新: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介绍[J].小学语文,2017(7/8):66-74.

(浙江省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   310002)

猜你喜欢

写话教学统编教材低年级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益尝试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低年级写话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