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教育措施探析

2021-07-16曾小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1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有效措施小学语文

曾小云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因此利用整理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就蕴含了大量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好审美教育方式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学的优势,全面开展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有效措施

审美就是体会事物、作品的艺术美,审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条件反射式。对审美对象的美、色音等外部形式的美,刺激感官而产生的美感,这种美感不需要联想;二是直觉式。在观赏对象时,主体情感、联想等创造性活动在一瞬间融合所产生的美感,这是正常人的审美;三是有为而为式,是有目的性和品评能力的审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开展的就是第三层次的审美,以此挖掘教材文本中的美。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突显审美作用和价值,进而形成了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一、在古詩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运用合理有效的审美手段,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价值和学习的内涵,促进学生对古诗更深层次的欣赏和领悟,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在学习道路和生活实践上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例如,在教学《独坐敬亭山》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内容,根据诗词内容制作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动画内容,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尽”“闲”“唯有”等词所描述的作者孤独的感觉。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意境,指引学生“读”古诗,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诗词意境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要求学生在粗读中读准字音,生字查字典,生词查词典,要求学生注意多音字、多义字,并能“因境意义”“因义定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后要结合诗文背景,作者生平等材料,分析概括主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李白的孤独感。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品”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的艺术性,针对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将唯有改成只有行不行?”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点评。之后,教师详细为学生讲解诗词内容,这首诗词中,诗人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巧妙的语言结构和写作思路,赋予山水鲜活的生命力,写得非常生动。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不仅能让学生诗词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还能将诗词内容记忆的更加深刻。随后,教师为诗词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带领学生在音乐背景中进行大声、有感情地诗词朗读,以此加深学生对诗人孤独寂寞感情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审美、情感的角度理解诗词、学习诗词,使学生的审美品质得到提升。

二、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文章中文字的美主要体现在事物、人物的外表、性格。而通过体会文章中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对自身高度负责的境界美非常重要。当前的学生受挫能力较差,集体观念、奉献观念较弱。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书籍、相互交流,通过人物的外表、内心形象等,与本质进行对此,在对比、交流、分析的过程中感受事物和人物的美。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的过程中,文章中反复出现了三次“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的反复出现,不仅加强了小说的回环往复,让文章主题更加突出,还真实地反映了雨来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而“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句话,又在文章中起设么作用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联系,能体会到雨来热爱祖国、保卫祖国,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和意志。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我国的“汶川”地震事件,相关部门在地震发生之后,立即全力开展救援行动,组织实施救援作业,除专业救援队参与救援之外,还有当地的居民、地方应急人员参与其中。因地震发生比较突然,导致交通堵塞,救援工作难度较大。但是,他们依旧走在救援前线中,这是为什么?通过分析、讨论,与文章的雨来相比,学生体会到了抗灾救灾的第一线,意识到了舍己为人、将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的精神、品质,以此让学生体会文章人物的内在美,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

三、在口语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流,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堂,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对文章、知识的想法和见解。教师设计语言情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表达能力,以及生活情况,所创设的口语交流情境尽量要贴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熟悉场景中的亲切感,感受生活中事物和风景的美,促使学生更加自由豪放地交流、沟通。

例如,在教学《麻雀》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麻雀吗?你们觉得麻雀基本都是什么时候出现?”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非常积极地进行讨论、分析,这时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师可以趁着学生兴趣高昂的时候,为学生创设一个语言交流、描述场景。如:“今天清晨,教室中飞进了一直小鸟,这时班级中的教师与学生都在根据小鸟的外形猜测小鸟的种类,小明说……”根据这个对话场景,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将对话内容补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学生补全对话内容时,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播放合适的场景图片,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鸟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在学生语言对话结束后,教师为学生讲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思考文章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哪些与麻雀相关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重点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角度写麻雀的。通过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思路进行口语交流,审美教育也就从中得到顺利开展。

四、在写作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与阅读的地位同样重要,是抒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写作板块,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生活美、语言美。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认为写作比较难,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词汇积累量较少,无法利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因此,教师指引学生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帮助学生搜集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搜集、积累的过程中获取审美体验。

例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课文之后,教师在组织学生以“美景”为主题写作时,可以将文章中一些优美的词、句、段落引入在写作教学中,如“一路迎着溪流”“这些钟乳石、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这些语句不仅搭配得比较适合,还比较优美,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贯穿在整体的文章中,能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同时,文章中的这些词句能启发学生思路,能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进行高质量的文章创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更多的事物美、人物美、生活美、自然美、文学美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效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实现相关文件中提出的“陶冶爱美情趣”的目标,让学生受到思想美的陶冶,以审美的眼光、角度去看待事物和人物,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将审美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抓住美,在语文教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玲艳.微探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J].小学生(下旬刊),2021(5):28+30.

[2]彭锦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的教育结合方法研究[J].求知导刊,2021(13):8-9.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有效措施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