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信息集锦
2021-07-14
穷物理
西侯度遗址年代距今243万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王益人研究员与南京师范大学沈冠军教授、美国普度大学达利尔·格兰杰教授、南非金山大学凯瑟琳·庫曼教授等人合作的论文《西侯度遗址26Al/10Be等时线埋藏年代:中国北方最早人类聚居地的证据》在法国《人类学》杂志2020年第11期上发表。此项研究,对近年来在山西芮城西侯度两个旧石器时期遗址点采集的样品,进行铝铍同位素比值埋藏测年分析,表明西侯度遗址的同位素年龄为距今约243万年。(山西日报新媒体微信)
加勒比人口史上经历过两次移民潮
《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欧洲人到达加勒比地区之前,已有人类在两次大的移民潮中定居于此。哈佛医学院的David Reich及同事分析了174名加勒比地区先民的基因组,利用这些数据和其他公开的数据来研究古代人口的规模和迁移情况。大约在3000年前,加勒比地区已经有来自中美洲或南美洲北部的人定居,并带来了石器技术。这些人的基因基本上被第二波移民所取代,后者从南美洲东北部经小安的列斯群岛进入大安的列斯群岛,至少在1700年前到达加勒比地区。这些后来的人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其特点是陶瓷的应用和农业经济。早先的估计表明,在欧洲殖民化之前,有几十万或几百万人生活在加勒比地区,但是这项最新研究表明,总体人口规模要小得多,只有几万人,他们的遗传保留至今。(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知文明
中国北方黍粟农业如何起源:生态环境和人类行为共同驱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和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认为,不断好转的自然环境生态背景和早期人类的持续管理或栽培行为,共同驱动了中国北方地区以黍粟为代表的旱作农业起源。研究团队基于稳定碳同位素、花粉、炭屑以及高精度放射性碳测年等多指标记录,对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万至7000年)东北查海遗址农业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收集目前已发表的碳同位素和考古学数据,论证了全新世(距今1.17万年以来)期间中国北方的区域C4生物量(C4植物的相对百分比,可指示自然生态环境背景)与黍粟为主的C4农业历史的相互关系。(孙自法,中国新闻网)
安第斯山脉考古新发现挑战“猎手是男性”传统观念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考古学家Randy Haas团队在秘鲁南部高原海拔3925米的Wilamaya Patjxa遗址埋葬坑中发现了6具人类遗骸,有两个人用石器埋葬,其中一人年龄在17—19岁,随身携带了4个弹丸,这些弹丸可能附在狩猎用的短矛上,还有几个切割刀片,以及可能用于处理兽皮和肉类的刮刀工具。坑里还有安第斯鹿和骆驼,比如小羊驼和驼鹿的骨头碎片。亚利桑那大学生物考古学家Jim Watson注意到遗骸骨头又细又轻,研究后确认被狩猎工具包围的遗骸为女性,这对长期以来“猎手是男性”的认知提出了挑战。她的存在让研究者重新检查了美洲其他古代墓葬的报告,发现了另外10个带有弹丸的女性墓葬,她们可能也是猎人。俄克拉荷马大学诺曼分校考古学家Bonnie Pitblado说:“这项新发现传递的信息是,女性一直都有狩猎的能力,事实上她们也曾经狩猎过。”一直以来,盛行的“男猎人假说”认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男人狩猎,女人采集,而且这些性别角色很少改变。(《中国科学报》2020年11月6日)
争膺天命:北魏华夏天神祭祀考论
华夏郊天礼是北魏膺承天命与彰显正统性的重要仪式。道武帝通过行华夏即位礼与郊祀礼来彰显正统性,与十六国无本质区别。天兴初年设立的郊祀制度与郑玄礼说并不完全契合,且明显有异于两晋十六国所从王肃“郊丘合一”说,传达出与东晋争衡的明显姿态。孝文帝依托郑玄“郊丘为二”说改定郊祀制度,实现郊祀礼由有司摄事到皇帝亲祀的转变,并废止西郊郊天的鲜卑旧礼,最终确立华夏郊天礼的独尊地位。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通过行圆丘祭礼宣示天命在魏,与南朝争夺正统的态势臻于极盛。北魏正统观念主要表现出仿魏承汉与承继西晋两个面向,其郊庙制度更近于曹魏明帝景初元年以后之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北魏超越两晋南朝、直追曹魏的心态。(赵永磊,《历史研究》2020年第4期)
读天下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石器时代考古又获重要新发现
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内蒙古后城咀石城基本确定了由瓮城前通道、瓮城壕沟、瓮城、瓮城城门、城门组成的半月形防御体系,其瓮城是中国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具备完整防御体系的瓮城遗迹,将马面、瓮城的出现年代提前至龙山时期,该城门结构特征在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中尚属首次发现,为研究河套地区龙山时代与中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考古学材料。山东岗上遗址是海岱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时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随着高等级墓葬及玉器的出土,其区域中心地位尤为凸显。岗上遗址考古新发现丰富了对鲁南地区乃至整个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阶段中心性聚落内涵的认识,对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湖南七星墩遗址是湖南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外圆内方”的双城结构在长江中游地区属于首次发现。七星墩古城遗址自距今5000年开始修建,到距今4500年左右发展到鼎盛阶段,再到距今4000年左右外城城垣废弃,其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共延用了约1000年,为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湖南孙家岗遗址是首次在洞庭湖地区完整揭示出的一处夏代早期的聚落公共墓地,填补了洞庭湖地区在距今4000年前后考古学文化上的空白,也是迄今为止已揭示出的规模最大的一处肖家屋脊文化墓地,且结构完整,布局清晰,为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徐秀丽,国家文物局网站)
《最早的农人:农业社会的起源》
【澳】彼得?贝尔伍德 著,陈洪波、谢光茂等 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9月
作者根据考古学、遗传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农业—语族扩张理论,在解释拥有早期农业,特别是中东、非洲下撒哈拉沙漠北部、中国、中美洲、安第斯山中部及亚马孙流域等核心地区的发展与人群迁徙、语言变迁方面有独到见解。尤为难得的是,本书关注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的农业起源问题。
《福建与南岛语族》
焦天龙、范雪春 著
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虽有学者力图从太平洋史前史的角度看福建,但由于受材料的限制和语言的隔阂,论述或偏于简单的传播论,或限于抽象的现象比较,福建仍然是处在研究的“边缘地带”。作者尝试打破这种定式,希望以福建为中心来探讨南岛语族在中国大陆的形成、扩散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本书也是对过去20多年来福建史前考古阶段性成果的总结。
《举箸观史:东周到汉代中原先民食谱研究》
周立刚 著
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本书以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碳氮同位素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和考古背景材料,对东周到汉代中原地区先民的食谱特征开展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在东周时期开始被纳入中原地区的主粮行列,其所占比重在汉代进一步增加。汉代先民的肉食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东周到汉代发生的社会变革对先民食谱产生了显著影响。
《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墓葬研究》
袁泉 著
文物出版社,2020年12月
作者通过对考古学材料的系统梳理,尝试建立起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墓葬的有序时空框架。在分区研究中,将中原北方地区划分为长城以北和燕云、中原、山东和洛水—渭水流域四大地区。在分期研究中,在墓葬资料丰富、变化频繁有序的区域,建立完整、细致的演变序列;对存在年代缺环且变化不明显的地区,则从长时段把握当地宋元墓葬文化面貌演变。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
许卫红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11月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考古“寻秦记”,根据秦兵马俑近30年及秦咸阳城遗址60年的考古发掘成果,拼合出史书上缺失的秦国匠人、军官、公务员、贵族的真实生活场景,发现秦国崛起的秘密,秦人的细致浪漫、超前的节约理念以及对外来文明的兼收并蓄。
《心城:南京城墙记忆》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 编
江蘇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
本书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对保存在人脑海里的珍贵记忆资源进行采集、保存和展示,不仅能够让公众了解更多的南京城墙故事,让更多的人走近城墙,让城墙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同时,通过记忆资源收集,回顾了南京城墙一路走来的保护历程,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逐步建立,是南京城墙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一次全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