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1-07-16谭圣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4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分母小题

谭圣坤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广大师生所期待的。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时刻都想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学习与实践,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谈谈我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看法。

一、根据学生实际学情、能力,分层确立教学目标

在备课阶段,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符合学生实际学情为大前提,类似分层教学,确立针对成绩上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譬如:在讲授“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这一内容时,我设立如下的教学目标:一是记住勾股定理内容,并会用它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成绩学困生);二是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赵爽弦图),掌握掌握勾股定理内容,并会用它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成绩中上学生);三是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赵爽弦图),掌握掌握勾股定理内容,并会用它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成绩优秀学生)。

这些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便于不同层次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做的好处可以令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集中时间、精力专注于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如学困生能够认清自己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记住勾股定理内容,并会用它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专注于利用勾股定理a2+b2=c2以及其它几个衍生出来的式子代入求值。

二、必要时,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乘方》这节课上,导入新课之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吧?它带给我们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很大的伤害,到今天,疫情还没有结束。大家知道新冠肺炎为什么危害这么大吗?就是因为它的高致病率和高传染性。假如我们不做任何防护措施,在人群当中有一个人感染了一种新型病毒,平均每轮感染一人,那么5轮后总共有多少人感染这种新型病毒呢?N轮后呢?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因为新冠肺炎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今后也可能长期存在。很多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有的说6人,有的说10人,有的学生说:1轮后变成2人,2轮后变成4人,3轮后变成8人,4轮后变成16人,5轮后变成32人,好像都是2的倍数,跟2有关的。在学生不同回答的争论下,自然地导出了新课《乘方》。而当课堂结束前,我再次提出前面的问题:5轮后总共有多少人感染这种新型病毒呢?N轮钟后呢?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有少数学生想到了对应的解题思路:21,22,23,24,25,2n。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三、使用简单实用的课件,借助简明扼要的微课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教学课件,令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可以令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更有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譬如,在《三角函数图像》教学中,老师特意做了一個小课件“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动画演示”,课件是用geogebra做的(如下图)。我们可以通过点击左下角的播放按钮,动画自动运行,函数图像根据ω值的变化而左右伸缩运动。我们也可以通过划动左上角那三条线,改变ω、A和Φ值,从而令得函数图像发生变化。

课堂中的课件演示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效果却很高,三角函数图像的变化与ω、A、Φ三者的值之间的关系一下子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反复播放是微课的一大优势,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要给学生留有“思维互动”的时间与空间

一节高效率的课堂,并不意味着这节课就必须要上得很顺。一般课堂上肯定要遇到或简单或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学生可以回答出来。譬如,在学习完《最简二次根式》这个知识后,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练习:

化简下列各式:(1)       (2)

(3)          (4)            (a>0,b>0)

前两题,学生根据刚刚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很快就算出了答案,但做到第3小题时,大家都陷入了困境,好像不知怎么下笔了。老师在教室里来回的走动,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还没发问,就有学生1问老师:老师,你第3小题是不是抄错了,按照你刚才教的方法,我可以把第1,2小题算出来,但算不出第3小题的?

老师:题目没错,你是怎么化简的?

学生1:我把分子分母同时乘    ,但最后发现分母变成3-     ,分母还是有根号,没有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这时,学生2插嘴:会不会是分子分母同时乘     -1呢?

老师:问得好!大家不防试试分子分母同时乘     -1,看看行不行?

学生3回答:不行的,我刚才已经试过了,如果分子分母同时乘    -1的话,分母就会变成(    -1)2,再把它展开,分母就会变成4-2    ,还是没有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老师:同学们有没发现第3小题的分母与第4小题的分母有什么不同?如果把它们摆在一起的话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什么?

学生3:老师,会联想到平方差公式

(    -1)(    +1)=(   )2-12=3-1=2

老师:那么分母还有没根号?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如果把第3小题的分子分母都乘(    +1),你会发现什么呢?

冷场了3分钟,学生3回答:老师,我知道了,如果遇到这种形式的化简最简二次根式题目,只要看看这个分母与什么式子能够凑成平方差公式,然后分子分母都乘以这样的式子就可以把分母中的根号去掉了。

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明白过来,老师很自然地把问题接过来,跟学生一起来探究怎样化简           或者             这种形式的题目……

像上面这样的教学片段,有“冷场”,让人觉得课堂不够顺。然而这样的“冷场”才是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所需要的思维互动的时间与空间,正是有了冷场的时间,我们的学生才能思考、讨论,思维才得以碰撞,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的数学课堂,可以没有对答如流,可以没有掌声,但不可以没有思维,没有思维互动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

五、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

以上提出的四个方面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正如《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能宣宾夺主,一定要把教师的教学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去,高效的课堂少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高效课堂,应该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交流中,参与到课堂的思维碰撞中,参与到课堂的合作探究中,参与到课堂的习题训练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能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一些看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这些看法能为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祖人松.浅议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2015.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分母小题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对勾股定理的三点看法
用勾股定理就对了!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