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7-16刘伟迪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库巴充血性醛固酮

陈 倩 刘伟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医院,新疆 昌吉 83180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为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泵血能力低下,心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导致组织和器官灌注不足,并诱发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根据病情的缓解,可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脏造成缓慢、持续损害,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以药物治疗为主,曲美他嗪为哌嗪类药物,可维持心肌细胞稳定,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血管紧张素受体具有一定拮抗作用,有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效果显著[1]。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9.47±10.78岁)和研究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9.25±10.3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相互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选用盐酸曲美他嗪片(南京正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803)口服,20mg/次,2次/d;研究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曲美他嗪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加以沙库巴曲缬沙坦片(瑞士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注册证号H20170363)口服,起始剂量为50mg/次,2次/d,随后缓慢增加药量至200mg/次,两组均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指标水平,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以上指标。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NT-proBNP、NE、ALD和AngⅡ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表 两组治疗前后各血清指标对比

3 讨 论

目前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以利尿、扩血管和强心等治疗为主,曲美他嗪为新型哌嗪类药物,可有效维持心肌细胞稳定,减少心肌细胞内膜损伤,保护受损的心肌细胞,并可有效减少钠、钙质堆积,进而有效缓解机体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功能[2]。沙库巴曲缬沙坦为复方制剂,由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共同组成,可通过抑制脑啡肽酶而发挥尿钠排泄、扩血管作用,并可阻断血管紧张素II,降低醛固酮的释放,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效果[3]。

血清NT-proBNP是反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标记物之一,可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可有效反映心脏功能;NE在调节机体心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程度相关;ALD为类固醇类激素,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ngⅡ为血管紧张素Ⅰ水解产生的多肽物质,可通过与血管紧张受体的结合引起机体血压升高、交感缩血管神经中枢紧张以及刺激醛固酮的合成释放等一系列生理效应。本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NT-proBNP、NE、ALD和AngⅡ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从分子层面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综上,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延缓病情进展。

猜你喜欢

库巴充血性醛固酮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芥末糖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探讨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