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疗效观察分析
2021-07-15于党杰
于党杰
新泰市人民医院,山东 新泰 2712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心内科中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乏力、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不良,严重者还会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及心功能受损等情况[1]。临床较常采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但此药在治疗心律失常等病症时常表现为应用受限,通过进一步探究表明,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本次探讨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通过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36例,女性占14例,年龄为24~70岁,平均年龄为(51.9±12.3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占35例,女性占15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52.36±11.5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未采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停止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5个半衰期以上。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稳心颗粒治疗,每日服用3次,每次5g,持续用药6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量心率、血压,并通过多普勒检测心脏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并依据美国胸科协会中的“6min步行指南”(6MWD)内容对患者进行试验操作;并观察24h动态心电图,结合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其中显效:心律失常消失至90%以上;有效:心律失常减少至50%以上,无效:心律失常发作无变化。
2 结 果
2.1两组心功能及血压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LVEDD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而6MWT、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压指标变化对比
2.2两组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占总例数的9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0%,二者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213,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n(%)]
3 讨 论
近年来,临床中患有肺心病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临床用来治疗该病的药物通常选择胺碘酮,尽管胺碘酮能很好地控制室性心动过速和维持窦性心律,但对于心脏外不良反应较为严重,若长期采用此药物治疗还会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造成肝酶升高以及中心功能异常等。通过联合使用稳心颗粒,可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稳心颗粒属于中成药物,其包含的有党参、三七、琥珀、甘松等,功效主要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镇静安神等作用,对于不同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稳心颗粒还能改善血液流通,抑制多种离子通道,与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传统西药相比,稳心颗粒对血压,支气管平滑肌和甲状腺功能无影响[2]。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明显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快速恢复心功能,临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