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媒介生态环境 探寻动画变革逻辑
2021-07-14韩丹丹
韩丹丹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是相对所谓的“旧”媒体而言,即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不断改变着传统媒体内容的生产、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由张小波所著的《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动画的发展与创作研究》一书系统阐述了动画艺术的发展逻辑,该书对媒介生态环境、动画艺术的改革、经典的新媒体动画电影等均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释。
剖析新媒介生态环境。媒介作为艺术的载体,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欣赏动画,主要依靠的是电视、电影等传统“旧媒体”。而到了新媒体时代,由于媒介渠道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动画艺术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播渠道的改变,使得动画艺术在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的传播链条上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作者从历史变革的媒介工具入手展开分析。互联网的发展正在进一步加剧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去中心化的赛博空间成为全球性的“虚拟社群”。著名媒介学家麦克卢汉曾指出,所有的新媒介都在不断进化,仿佛生物的裂变,开启了人类通向新的感知和活动领域的新世界。鲍德里亚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进行了发展和进一步阐释,媒介不仅仅传达信息,还在不断改变和塑造人们对周遭世界的认知范式和思维模式。由于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让新媒体动画“真与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受众对新媒体动画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动畫越来越强调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变革逻辑。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最重要的变化是把话语权交给了受众,受众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新媒体的出现意味着自迪士尼以来近百年的传统动画行业的规则和垄断被打破,先前文化艺术的固有边界被重构。新媒体动画作为一种视觉传播媒体,具有多样化、交互性、流行性、时效性、混合媒体的特征。动画通过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在制作和设计方面不断创新,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享受。新媒体给动画艺术带来的变革,一是赋予创作者自由创作和自由传播的权利。在动画创作领域,传统意义上的各种制作手法都通过计算机技术一网囊括,让动画作品在最短时间内传播得更快。二是新媒体动画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新媒体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一对多”的特点,信息传播呈现“分众”和“小众”,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三是强调叙事逻辑和结构的完整性。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往往很难有时间欣赏较长的动画影片,新媒体动画的内容创作更强调叙事模式的多维化,突出非线性叙事,叙事越发片段化、碎片化。
技术与艺术并重。该书重点解析了新媒体动画电影的经典案例,专门分析了新媒体动画电影中技术的运用,对动画技术的创新应用进行了阐释。如新媒体经典动画电影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CG技术。从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奇幻森林》,都可以看到CG技术对电影叙事的重要作用。CG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将电影的艺术成就带到了更高的理解维度。新媒体动画未来究竟如何发展?经典案例的共性提供了以下几点:一是增强语言化叙事能力,用独具特色的声音配合简单的运动画面形成新媒体动画作品;二是新媒介的独特性无时不在牵引着动画大胆创新、打破常规;三是交互形式成为探索的主要方向,交互性是新媒体平台的特点也是新媒体动画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从技术带来的传播功能来看,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但如果对技术的监督管理不到位,也会给新媒体动画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发展新媒体动画艺术应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该书理论性强、案例丰富,对动画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对于思考媒介技术的变革与动画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本文系2019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多模态分析《功夫熊猫》电影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传播”(项目编号:2019D01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