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飞地对移民文化身份建构的影响
2021-07-16阿伊努尔·阿卜杜热合曼
阿伊努尔·阿卜杜热合曼
关键词:文化飞地 文化身份 《砖巷》 第三空间
孟加拉裔英国女作家莫妮卡·阿里(Monica Ali)的第一部小说《砖巷》(Brick Lane)自2003年在英国出版后便获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地评论家的关注,并获得了许多文学奖项。在中国,这部小说在2003年被评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砖巷》以主人公孟加拉乡村女孩纳兹奈恩随丈夫移民英国后的人生轨迹为主线,揭示了孟加拉移民在英国社会中艰难而孤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虽然聚居在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塔村,孟加拉移民仍然无法融入到主流社会。为了在异国因文化差异、经济不平等、种族歧视等因素所造成的社会冲突中生存下来,孟加拉移民自愿或被迫构建他们的文化身份,而他们聚集生活的文化飞地“砖巷”为他们提供了精神上的避风港,并对孟加移民文化身份的建构有不可或缺的影响。
一.文化飞地
“文化飞地”通常是指在移居国城市地区由少数族裔移民聚集而形成的物理空间,而这种“移民聚集的地方往往会自发地形成一个独立于主流社会中心的边缘地带”。生活在与周围的大环境迥然不同的“文化飞地”的移民,通常来自于同一个族群,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在异国他乡努力营造属于自己的,独立于外界环境的生活空间,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一种归属感。著名的文化飞地有: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区“唐人街”(China-town)、犹太移民区(ghetto)、爱尔兰移民社区“爱尔兰城”(lrishtown)等等。生活在文化飞地中的移民,大多数是因战争等政治原因被迫迁移他国或者为了更好的就业、教育和生活条件自愿移民的族群或人群。虽然生活在异国他乡,但他们有着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家园的集体记忆、语言文字以及宗教信仰。在移居国他们更愿意认同自己原来的传统文化,但为了生存又不得不接受主流文化。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遭到文化身份危机。
小说《砖巷》中的“砖巷”位于英国伦敦东区,现在是以孟加拉移民为主的聚居区,也被称为“孟加拉城”(Banglatown)。除了孟加拉人开办的美食餐馆,砖巷还是伦敦流行文化的聚集地296-297。砖巷的街头艺术世界闻名。风格迥异的涂鸦点亮原本单调的街道,因此不少欧美流行乐队把这里作为音乐视频的取景地,而充满复古气息的音像店,服装和首饰店便是许多复古爱好者的好去处。因此,“砖巷”不仅提供了孟加拉文化和伦敦主流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场所,更是为孟加拉裔移民文化身份的建构创造了新的空间,即第三空间。
二.文化飞地——移民在移居国避风的港湾和心灵的慰藉
“文化飞地是殖民主义与本土文化冲撞造成的独特的物理一心理空间,也是被殖民者本能地在陌生环境中寻求自身安全,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一种空间形象。在这类特殊的海外文化飞地中,蕴含了某个特定民族或族群的空间意识,折射出某种文化传统内的人际关系、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拉什迪在其文集《想象中的家园》(“Imaginary Homelands:Essays andCriticisml981-1991,1992”)中指出,每一个离开自己的故乡来到新的国家的移民都会因失去自己原先拥有的身份和地位,接触新的语言,发现新的社会行为和规范等原因遭遇重重“破碎之苦。他们渴望尽快适应新生活,在移居国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接触与自己有共同背景的族群,延续自己的文化传统。为了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许多来自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移民聚集在一个生活社区,与邻居分享自己的传统文化,用自己的语言交谈,享受民族食物,交流关于家乡的信息。他们既不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也不认同当地的主流文化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被当地的文化所排斥,很难融人到其中。因此,他们建立自己的文化飞地,将自己的文化转移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把自己与外界环境隔离起来,形成与当地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岛”,以便释放生活压力,满足心理需求。
小说《砖巷》中孟加拉移民生活的文化飞地“砖巷”是他们在英国的家园,是孟加拉在英國的缩影。他们在这个“小孟加拉国”依然延续自己在家乡的生活方式。小说里的孟加拉移民刚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时,都会发现很难适应新国家的文化。他们常常会因巨大的文化差异而感到不适和困惑。除了焦虑和恐惧,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给他们造成许多障碍。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是语言。初来乍到的移民往往面临着语言沟通的障碍,这影响了他们快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能力。对刚到新国家就因语言不通变成“聋哑”而感到不知所措的孟加拉移民来说,“砖巷”是如保护他们不受遭遇的港湾一般的存在。小说中,大多数孟加拉移民不会说英语。虽然他们住在英国,但在他们的“文化飞地”里,他们仍使用自己的孟加拉语。除了语言,孟加拉女性依然穿自己的传统服装纱丽,每天在厨房里做的是自己民族特色的食物,隔三差四集聚在邻居家里“八卦”。如此看来,“砖巷”是孟加拉在英国的翻版,是孟加拉移民既可以依赖,又可以得到安慰的避风港。
三.文化飞地——移民文化身份建构的“第三空间”
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在《流亡的反思》(“Reflections 0n Ex-ile”,2000)中对流散族群在移居国的状况进行了诠释。在他看来,流亡者在移居国一直都是局外人:既不能因对祖国和传统文化强烈的感情无法逃离自己的过去,也不能因他们在新的国家所感受到的孤独、焦虑和挣扎而展望美好未来。为了能够被新的国家接受并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流亡者注定要对不同的文化有新的看法,并接受他们新的文化身份。
在小说《砖巷》里的孟加拉移民在英国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不同文化、宗教、语言及阶级差距导致他们在新的国家备受困难。对自己在英国社会的处境的沮丧感,遭受的种族歧视和排外,再加上对家乡的怀旧情结,导致孟加拉移民转向自己的故土,渴望重新找回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寻求精神上的保障和安慰。他们彻底放弃融入新的社会,拒绝接受主流文化,坚守着自己的孟加拉文化身份。还有一些移民在不断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下,逐渐意识到,如果他们继续被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所限制,他们将无法在英国生存下去。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选择放弃原有的文化身份,建立一个所谓的“统一的”英国文化身份。
对于文化身份的定义,英国文化研究家斯图尔特·霍尔(SmartHall)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2000)一文中提出“文化身份是是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霍尔认为一个固定的文化身份是不存在的,因为它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构建和杂交过程中。由于在一个新的国家生活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会有不断的碰撞和融合,因此仅仅追求一种“纯粹”的文化身份似乎是不可能的。不管是选择拒绝接受主流文化而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身份或者放弃自己传统文化身份,去追求“纯粹统一的”英国文化身份在如今多元文化并存的英国社会里不可能成功的。
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Homi Bhabha)在自己的著作《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0f Culture,1994")中提出来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在他看来,一种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他文化的影响,一种文化的特征或身份并不在于文化本身,而在于不同文化在交汇、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无形的空间[21215。这个空间像一个“楼梯井”(stairwell),而身份建构的过程就像走下楼梯,总是走动在居间的两极之间。小说《砖巷》中的“砖巷”是一个既不属于英国文化,也不属于孟加拉文化,而处于两者之间居问混杂的“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两种文化不断的碰撞和融合。“砖巷”作为孟加拉移民在英国创造的,与当地文化环境截然不同的文化岛,汇集了孟加拉移民在英国生活的大部分集体意象,包括语言文字、服装、宗教信仰、饮食、生活方式以及孟加拉族群性格特点和在英国文化适应与融入等方面。然而,“在这种以异质文化为背景的‘文化飞地中,以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形式保持原有的文化特性是不可能的”。文化飞地中被接受和延續的并不完全是孟加拉传统文化,它在移居国生活和两种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丢失了一些东西,掺杂了一些外国文化因素,因而完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随着外界的交流以及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因对家园记忆的模糊和对英国文化强烈的接受和认可,原来的孟加拉文化传统不断地被稀释,导致多种文化并存和融合的结果。小说中拉齐娅最开始是一个不会说英语,整天穿着纱丽,围着厨房转的家庭主妇。在家除了家务,她能做的就是照顾孩子和丈夫。但是后来因丈夫去世,不得不出去打工。因受到英国女性的影响,她剪掉自己的长头发,不再穿那些妨碍自己活动的长纱丽,穿着T恤和长裤,学习英语,最终成为一个事业型女性。纳兹奈恩的女儿莎哈娜身为第二代移民,从小就接受英国文化。她不关心自己的本土文化,反而崇尚西方文化,抵制孟加拉国文化,追求单一的英国文化身份。她穿着牛仔裤和T恤,不想穿传统的孟加拉服装。即使她父亲严格要求在家不准说英语,她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反抗着。从各个方面渗透进来的英国主流文化逐渐跟“砖巷”里依然延续的孟加拉文化碰撞,相互作用,在不断地磨合中走向融合。主人公纳兹奈恩为了在英国生存接受了部分英国主流文化,同时她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孟加拉文化身份。不同于她身边其他执着地保持自己的孟加拉文化身份,拒绝接受任何主流文化或者一味地追求“纯粹的”英国文化身份,从而放弃自己的孟加拉文化身份的移民,纳兹奈恩更倾向于将“砖巷”这个孟加拉社区的文化聚居地变成她的“第三个空间”,在这里构建一种动态的、混杂的文化身份。
四.文化飞地——移民“与世隔绝”的孤岛
文化飞地为初来乍到新的国家,因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种族歧视等原因无法融入到主流社会的移民提供了生活空间,并且让他们在新的国家安顿、适应及开始实现各自梦想迈出第一步。文化飞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它还是移民为了保持自己的传统和习俗的完整而建立了的文化空间,让移民在陌生的国家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心理空间。然而,文化飞地不仅为移民提供精神家园,也导致他们疏远移居国。由于他们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自己国家的翻版,移民往往选择坚守自己的文化,仍然按照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拒绝接受任何的改变,更不用说融入当地文化。
在《砖巷》中,阿扎德医生批评了他的同胞们的“回家综合症”。他认为他们从未真正离开过家。尽管他们的身体在英国,但他们的心仍在家里。他们在英国重建了孟加拉的村庄,继续以他们在家乡的方式生活,而不去尝试适应新的环境。拉齐娅的丈夫在英国生活了几十年,但他仍然认为自己是流浪他国的流亡者。几十年来他日夜工作,把赚来的钱全部捐给家乡的清真寺,有望一日回到孟加拉国。但他的妻儿因贫穷被迫使用二手商品。他还禁止妻子外出工作,强迫妻子和孩子们遵循孟加拉国的传统,不让他们接受西方文化。最后因长期工作和缺乏休息,死于一场事故。而小说里的男主人公查努最开始尝试过适应新的环境。他在孟加拉国接受过高等教育,刚到英国时他也渴望出人头地,在社会上拥有自己的地位。但是现实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美好。无论他多么高看自己,他依然没办法逃避歧视和残酷的现实。他努力工作几十年都没办想得到晋升。他尝试了开出租车,但觉得自己受到了客户轻视。最后不得不回孟加拉国。在英国生活的三十年,他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塔村,每天从自己的工作单位到家两地来回。在小说里有一次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出去观光,向公交车售票员说他住在两个街区后面的塔村,而这是他三十年来第一次去白金汉宫。查努虽然在英国生活了半辈子,但一直不愿离开自己的“小孟加拉国”,固守自己原来的文化身份,一味的崇尚自己的传统文化,当被残酷的现实打击感到绝望时选择理想化自己的故土而寻求精神上的保障和安慰,然而以失败而终。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文化飞地对有一些固守传统文化,抵制主流文化的移民来说是一个“保护”他们不受主流文化“浸染”的堡垒,是独立于外界不受任何“干扰”的孤岛。他们对自己文化传统强烈的认同感和一味的拒绝主流文化的渗透导致他们与外面的世界的疏远,一辈子都以流亡者的身份生活。
文化飞地作为移民在移居国建立的特殊空间,承载着各种文化内涵。在这个空间移民可以延续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得到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移居国主流文化的渗透,让单一的文化地理空间变成不同文化碰撞、冲突和融合的,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第三空间”。在“第三空间”,不同文化可以通过协商而得以共存,而移民可以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不断碰撞与融合建构自己新的文化身份。在如今多元文化背景下,混杂的文化身份可以帮助移民在新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