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以上偏颇体质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的临床体会
2021-07-15王飞飞李芳芳
王飞飞 张 明 李芳芳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东华门卫生站,北京 100006
中医对偏颇体质老年人的认识全面,认为与其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有关,但未发展为疾病,处于疾病发展进程性阶段,有疾病倾向性,也会影响疾病发展与转归。中医认为体质因素与身体健康状况有明显相关性,因此从中医体质角度施以健康管理,预防各种疾病发展意义重大。本站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对41例65岁以上偏颇体质老年人施以中医健康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社区82例65岁以上偏颇体质老年人作为观察对象,体质辨识结果为8种偏颇体质,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肝肾功能严重损伤与精神意识障碍、临床资料不全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2组各4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71.3±4.2岁;男性20例,女性21例。研究组年龄平均72.7±3.6岁;男性19例,女性22例。基线资料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O.05,两组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管理,包括中医体质辨识与社区健康宣教等。研究组接受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如下;
1.2.1中医体质辨识 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1.2.2中医健康管理 涉及以下几方面;①健康宣教:根据体质辨识结果与理解能力等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体质调理宣教。利用线上及线下进行宣教活动,通过播放视听材料与宣传栏及亲身示范等途径宣教。宣教内容以四季体质养生为主,包括季节养生与慢性病防治等,宣教时间控制15-30min。做好患者及家属解疑答惑、信息咨询等服务工作,做到有问必答,语言言简意赅且通俗易懂,纠正患者错误治疗观念与态度,促使其主动遵循健康生活方式。②中医特色保健指导:涉及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根据四时变化,以中医因时制宜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养生总体原则。在情志调摄方面,倡导乐观向上的心态,可依据体质特征予以乐曲推荐;在饮食调养方面,根据患者体质特征与疾病情况,制定因人制宜的饮食计划,通过辨体施膳给予药膳或食谱推荐;在起居调摄方面,深入了解患者起居情况,根据体质特征给予起居建议;在运动保健方面,根据体质特征推荐运动健身项目,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在穴位保健方面,依据患者体质特征推荐选穴,明确定位并进行操作指导。③医患沟通:中医健康管理方案利于整体疗效提升,但在漫长的自我调护管理期间对患者依从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患者明确掌握自我调护方法,要求医护人员掌握艺术沟通技巧,通过有效沟通提高方案展开频次与管理成效。鼓励患者间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自我调护经验,缓解不良情绪的同时,提高对方案的认可度与自我管理水平。
1.3观察指标 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整体疗效,痊愈是指偏颇体质症状消失幅度超过80%,再次体质辨识为平和质;显效是指偏颇体质症状减轻幅度超过50%;有效是指偏颇体质症状减轻幅度超过30%;无效是指症状未达到上述标准。评估患者遵医行为,评定标准中完全依从是指听从医护人员嘱咐,主动配合医患合作;部分依从是指时常听从医护人员嘱咐,大部分配合医患合作;不依从是指不配合医疗工作展开。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比对照组高(78.05%),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临床疗效比较(n,%)
2.2遵医行为 研究组遵医嘱依从率(90.24%)高于对照组(65.85%),P<0.05;如表2所示;
表2 依从性比较(n,%)
3 讨 论
中医体质学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征与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应用于指导疾病预防与诊治、康复、养生。体质类型主要包括平和、气虚、气郁、湿热、痰湿、特禀、血瘀、阳虚、阴虚。65岁以上偏颇体质老年人的平和质占比大,其次为阳虚与气虚体质。随着年龄增加,自我调节功能弱化,从而处于亚健康状态[1]。加强中医健康管理,贯彻落实治未病的现代医疗服务理念,通过饮食运动等辅助疗法干预,可有效通过良好生活方式改善体质。健康宣教活动能够提高患者认知度,促使其主动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四季养生与慢性病防治的依从性[2]。加强养生内容宣教指导,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实现中医健康管理作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除此之外,应当加强医患沟通与健康跟踪,督促患者高效执行四季养生指导内容[3]。
综上所述,中医健康管理能够提高偏颇体质老年人的整体疗效与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