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策略
2021-07-16方志刚
方志刚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路上最好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路上最大的动力,将兴趣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无比轻松。小学语文的内容相对枯燥乏味,需要以兴趣为导向来提升教学效果,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主要在于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研究,提出相关的教学意见,供同行学习参考。
【关键词】兴趣培养;语文教学;兴趣激发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当代教育改革下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不要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学好语文这一门基础学科而努力,也为在今后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培养意义
小学语文学科是提升小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学科。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培养是传承历史文化,培养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意义重大。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是小学生产生积极的原因,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策略
第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新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其为小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意味着教师上课單向传输的方式将被彻底打破,为了应试而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消失不见。新时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自己,相比以前的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没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愉悦的氛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今的课堂教学充满着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使课堂充满了生机。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多鼓励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从而营造一种兴趣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容易被氛围所感染,即使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在氛围的带动下,也会产生特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腊八粥》一课中,学生感兴趣的部分是等粥和喝粥,让同学体会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展示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所以只有明确营造氛围的重要性,才能让学习的氛围发挥作用,带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合理安排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兴趣。采取机智灵活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方案,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把音乐和美术带进课堂,将音乐、美术的内容引入到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并且与之相结合。因为音乐和美术都有着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可以调动人的情绪反应。试想,如果课堂教学中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课文中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中的美韵,静听音乐中的弦外之音,这样的教学效果相较于教师的单向输出好上千倍万倍。例如,在学习古诗三首的《十五夜望月》一节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了形象的语言,有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学生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将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优美语言与画结合,再进行联想和想象,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课堂兴趣的效果。所以,将音乐、美术内容引入到教学中也不乏为一个增强语文课堂趣味的好方法。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好玩、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适时在课堂上与学生玩下游戏,游戏前要确定游戏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使学生专注地投入其中,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方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努力创新。课堂上,台上的老师就是学生的指挥棒,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依赖老师。正因为如此,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上课前需要认真备课,不放过每一处的细枝末节,熟记所讲的内容,课堂内容、课堂问题的设计也需要做到熟记于心,这样才能把控好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是做到指挥和引导的作用,在课后要通过提示、点拨、疏导、解疑等,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第四,增加语文课堂的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好奇心强,所以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照着书本上的文字念,这就让本来集中不了注意力的学生更加厌倦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其实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口才去传播文化、传授知识,因为口才是教师的资本。一名语文教师即使做不到出口成章,也要让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将知识与乐趣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适当地带动课堂气氛,幽默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好说话的腔调,语气要有抑扬顿挫,不要整堂课从开头到结尾都是一个音,这样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当然也要控制语速的快慢及声音的大小,如果语速太快,学生听不清楚,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也很难去认真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时,教师要幽默地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打破砂锅问到底”,追根求源,去找答案。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采取一个同学提问,一个同学回答,然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在教学中增加课堂的互动环节,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实现高效,加上教师运用自己的口才进行幽默、诙谐、抑扬顿挫的语言进行教学,很好地确保了学生听进去、听明白。
综上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小学语文老师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安晓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20(31):40.
[2] 李建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