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调查中的适用性分析

2021-07-15杨展左满芳王艳

军事护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力指南处方

杨展,左满芳,王艳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护理系,新疆 石河子 83200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为我国糖尿病患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严重威胁和危害居民健康。研究[1]表明,充足的体力活动有利于T2DM患者改善生理、心理状态和相关生化指标。体力活动是指通过骨骼肌收缩耗能,从而产生的一系列形式的身体活动,最常借助问卷调查法对体力活动水平进行研究[2]。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long,IPAQ-L)于2004年由屈宁宁等人[3]汉化,并在T2DM患者的调查中显示重测信度和效度均较好[4]。鉴于体力活动对于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2012年我国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为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推荐了运动处方标准[5]。本研究旨在应用IPAQ-L调查T2DM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同时将IPAQ标准与《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运动处方推荐量进行比较,探讨IPAQ-L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情况及水平的适宜性,以期为有效干预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8年10-12月,由石河子市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通知其所辖社区的全部T2DM患者到其所在社区医院或卫生服务站进行血糖、生化指标的检测,在患者等待检测前或检测完毕后,经知情同意后便利抽取并最终纳入299名T2DM患者进行体力活动调查。纳入标准:(1)符合WHO的T2DM诊断标准[1];(2)本地常住人口(全年在石河子市居住6个月以上)、年龄≥18周岁、已建立社区电子健康档案;(3)无影响体力活动的运动系统疾患或其他严重内脏疾病,可独立行走;(4)能正确理解并回答问题的患者;(5)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项调查。排除标准:(1)首次诊断患者;(2)因运动系统或其他疾病,不宜活动的患者。既往研究文献[6-8]显示,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不足者在16.01%~20.9%之间,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取α=0. 05,δ=5 %,得最低样本量,并考虑20%无效问卷,得出样本量约为250~305。本研究调查310例,最终纳入299例患者用于研究。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 调查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在职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和疾病相关资料(如病程、并发症等)。

1.2.1.2 IPAQ-L IPAQ-L[9]共包含27个条目,调查研究对象的休闲娱乐、家务活动、交通方式、工作等4方面的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每类均包含高、中、低3种强度的体力活动,且每一项均需填写患者活动的天数及每日运动时间,并据其主观感受,填写其在过去7 d中的体力活动情况。IPAQ体力活动评价标准[9]中包括高、中、低3个水平,计算个体每周从事某项体力活动水平的公式为:该项体力活动对应的代谢当量(metablic equivalent,MET)赋值×每周频率(d/周)×每天时间(min/d),其中:满足各类高强度体力活动合计天数≥3 d,且每周总体力活动水平≥1500 MET-min/周或3种强度体力活动合计天数≥7 d且每周总体力活动水平≥3000 MET-min/周为高等;满足每天至少20 min的各类高强度体力活动,合计≥3 d或每天至少30 min的各类中等强度和/步行类活动,合计≥5 d或3种强度体力活动合计≥5 d,且每周总体力活动水平≥600 MET-min/周为中等;没有报告任何活动或报告了一些活动,但是尚不满足上述高等、中等分组标准为低等。本研究将达到高、中等体力活动水平的患者归为达标人群。

1.2.1.3 《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运动处方推荐量 2012年,我国发布了以糖尿病患者为主体的运动指南《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10],该指南结合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特点,指出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为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低于20 min,同时指南指出患者应坚持 “由少至多、由轻至重、由稀至繁、有周期性、适度恢复”的运动原则,合理计划并参与运动。本研究中将《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运动处方推荐量作为判定T2DM患者体力活动运动水平的参照,将患者活动达到中等强度、每周运动≥3次且≥20 min/次认定为达到推荐量,以此将患者划分为运动达标组和不达标组两类。

1.2.2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前调查人员进行培训,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收集过程中,采取一对一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均由调查员填写。对患者的回答尽可能使其仔细回想并给出相对准确的运动频率和时间,给予患者充足的答题时间。问卷收回时对调查表进行审核,在发现逻辑错误、填写错误或不完整问题时,请患者及时改正或补充调查,以保证数据客观准确。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99份,有效回收率为96.45%。

2 结果

2.1 T2DM患者的一般资料 在本组患者中,男129例(43.1%),女170例(56.9%);≤44岁15例(5.0%),45~59 岁50例(16.7%),以60岁以上患者居多,占78.3%;在职患者相对偏少,仅有59例(19.7%),退休/无业的患者240例(80.3%);有199例(66.6%)患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

2.2 T2DM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 结果显示,T2DM患者的总体力活动水平为2079(786,3612)MET-min/周。在4种类型的体力活动水平中,活动量贡献最大为休闲相关的体力活动,水平为890(17,1656)MET-min/周,其次为交通出行、家务劳动、工作相关的体力活动;3种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中,以低等强度体力活动为主,其每周用时为420(63,1260)min,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T2DM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描述(n=299)

2.3 IPAQ评价标准与中国指南标准评价T2DM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比较 根据《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运动处方推荐量评价T2DM患者体力活动,结果显示,51.5%的患者达标,48.5%的患者未达标;根据IPAQ标准,体力活动水平处于低等水平的患者占26.8%,73.2%的患者体力活动水平达标(其中43.1%的患者达到中等水平,30.1%的患者达高等水平),具体详见表2。IPAQ标准和《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推荐量在评价T2DM患者体力活动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72,P<0.01)。

表2 T2DM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达标情况[n(%)]

3 讨论

3.1 IPAQ调查T2DM患者体力活动情况的优势 IPAQ问卷作为目前公认有效且被广泛使用的成年人体力活动测量问卷,是调查体力活动的普适性量表[12]。体力活动包括与娱乐休闲、工作、家务、交通出行等相关的任何身体活动[2]。IPAQ-L调查涵盖上述4个方面活动及3种活动强度,亦可用于T2DM患者的日常生活体力活动;其信效度也被证实能够运用于T2DM患者体力活动调查[4]。本研究299例社区T2DM患者中,总体力活动水平为2079(786,3612)MET-min/周,通过对每周花费在不同强度体力活动上的时间来看,被调查人群主要以低等强度体力活动为主;73.2%的患者达到IPAQ标准。裴丽等[6]、左满芳[7]、彭莉等[8]调查显示,T2DM住院患者体力活动达标率分别为79.1%、83.9%和81.4%,均高于本研究。考虑本研究中患者病程普遍≥5年且多合并并发症,应对疾病的疲倦期相应高,影响其活动意愿及活动能力。在本研究中,休闲娱乐类体力活动对总体力活动量的贡献居第一位,与既往研究[7,13]结果一致;工作类体力活动对总体力活动量贡献最小,与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主体进行调查的研究[14]结果类似。分析原因为,本研究所调查患者80.3%为不在职,所以工作类体力活动水平最少;且78.3%的研究对象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有充足的闲暇时间用于休闲活动。

3.2 IPAQ标准与《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运动处方推荐量的比较 IPAQ标准主要针对包括健康人和患者等在内的成年人群体,满足中等及以上体力活动水平即为达标,因此对于活动强度的要求相对不突出。而《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标准更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强度有明确的要求,即中等强度活动[1]。另外,《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运动处方推荐量要求以有氧运动为主,而IPAQ-L问卷中未对其进行强调和体现,这亦为二者差别。本研究证明,按照《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运动处方推荐量,51.5%的T2DM患者达到标准,有48.5%的患者体力活动的水平没有达标;而根据IPAQ标准,73.2%的患者体力活动水平达标,26.8%的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未达标。两种标准在评价T2DM患者体力活动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即便是被IPAQ体力活动评价为“高等”或“中等”的部分患者,也并未达到《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运动处方要求。这说明IPAQ标准在评价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水平上与《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运动处方要求有差距,需要结合患者的日常活动具体情况,判定其体力活动水平是否达标。

综上所述,针对两种评价方法中患者体力活动运动不足的情况,建议T2DM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运动,尤其是老年患者,可采取一般生活运动进行补偿性运动,或借助中医传统功法中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进行群体化运动方式[15],提高其体力活动运动的意愿与积极性,从而改善其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生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运动方式指导应据其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方式,在30~60min/次的条件下,可以慢走、关节伸展等为主,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整理活动如进行5 min左右的散步、自我按摩等[16-17]。

猜你喜欢

体力指南处方
人间处方
指南数读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处方
人类的收留
加油!
水下作战用啥枪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