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鲜籽粒大粒蚕豆种质资源的引进及评价
2021-07-16李程勋李爱萍徐晓俞郑开斌
李程勋,李爱萍,徐晓俞,郑开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0 引言
【研究意义】蚕豆(Vicia fabaL.),别名胡豆、南豆、兰花豆等,豆科、豌豆属,是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1,2]。蚕豆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3,4]。大粒蚕豆(干籽粒百粒重超过160 g)粒宽而厚,具有高蛋白、高淀粉、低脂肪等特性[5],其外观良好、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6]。福建地区的大粒蚕豆品种单一,种植品种仍是传统的陵西一寸品种,缺少大粒蚕豆种质资源以供种植选择。因此,引进先进的大粒蚕豆品种对福建地区的蚕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蚕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7-9]、基因多样性[10,11]、蛋白多样性[12]、抗逆性[13,14]、抗病性[15,16]和栽培技术[17,18]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切入点】鲜有关于大粒蚕豆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引进10个目前我国较先进的春播型和秋播型大粒蚕豆品种在福建试种,并以陵西一寸品种为对照,通过农艺性状评价鉴定,以期为福建蚕豆优良品种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大粒蚕豆品种:日本大白皮、通蚕鲜6号、通蚕鲜7号、通蚕鲜8号、通09-110-1、通蚕鲜10号、青海1号、青海2号、青海3号、青海4号、陵西一寸,其中日本大白皮、通蚕鲜6号、通蚕鲜7号、通蚕鲜8号、通09-110-1、通蚕鲜10号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青海1号、青海2号、青海3号、青海4号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供,陵西一寸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 供。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2018年11月~2019年5月,试验设置于福州市连江县马鼻镇馆读村和闽侯县白沙镇林柄村,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均匀,中性至弱碱性土壤作为试验地,酸性土壤基肥可选用石灰进行调节pH值。每个品种小区面积18 m2(畦宽1.5 m×畦长12 m),每畦种植2行,穴距45 cm,每穴播1粒,每个小区约52株,每个小区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种植66个小区,采取随机完全区组排列。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或保护区,田间管理参照《大粒青 蚕豆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1.2.2 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 播种后分别记载蚕豆出苗期、分枝期、现蕾期等,于见花期、始荚期和成熟期考察株高、分枝数等,采收时统计百粒重、荚长、荚宽、籽粒长、籽粒宽等农艺性状。
物候期观测:播种期:种子播种当天的日期;出苗期:50%的植株幼苗露出地面2 cm以上的日期;分枝期:50%的植株叶腋长出分枝的日期;现蕾期:50%的植株顶部出现能够目辨的花蕾的日期;见花期:见到第一朵花的日期;开花期:50%的植株见花的日期;始荚期:50%的植株开始结荚的日期;采青期:70%以上的始荚结位的荚可以青食采收的日期;成熟期:70%以上的荚呈成熟色的日期;生育日数:播种第二天至成熟期的天数。
株高:随机选取10株,测量从子叶节到植株最高茎枝顶端生长点的长度,取平均值。
分枝数:随机选取10株,观测计数每株上的所有一级分枝数(包括主茎),取平均值。
荚长:随机抽取10个鲜荚果,测量荚尖至荚尾的直线距离,取平均值。
荚宽:随机抽取10个鲜荚果,测量荚果最宽处的直线距离,取平均值。
鲜荚每667 m2(下同)产量:随机选取10株,采收并称量其生产的鲜荚,换算成鲜荚产量。
出籽率:鲜籽粒产量与鲜荚产量的比值。
籽粒长:随机抽取10个成熟荚果,测量风干后成熟籽粒最长处的直线距离,取平均值。
籽粒宽:随机抽取10个成熟荚果,测量风干后成熟籽粒最宽处的直线距离,取平均值。
干籽粒百粒重:以风干后的成熟干籽粒为观测对象,参照GB/T 354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从清选后的种子中随机取样,4次重复,每个重复 100粒种子,称取每100粒种子的质量,取平均值。
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 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对蚕豆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不同蚕豆品种的生育期。表1可以看出出苗期和分枝期各品种间差异不大,从现蕾期后,青海1~4号各生育期均较其余品种提前,生育日数比对照提早27~29 d,而江苏的通蚕系列品种及日本大白皮各生育期与对照差异不大,生育日数比对照提前0~4 d。因此,与对照品种陵西一寸相比,青海1~4号在福建种植体现 为较早熟品种。
表1 不同蚕豆品种的生育期Table 1 Growth period of broad bean varieties
2.2 农艺性状
2.2.1 3个主要时期的株高和分枝数 对不同蚕豆品种在开花期、采青期和成熟期时的株高、分枝数进行测量统计。由表2可以看出青海的4个蚕豆品种株高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采青期青海系列品种的株高均高于100 cm,其中株高最高的青海2号,采青期高度达到147.83 cm,比对照高88.94%,而通蚕系列品种、日本大白皮及陵西一寸(CK)采青期的株高均小于100 cm,其中陵西一寸(CK)的株高最矮,仅78.24 cm;青海系列品种的分枝数较少,除青海3号采青期分枝数达到11.53个外,其余品种的分枝数均小于10个,其中青海2号的分枝数最少,在采青期分枝数为7.11个,比对照少34.35%,而通蚕系列品种、日本大白皮及陵西一寸(CK)采青期分枝数均大于10个,其中陵西一寸(CK)的分枝数最少,仅10.83个。可见青海系列品种采青期的株高高于陵西一寸(CK),分枝数除青海3号外均低于陵西一寸(CK)。日本大白皮和通蚕系列品种的株高和 分枝数都高于陵西一寸(CK)。
表2 不同时期蚕豆品种的株高和分枝数Table 2 Plant height and number of primary branches of broad bean varietie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2.2.2 不同蚕豆品种的鲜荚情况 观察不同蚕豆品种的荚生长状况,对荚长、荚宽、出籽率、单荚鲜重、单株实荚数等指标进行统计。由表3可以看出青海3号和通09-110-1的四粒荚和五粒荚占比较大,出籽率都超过了50%,其中青海3号的出籽率达到了55.70%,通09-110-1的出籽率达到50.53%。青海蚕豆品种的出籽率普遍较高,都超过了40%,而日本大白皮出籽率最低,仅有30.53%。出籽率排列顺序为:青海3号>通09-110-1>青海4号>通蚕鲜7号>青海2号>青海1号>通蚕鲜10号>通蚕鲜6号>CK>通蚕鲜8号>日本大白皮。
表3还可以看出,青海系列大粒蚕豆荚长较长,除青海4号外,其余品种鲜荚长度均超过13 cm,而除了通09-110-1外,通蚕系列品种、日本大白皮及陵西一寸(CK)的鲜荚长度均小于13 cm;青海
表3 鲜荚籽粒数占比率、荚长、荚宽、单荚重与株荚数表Table 3 Seed ratio, pod length, pod width, pod weight, and pod number of broad bean varieties
系列大粒蚕豆品种的荚宽均小于2.5 cm,而通蚕系列品种、日本大白皮及陵西一寸(CK)的鲜荚宽度均大于2.5 cm,其中通09-110-1的鲜荚最宽,达2.75 cm。
青海系列蚕豆品种的单株鲜荚数少于12个为10~12个,而除了通蚕鲜6号,其余通蚕系列品种、日本大白皮及陵西一寸(CK)的单株鲜荚数均超过14个,其中日本大白皮的单株鲜荚数最多,达到20个。
单荚鲜重方面,除了通09-110-1为41.60 g,比对照高26.91%外,其余品种的单荚鲜重均小于陵西一寸(CK)。其中日本大白皮的单荚鲜重最轻,仅有17.40 g,青海系列蚕豆品种除青海3号单荚鲜重为20.96 g外,其余品种的单荚鲜重均小于20 g,而通 蚕系列品种的单荚鲜重均大于20 g。
2.2.3 不同蚕豆品种的籽粒性状 对不同蚕豆品种的鲜籽粒长、鲜籽粒宽、鲜籽粒百粒重、干籽粒百粒重等指标进行统计。由表4可以看出所有品种的鲜籽粒宽度都大于1.5 cm,除日本大白皮外,其余品种的鲜籽粒长度都大于2.5 cm,籽粒长宽比为1.29~1.50。除了青海3号的干籽百粒重仅为151.81 g外,其余品种的干籽百粒重都超过160 g,其中通09-110-1、陵西一寸(CK)和通蚕鲜8号的干籽百粒重都超过了180 g,而通09-110-1最高,达到200.08 g。鲜籽粒百粒重与干籽粒百粒重相似,通09-110-1、陵西一寸(CK)和通蚕鲜8号的鲜籽粒百粒重超过300 g,通09-110-1最高,达到417.74 g。
表4 不同蚕豆品种的鲜籽粒长、鲜籽粒宽和百粒重Table 4 Seed length, seed width, and 100-seed weight of broad bean varieties
2.2.4 不同蚕豆品种的产量比较 对不同蚕豆品种的鲜荚产量和鲜籽粒产量进行统计。结果表5可以看出青海品种青荚产量400~450 kg,通蚕系列品种青荚产都超过550 kg,其中通09-110-1品种的鲜荚重和鲜荚每667 m2(下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产量达到1 200.58 kg,比对照高32.81%,通蚕鲜8号的鲜荚产量与陵西一寸(CK)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品种的鲜荚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陵西一寸品种。各个品种的产量排列顺序为:通09-110-1>CK>通蚕鲜8号>通蚕鲜7号>日本大白皮>通蚕鲜6号>通蚕鲜10号>青海4号>青海2号>青海3号>青海1号。
表5 不同蚕豆品种的鲜荚产量和鲜籽粒产量Table 5 Fresh pod and seed weights per mu produced by various broad bean varieties
通蚕系列品种、日本大白皮和陵西一寸(CK)的鲜籽产量均高于200 kg,其中通蚕鲜7号、通蚕鲜8号、通09-110-1以及陵西一寸(CK)的鲜籽产量高于300 kg,而青海系列品种的鲜籽产量为160 kg ~235 kg,其中青海3号的鲜籽产量232.12 kg超过了通蚕鲜10号和日本大白皮,各品种鲜籽每667 m2产量排列顺序为:通09-110-1>CK>通蚕鲜7号>通蚕鲜8号>通蚕鲜6号>青海3号>通蚕鲜10号>日 本大白皮>青海4号>青海2号>青海1号。
2.2.5 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对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产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表6,从表中可以看出,生育日数、单荚鲜重、荚宽、鲜籽粒百粒重与鲜荚产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分枝数、单株实荚数与鲜荚每667m2(下同)产量显著正相关,株高与鲜荚产量显著负相关。各性状与鲜荚产量的相关程度排序为:鲜籽粒百粒重>单荚鲜重>荚宽>生育日数>株高>分枝数>单株实荚数>荚长>出籽率。单荚鲜重、鲜籽粒百粒重与鲜籽粒产量极显著正相关,荚长、荚 宽与鲜籽粒产量显著正相关。
表6 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Table 6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yield related traits of broad bean germplasms
3 讨论
由于气候、土地等环境因素的不同,每个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一样,不同的品种体现出来的产量、百粒重、株高、分枝数等均存在一定差异[19-23]。徐东旭等[24]对国内外不同地区的637份蚕豆品种的18个农艺性状进行研究,推断出国内春性和冬性蚕豆资源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张红岩等[25]利用99对荧光SSR标记分析102份蚕豆品种,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春播型和秋播型蚕豆界限较为明显。本研究中青海属于蚕豆春播区,其蚕豆品种在福建表现为早开花、早结荚、株型高、分枝少,产量较低的特点,江苏和福建同属于秋播冬种区,江苏的通蚕系列品种在福建的生育期表现与对照陵西一寸较为接近,产量也较高,结果表明春播品种与秋播品种界限较为明显,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福建地区较青海地区温度高,因此青海品种在福建种植时发育快,生育期提前,生育日数较少,且营养生长过剩,生殖生长较弱,产量较低。
青海蚕豆品种虽然青荚产量较低,但由于其荚壳海绵体较少,荚壳较薄,使其出籽率较高,鲜籽产量大大提高,青海3号在福建种植,其鲜籽产量甚至超过了日本大白皮和通蚕鲜10号,可食部分产量较高。而日本大白皮虽然单株实荚数最高,但由于出籽率和单荚重都最低,使其鲜荚产量并非最高,鲜籽产量不仅低于对照陵西一寸和通蚕系列蚕豆品种,甚至低于青海3号。
本研究中生育日数、单荚鲜重、荚宽、鲜籽粒百粒重与鲜荚产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分枝数、单株实荚数与鲜荚每667 m2产量显著正相关,因此应选择秋播区的蚕豆品种在福建种植,在栽培上采取打顶促分枝,以增加分枝数来增加单株荚数,疏花保大荚从而提高单荚重等技术措施提高鲜荚产量。同时由于蚕豆各生育性状间存在较复杂的相互关系,在蚕豆选育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个性状,可以通过杂交选育将鲜荚重高、荚宽大、百粒重高等优异性状进行有效聚合,提高育种效率。
4 结论
在福建地区种植时,通09-110-1、通蚕鲜8号和对照陵西一寸的干籽百粒重超过180 g,属于特大粒蚕豆品种,通09-110-1的青荚每667 m2产量和鲜籽粒每667 m2产量都超过对照陵西一寸,且农艺性状的表现均较好,因此推荐通09-110-1在福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