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女大学生参与健身的因素分析①
——以乌鲁木齐市某高校为例

2021-07-16吐尔地卡尤木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意识体育

吐尔地·卡尤木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关心的问题,人的身体健康需要一定的健身运动。从广义上看,健身是指促进人体健康,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狭义上的健身指的是通过力量或有氧训练等方式实现减脂、增肌、塑形等目的[1]。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体质强健是他们学业成功的前提,是一生中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大学生健身意识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成才的一个重要标准。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健身意识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健身运动能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各种学习与精神压力。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要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目前,在高校大学生中女大学生占相当多的比例。因高校大学生的学业繁忙和学习压力大等原因,部分女大学生中存在健身意识不强和不重视长期健身运动的现象。部分女大学生除了参加每周的体育课之外,课余时间几乎不参加其他健身活动。这给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女大学生中出现身体素质不好,达不到学校体育测试要求的情况。

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终生体育意识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是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研究的中心课题[2]。关于女大学生健身方面,王翠翠、余刘勤、张静(2016)的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女大学生选择健身的原因是减肥塑身,爱美之心使她们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身材[3]。大学生未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高校对健身跑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和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是制约大学生健身锻炼的因素[4]。由于女大学生的爱美心理,女大学生比较喜欢健美操运动。大众健美操是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是我国高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5]。研究者提出长期进行大众健美操健身锻炼,可以起到塑形的作用,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型[6]。

在强调高校重视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了解女大学生健身观念和健身现状,找到影响健身活动的阻碍因素,对女大学生加强健身教育来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该文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高校女大学生健身现状进行调查,在调查资料的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女大学生健身动机、健身特点和影响因素。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该文研究对象是新疆乌鲁木齐市某高校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在校本科生。研究方法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该文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资料,问卷通过网上发放给选取的女大学生,共发放了215份问卷,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研究结果用SPSS17.0 来进行分析。为了更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某高校女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与健身现状,该文通过访谈法对坚持健身锻炼的6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她们对健身运动的认识、态度和学校在健身运动方面的条件等内容。该文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15日至3月15日之间。

2 女大学生健身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2.1 健身活动的认识

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的实际行为。如果大学生没有正确的健身意识,肯定会没有具体的健身行为。从表1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女大学生中,选择健身运动“很重要”的占45%,“重要”的占46%。可以看出大部分女大学生认识到了健身运动对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她们对健身有了主观的认可,认识到了健身运动是她们身心健康的基础。只有7.5%女大学生选择“一般”,1.5%的女大学生认为“不重要”。

表1 对待健身活动的重要性

2.2 自己身体素质的满意度

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取得良好成就的基础,如果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好,肯定会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从表2 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对自己身体素质满意的人数占了24%,基本满意的人数占了57.5%,不满意的人数占了18.5%。可以看出81.5%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满意。但是,18.5%的调查对象对自己身体素质不满意。

表2 对自己身体素质的满意度

2.3 健身活动的喜欢度

喜欢度调节着主体对体育项目或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7]。从表3可以看出,女大学生中“非常喜欢”健身的人数占36.5%,“喜欢”健身的人数占41%。总体上看,参与调查的女大学生对健身的喜欢度比较高,态度积极,对健身有较高的主观认识。选择“一般”和“不喜欢”健身的人数分别占了21.5%和1%,这一小部分女大学生对健身没有兴趣,这也可能是她们没有健身意识或爱好的原因。

表3 对健身的喜欢度

表4 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

2.4 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

健身动机是推动大学生健身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健身动机不仅能够激活大学生健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对大学生的活动具有激励与强化作用。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来自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及学校体育课程等方面的需求。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方面,选择“减肥塑身”的占51%,“增强体质”的占26%,“体能测试达标”的占13%,“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占6%,“认识更多朋友”的占4%。调查表明,她们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健身活动对促进女大学生体形健美、身心健康的作用。

2.5 参加健身活动的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见表5),20%的女大学生通过学校体育课的途径参加健身活动,7.5%的女大学生以社团活动的途径参加健身活动,18.5%的女大学生以健身房的途径参加健身活动,48.5%的女大学生以自主锻炼的途径参加健身活动,选择其他途经的女大学生占了5.5%。可以看出,48.5%的女大学生具有自主锻炼的意识。

表5 参加健身活动的途径

2.6 健身活动项目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女大学生在健身活动项目的选择上选择人数最多的排序是跑步、瑜伽、健美操、力量训练、舞蹈。跑步、瑜伽、健美操等项目深受女大学生的青睐。跑步、瑜伽、健美操等项目具有对场地要求不高、动作优美等特点,是女大学生在参加健身活动时优先的选择。这种情况可以反映出女大学生的特质,她们比男生更注重体育活动中对身体美、娱乐休闲、时髦项目的追求。

2.7 健身活动场地的选择

健身场地是健身活动的必要条件,合适的健身场所是女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基础。调查案结果显示(见表6),35.5%的女大学生选择在学校运动场进行健身活动,29%的女大学生选择在校外健身房参加健身活动,因为健身房器材比较齐全,健身方式也不受限制,这能给女大学生提供比学校更好的健身条件,25%的女大学生选择在宿舍进行健身活动,10.5%选择在其他地方进行健身活动。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选择出行方便在校内运动场参加健身活动。经过访谈,有女大学生表示,校内没有健身房,只能在学校运动场上进行健身活动,建议学校校园里开设健身房。

表6 参加健身活动的场地选择

2.8 课外时间的安排

从表7可以看出,女大学生课外时间的安排上,选择课外时间健身的人数占了32.5%,选择学习的人数占了15.5%,上网或打游戏的人数占了17.5%,逛街的人占了12%,休息的人数占了18.5%,其他占了4%。可以看出,利用课外时间健身的女大学生人数还是不多。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多组织一些健身娱乐相关活动,结合娱乐与健身来提高女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表7 课外时间的安排

表8 每周参加健身活动的次数

表9 参加健身活动的时间段

2.9 每周参加健身活动的次数

女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意义不能只停留在态度、理解和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要投身于体育健身实际活动。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次数来可以评价大学生体育行为的表现。女大学生在每周内参加健身活动的次数中可以看出她们是否有良好的健身意识和习惯。这次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实际行为不太乐观。从表8可以看出,每周参加1~2次健身活动的女大学生人数占了39.5%,每周参加3~4次健身活动的人数占了35%,4次以上的人数占了15.5%,0次的人数占了10%。这说明女大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人自觉参加健身活动的意识不太强,课外健身时间较少。

2.10 参加健身活动的时间段

从9可以看出,44%的女大学生选择在晚上参加健身活动,21%的女大学生选择在下午参加健身活动,20.5%的女大学生早上参加健身活动,14.5%的女大学生选择在任意时间参加健身活动。可以看出,多数女大学生选择在晚上参加健身活动。

3 影响健身的主要因素

3.1 健身意识不强,健身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刻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平衡发展,健康的身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人的意识和思想观念支配人的行为。调查中可以看到,女大学生中不喜欢健身,甚至每周一次也不参加健身的学生数量占一定的比例。高校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如果女大学生没有抓好健身,可能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加强健身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可以提高免疫力和记忆力。健康的身体是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如果没有抓好身体锻炼,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调查中对健身意义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女大学生占9%。对学校举办的体育活动不参加的女大学生占21%。可以看出,该校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入。

3.2 校内运动设施不足,健身条件不太好

校内运动场所和健身设备也影响女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调查结果显示,30.5%的女大学生满意学校的运动设施和开放情况,43.5%的女大学生表示基本满意,21%的女大学生表示不满意,5%的女大学生表示无所谓。访谈中女大学生们希望学校健身条件方面要进一步改善,创造良好的健身条件。调查结果表明,59%的女大学生希望学校改善运动场地,68.5%的希望学校在器材方面做好改进。36.5%的学生认为健身方面受到场地和器材的限制。调查说明学校运动设施和开放情况在促进女大学生健身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作用,改善健身条件可以给女大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健身环境。

3.3 体育课程中女生追美需求体现不够

体育课是女大学生参加健身运动的重要途径和掌握自主锻炼知识的基础。调查结果表明,20%的女大学生通过学校体育课的途径参加健身活动,48.5%的女大学生以自主锻炼的途径参加健身活动。体育课程内容要着重培养学生体育爱好和自己独立健身的能力,同时要充分考虑现代女大学生的追美需求,课程内容中要适当增加相关内容。40.5%的女大学生希望学校在体育课程方面做些改善,要提高体育课内容的多样性,不断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热情与积极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加强体育教育,增强健身意识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要全面发展。高校要通过体育教育来提高女大学生的健身认识,增强健身意识,让女大学生深刻理解健康的身体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健身锻炼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女大学生没有做好健身,会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通过体育课程给女大学生灌输“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

4.2 加强健身指导,养成健身习惯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制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缺乏专门指导和缺乏科学的锻炼知识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高校要结合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要求,培养大学生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积极作用,可以用新媒体来宣传关于健身的相关知识和推广科学有效的多种健身方法。高校通过体育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运动项目技能,着重培养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要充分地激发女大学生对健身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女大学生在校园健身的积极性,充分满足女大学生对“美丽身体”与“健康身体”的追求,改善“认识度高、参与度低”的现实。

4.3 建好健身场地,完善健身器材

乌鲁木齐的天气多变,寒冷天气比较多,这种实际情况对室外运动和健身的影响非常明显。高校室内运动场地条件和健身设备会直接影响女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女大学生选择在距离比较近和比较便利的学校运动场进行健身活动。学校场地和器材不足是影响女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要针对乌鲁木齐冬季和春季的气候特点建好室内外健身场地,为所有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健身条件。要加大资金投入,给健身场地配备相应的健身设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配备现代高科技健身设备来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良好的健身场地和健身设备来吸引女大学生,培养她们的健身意识,养成健身习惯。

4.4 加强健身宣传,丰富健身项目

女大学生健身活动项目多数以简单的跑步等单一项目为主。缺乏专门指导和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利用现代媒体的积极作用,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或者校园广播站等平台宣传关于健身的相关知识和推广科学有效的多种健身方法,同时还可以举办各类健身知识讲座,使女大学生更深入了解健身运动知识,充分地激发女大学身对健身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女大学生在校园健身的氛围。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意识体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锻炼
新发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我们的“体育梦”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