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

2021-07-16李玉玲董显辉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

李玉玲 董显辉

【摘 要】通过对软技能内涵和特征以及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软技能的可行性展开分析,提出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软技能的路径:企业需要将软技能融入企业文化和学徒考核标准,搭建软技能传递网络平台,企业师傅关注软技能传递;职业学校需要将软技能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第一课堂课程、第二课堂活动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软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8-0006-06

【作者简介】1.李玉玲,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2.董显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教育和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国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换,人工智能促使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社会急需大量软硬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把软技能作为选人的重要标准,因此,为适应当今复杂而多变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学校应格外注重学生软技能的培养。

一、软技能的内涵与特征

(一)软技能的内涵

软技能是相对于硬技能而言的,是在任何职业中都必须具备的技能,不像硬技能(从事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特定的技术技能和知识)因职业领域不同而有所不同。有学者把软技能称为非技术技能或非认知技能,是核心技能、关键技能和可转移技能的同义词。[1]軟技能通常与如何和谐地与人、与社会相处有关,强调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社会相容,是除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以外在职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个人能力特质,是职业岗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能促进知识、技术与经验的合理有效应用。[2]同时这种技能是内隐的,是潜在的精神和价值层面的能力与素质,是不容易被察觉和培养的,且对个人发展有着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横向看,Darwin和Gary将软技能分为人际技能、领导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内在技能。[3]Kantrowitz认为,软技能包括了七个方面,即沟通说服、绩效管理、自我管理、人际交往、领导组织、政治文化和控制负面结果的技能。[4]Sidney A. Fine和Richard N. Bolles将技能分成三类: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以及可迁移技能,后两者可归类为软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是指个性品质和道德情操,用来描述个体具有的某些特征;可迁移技能是指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个人最能够持续运用和依靠的技能。[5]戴艳认为软技能的涵盖内容很广,主要包括沟通、创新、团队协作、学习、时间管理和解决问题能力。[6]孙强等将软技能分成四个层面:“人与自我”层面是个人内在的自控、自省、自学和自律等非认知技能,包括高心理素质、人文素养、终身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事务管理能力;“人与工作”层面是个人工作中的职业操守、知识创新、信息素养和思维模式等非认知技能,包括职业素质、创新能力、迁移能力、信息利用能力、跨学科思考能力;“人与他人”层面是个人与他人交流、互动、管理、协调等非认知技能,包括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与社会”层面是个人关注、认识、适应、服务社会等非认知技能,包括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个性化需求意识、适应能力、应变能力。[7]

从纵向看,Costin认为软技能包括计划、准备、组织、交流、观察、描述、鉴别、学习、直觉、时间感、态度、发展工具、传递技能、创造力、设计、美感等,同时还认为硬技能和软技能之间是一个连续过程,即从最低端的使用工具的硬技能到最顶端的具有创造力和美感的软技能,是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熊通成、曾湘泉依据Costin的思想将软技能分为天赋层、修炼层、应用层等三个层次。天赋层软技能包括直觉、美感、个性特质、性格等,修炼层软技能包括责任心、成就动机、服务意识、自信力、承压能力、全局意识、道德等,应用层软技能包括沟通技能、人际技能、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8]在职业学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过程中,学徒制主要培育应用层软技能。

(二)软技能的特征

1.使用范围的普适性。

软技能的普适性是指软技能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并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普遍适用的,它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适应,可以适用于任何岗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学生习得良好的软技能可以快速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并可以随着外界情况变化而调整自我状态,克服各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2.传递方式的内隐性。

软技能的内隐性特点主要是指软技能所传递的隐性知识和隐性技能。软技能的隐性知识是指价值观、态度、品质等只可意会不易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的形式予以清晰表达的知识。[9]隐性技能通常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所习得的工作经验技能,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隐性知识和隐性技能主要体现在企业师傅在特定情境中的行动参与,因此软技能所传递的隐性知识和隐性技能是不易传授的,但也不是不能传授,传授方式通常是师徒传授。

3.形成过程的层次性。

软技能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天赋层”“修炼层”“应用层”三个衔接递进的过程,在各个成长阶段,软技能的主体关注焦点和发展重心有所不同。天赋层软技能是先天形成的,并且在儿童早期阶段形成,家庭遗传和家庭教育影响最重要;修炼层软技能受家庭和基础教育影响较大,此外,情境化训练和激励约束机制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应用层软技能受情境化训练和激励约束机制影响最大,并且这类技能是在具体工作和具体行为中体现出来的,适合用学徒制来培育。

二、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软技能的可行性

从软技能形成过程来看,应用层软技能需要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或行为中体现出来,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获得。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形式和学习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在工作情境中“师徒相传”,为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提供了环境以及反复实践、交流合作的机会。

(一)现代学徒制情境化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提供了环境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融合起来的教育模式,注重“做中学”“学中做”,注重“工作体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教学场所与工作场所的结合。现代学徒制情境化教学是在企业真实的情境或高度相关的模拟情境下通过现代学徒制促使学生进行内隐性学习,習得态度、价值观等软技能。这里的真实情境是指以行动任务为主要目的和对象在真实生活中的情形、境况,包括具备所有要素的实际工作环境以及共同参与的实际活动氛围。[10]学生要依托以企业师傅分配的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情境,借助企业所提供的师傅、设备等资源,拥有与企业一致的目标和理念,积极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因此现代学徒制情境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软技能,利用软技能的可迁移性,学生可将所习得的软技能运用于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优势。

(二)现代学徒制学习方式为学生软技能反复实践提供了机会

现代学徒制使工学结合转向工学融合,使培养目标从操作能力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等核心素养拓展。由于软技能具有内隐性不易传授的特点,所以需要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即现代学徒制)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反复实践培养。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如融岗实践、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可以为学生提供反复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融岗实践到企业参观实习,在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中提升自身的软技能;可以通过轮岗实习,充分发挥软技能的适应性和可迁移性特点;还可以通过顶岗实习,在具体岗位实践中理解软技能的重要性,在反复实践中提升软技能,使学生的硬技能和软技能得到锻炼。

(三)现代学徒制的个体教学为学生交流合作提供了机会

无论是传统学徒制还是现代学徒制,学徒都是在师傅指导下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学习的。现代学徒制师傅不仅承担了传授技能的责任,还要承担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企业文化的传输。现代学徒制的个体教学主要是指师徒之间一对一的教学,但因软技能具有内隐性特点,师傅的一举一动对学徒软技能的培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个体教学中师傅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现代学徒制的个体教学中,企业师傅对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准备,且融入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等元素。企业师傅手把手教授学徒,在此过程中师傅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学徒进行沟通,提高企业师傅的教学效率;学徒在学习过程中与企业师傅共同完成实践操作,并可以随时提问、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现代学徒制使师徒形成学习共同体,为企业师傅与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软技能。

三、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软技能的路径

(一)企业——软技能融入学徒培训

1.软技能融入企业文化。

在培养学徒软技能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的教育主体必须承担其重任,将软技能融入企业文化。[11]首先,企业要加强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与软技能相关的价值观、态度和品质等企业文化的宣传;其次,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必须熟知自己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保持与企业一致的理念和目标,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并促进员工个人更好的职业发展。[12]让学徒能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激发学徒精神和价值层面的能力与素质。

2.企业师傅关注软技能传递。

企业师傅是现代学徒制中培养学生软技能最主要的师资力量,在现代学徒制中,师傅带徒弟一起工作,师傅与徒弟的关系比较亲密,亦师亦友,对于学徒软技能的培养来说师傅是最好的老师。企业师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言传身教、立德于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培养学徒的软技能。具体做到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耳濡目染来诱发学徒的实践创新意识,在工作生活中通过给予学徒高度的认可和关心来提高学生对工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3]企业师傅的工作能力、态度、言语表达和思维方式等对提升学徒的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软技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让学徒自觉努力成为软硬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软技能融入学徒考核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将从各方面对员工进行考核,在考核标准中融入对软技能的要求将有利于发掘员工的能力并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因此现代学徒制应结合企业或国家职业标准,创新学徒考核标准,将软技能融入其中,突出学校和企业在考核评价中的双主体地位,对学徒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首先,企业要为员工制定规章制度,为学徒制定实习规范,以此作为学徒软技能的考核标准,为软技能的培养创造条件;其次,企业应从学徒遵守企业工作作息时间、对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关注学生的工作态度是否认真负责,是否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自主创新、勤奋刻苦的工作精神。

4.搭建软技能传递网络平台。

以企业为主体搭建软技能传递网络平台,首先需要选取在各个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软技能传递网络平台,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促使学生与企业师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解决问题能力;其次需要结合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将提升学生软技能的理念贯穿网络平台研发的始终;再次需要在网络平台里设置一些与软技能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高度模拟的情境下进行软技能的内隐性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我提高、解决问题和创新等能力;最后因为软技能用途的普适性,软技能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同等重要,所以软技能传递网络平台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学习企业师傅的精湛技艺和行业人才的先进理论,提高学生自身的理论实践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软技能。

(二)学校——软技能融入教学资源

1.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出软硬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关教育教学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指导性文件,因此将软技能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是提升学生软技能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人才培養方案应在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由校企共同制定,有意识地在统筹规划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中融入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注重软技能的显隐性课程的开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软技能。

2.融入第一课堂课程。

随着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软技能已日渐受到重视,将软技能融入第一课堂课程将有利于学校和企业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先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时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个人发展需求,明确未来所从事职业所需的软技能,将软技能培养和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14]此外,在课程改革中需要增加软技能课程的占比,包括与软技能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接受软技能的相关训练。学校还要进行教学改革,软技能教学的师资应该包含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和软技能培训的专家等,对学生进行软技能教学的教师应根据软技能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切实提升学生的软技能。[15]

3.融入第二课堂活动。

借助校企合作将软技能融入第二课堂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课堂活动是在第一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为加强第二课堂活动建设,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与软技能相关的各类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软技能。具体包括在校内积极支持大学生社团工作,定期举办以软技能为主题的讲座、辩论赛、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软技能、学习软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学校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企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时间管理能力。[16]

4.融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软技能的要求,需要格外注意对学生软技能的评价,具体做到在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前,建立由院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评价主体构成的软技能多元评价体系。[17]在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应重点考查学生在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后对基本知识、专业技术和软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现代学徒制中教师个体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软技能的影响程度。因此,将软技能融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软技能的培养,以满足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Rosli Ibrahim,Ali Boerhannoeddin,Kazeem Kayode Bakare.The effect of soft skills and training methodology on employee performance[J].European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2017(4).

[2]Perreault H R .Editorial:What Makes the Soft Skills so Hard?[J].Delta Pi Epsilon Journal,2006(3):125-128.

[3]Nelson D B,Low G R.Emotional  intelligence:achieving academic and career excellence[J].Mind,2003(2).

[4]Tracy M. Kantrowitz.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Soft Skills Performance[D].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tlanta,GA,2005.

[5]Richard N B.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2012:a practical manual for job-hunters and career-changers[M].Berkeley,California:Ten speed press,2011:76-86.

[6]戴艳.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08-110.

[7]孙强,杨宇祥,柯熙政.工程人才软技能培养:时代需求与教育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80-84.

[8]熊通成,曾湘泉.关于软技能若干问题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5):8-12.

[9]徐鹏,李忠.高职教育中的默会知识传授[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55.

[10]才晓茹,邵路才.实践共同体:职校学生软技能习得的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9):93-96.

[11]吴婷.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载体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8(25):18-23.

[12]韩天学.缄默知识理论视域下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的角色定位[J].高教探索,2016(4):91-94,99.

[13]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27-32.

[14]何蓓蓓,谢莉花.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9(5):56-65.

[15]李智芳,闫广芬.高职毕业生软技能缺失的表现、原因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8(3):148-151.

[16]关冬梅.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37-38.

[17]李建荣,杨润贤,王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9(12):90-93.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