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骨”诗学观的审美特征
2021-07-16王赟
王赟
关键词:盛唐 “风骨”理论 诗学观 审美特征
自魏晋风骨以来,初唐时期至盛唐时期,“风骨”诗学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魏征对齐梁诗风的纠正,为“风骨”声律论的提出做出了铺垫;之后是“初唐四杰”发出“风骨”先声,诗歌中开始出现一种刚健之美;最重要的是陈子昂,他标举了唐诗“风骨”的明确方向,高举“兴寄”和“风骨”两条创作原则。由于国力的空前强盛,到了盛唐时期,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理想和信念,他们抛弃了建安风骨中的慷慨悲凉的情绪,这样就使得唐诗在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扬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饱满的情怀
盛唐时期的“风骨”,主要是指在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背景下,渴望建功立业的盛唐诗人在诗歌中创造出来的那种逼人的壮大的气势,情感是昂扬向上的,情调是雄奇豪壮的,偏向于凛然的正气之义,具有一种阳刚之美。殷瑶一直把“风骨”和“兴象”作为论诗重要的标准和圭臬,这种标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审美特色,而“风骨”诗学观也有其自身的审美特征。盛唐时期的“风骨”诗学观的审美特征之一在于其饱满的性情。
“风骨”问题从根本上看离不开性情。《文心雕龙·风骨篇》继《体性》之后,认为“语言端直,则风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盛唐之前,这种审美特征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陈子昂虽然大力提倡“风骨”,但他的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并不强,形象不够立体,性情也不够饱满。从陈子昂的《感遇》和《登幽州台歌》等作品可以看出其有“风骨”的特征,但是偏于理性,少了点性情的自然流露。而陈子昂之后的盛唐诗歌,则摆脱了这种弊端,具有饱满的性情,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盛唐诗歌中饱满的性情,在以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的诗歌中,都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李杜的诗歌中都浸入了自身浓烈的情感,风骨美是他们的诗歌重要的特点之一。李白的诗歌,都是在作者情感最激烈时所作,想象力丰富,感情充沛激烈,蕴含着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比兴手法被作者运用得得心应手,读者就很容易被其诗歌中壮大的气势和各种美好的意象所感染。《蜀道难》由景人情,气势挥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很险恶,但是读来却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句式错落有致,节奏紧凑,语言独到有力,内容由浅入深,诗人充沛的感情遍布其间。杜甫命运坎坷,几经起伏,身处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歌中饱满的性情更是明显,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留意和对人生的思考。人生的一次次剧变,颠沛流离,生死难料,杜甫的诗歌中倾注了自己浓厚的思想感情,或是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或是处境艰难的哀叹,或是对黑暗现实的揭露,这些都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的边塞诗歌,气势宏大,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他们的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多与军旅生活有关,而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们的思想更是独特,诗歌中都浸注了自己浓烈的思想感情,对将士们舍生取义、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歌颂和赞美,对平民百姓、战士家人苦等空房的同情与无奈,对统治者一味寻欢作乐、歌舞升平的批判与揭露等等。由此可见,盛唐诗人的诗歌中都洋溢着他们充沛的思想,饱满的情怀,因此极易打动读者,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盛唐诗人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风骨”美,这种“风骨”美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其饱满的情怀。
二.昂扬壮大的气势
除了充沛饱满的思想之外,盛唐时期的“风骨”诗学观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在于它的昂扬壮大的气势,这是盛唐诗歌独特的地方,与“魏晋风骨”有着很大的不同。
唐诗的“风骨”上承汉魏,它继承了建安文学的“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但是也有不同。建安风骨给人一种慷慨悲凉的感受,而盛唐时期的“风骨”就抛弃了建安风骨的这一特色,反而有一种蓬勃壮大的特点。建安风骨充满了悲凉悲壮的情调,亦有悲哀苍凉之情思,曹植和王粲等人的很多诗歌中就能让人明显读到感伤的思绪。而盛唐时期的“风骨”,则用自信代替了魏晋时期的感慨,用壮大代替了魏晋时期的悲凉之感,这种昂扬壮大的气势是盛唐“风骨”诗学观独特的审美特征之一。盛唐诗人的诗歌自信多于感慨,壮大多于悲凉,虽然偶尔有些怀才不遇的感叹,但总能很快消解,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盛唐诗人的诗歌中占主流的永远是昂扬向上的姿态与壮大的气势,诗人抒发着自己宏大的理想与抱负。此外,盛唐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他们的思想中充满着自信与乐观,热烈地向往着前去边塞,立下不世之功,名扬天下,于是盛唐出现了很多边塞诗歌,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建安“风骨”与盛唐“风骨”的这种不同有一部分原因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的。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来,世人的才情和自我意识就被压制,导致诗歌的发展受限,诗人难以避免诗歌中出现这种悲凉的情绪,因此建安时期的“风骨”观念就充满了一种压抑的感觉。盛唐时期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多元,科举制不断完善,外交频繁,国力空前强盛,世人的自信意识被唤醒,自信心也随之高涨,反映到诗歌中就是诗人奋发向上的壮大的气势。盛唐诗人的诗歌感情丰沛,想象力丰富,意象众多,大多充满了乐观自信的情感态度,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信豁达,对个人的前途充满极度的自信。诗人积极人世、乐观自信,渴望建功立业,再加上兼容并包的思想观念,使得盛唐时期的“风骨”充满豪壮之气。
三.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之美
在盛唐时期,“风骨”诗学观到达一个顶峰阶段。除了性情饱满、气势壮大之外,盛唐时期的“风骨”诗学观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之美,这种精神之美是崇高的。
李白就算是“天子呼”也“不上船”,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超然洒脱,不拘一格,具有浪漫主义的特征。跟李白交好的知识分子们大多欣赏他身上那种自由洒脱的独特气质,杜甫就曾经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诗歌中的“风骨”也体现了自由独立的精神之美,是一种崇高的悲剧美。杜甫关心民间疾苦,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是现实主义的生动典型。杜甫的诗歌有着自身的独特个性,刚劲坚挺,体现的美是崇高的,也是悲剧的。盛唐诗人的诗歌,无论是李白的浪漫主义,或是杜甫的现实主义,都体现了盛唐诗歌“风骨”独特的精神之美,崇高的美更能获得人们的敬畏。盛唐诗人的诗歌,读罢会有洗涤心灵的超脱感,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盛唐诗歌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其中一点原因就是盛唐诗歌中洋溢着无与伦比的精神之美,表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因而可以得到读者的共鸣。盛唐诗人诗歌中呈现的精神之美,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也与诗人的个性有关,盛唐诗人诗歌的主旨,总体上有着积极的态度,明朗的目标,诗人们眼光长远,放眼未来,这种思想漫及整个诗坛,由此产生了盛唐“风骨”诗学观另一独特的审美特征,那就是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之美。总之,盛唐时期的“风骨”诗学观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即饱满的情怀,昂扬壮大的气势和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之美,而它们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同指向了这一时期“风骨”独特的理论内涵。
盛唐时期,国力空前強盛、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外交频繁,使得唐代的士人学者对未来充满了乐观自信的理想和信念,从而抛弃了“建安风骨”中的慷慨悲凉的因素,使唐诗在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扬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品质和风格。
诗歌的“风骨”美,指的是一种刚健之美。“风”指的是诗歌中进发出来的气势,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骨”是支撑诗歌的语言。但是在实际的创作中,“风”和“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诗歌的文质并重,在盛唐时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陈子昂之后的盛唐,唐诗的风骨得到广泛的认同,士人学者们普遍把它作为品评诗歌的标准,当时的诗人们以“风骨”为傲,将诗有“风骨”来相互标榜,已经完全革除了宫体诗歌的弊端,“风骨”已经是公认的诗歌创作的总纲领。这种观点影响到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
盛唐时期的“风骨”诗学观,有着明显的审美特征。它对于魏晋风骨继承又扬弃,由悲凉到豪壮,由感慨到自信,情感热烈,有着饱满的诗情,昂扬壮大的气势和追求自由独立的崇高的精神之美也是建安风骨中所缺少的。盛唐时期的“风骨”诗学观,还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上承汉魏,下接晚唐。这是由于特定时代背景所导致的,盛唐时期国力空前强盛,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外交频繁,在此基础上,士人学者普遍存在着乐观自信的心态。所以盛唐时期的风骨诗学观是“风骨”理论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鼎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