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半日活动调研引发的故事
2021-07-14曹玉兰
曹玉兰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一直是个难题。为了了解各班的情况,各园也有一些园本的考量方式,半日活动调研就是我园进行质量评价的方式之一。
每学期,我们都会周密部署调研安排。调研人员的主力为行政、骨干教师,但其他教师,甚至新教师、家长有时也会参与,希望从不同的主体出发,去发现亮点、寻找问题、汲取经验。调研内容分上午或下午半日活动,有时也会就区域游戏、户外活动进行专项调研。我们会进行不同层次的调研情况反馈和交流,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针对薄弱的班级和环节进行跟踪调研。多年的调研有一样我们始终没变,那就是一般都会提前告知老师,并就当天的情况评出高下。其实,提前告知就意味着老师们能精心准备,而真正能看出问题的恰恰是常态的活动。所以,上学期的半日活动调研,我们悄悄地进行。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行政人员对应一个年级,以教师伙伴的身份随时进班和孩子们共度半日。
正因为回归常态,我看到不少老师从早上入园到区域游戏、从户外活动到集体教学、从用餐用点到如厕盥洗……每一个环节都能提前谋划、灵活组织、实时关注,投入很多的爱心和智慧,这样的付出完全来自对教育、对儿童的理解和认识,但教师之间差异极大。也正是因为有了与大家共度半日活动的经历,才有了一起去发现、思考、调整、改变的故事。
故事一:主题学习,走向开放和整合
大2班的课程进入了主题“秋天的畅想”,小琳老师选择了绘本《两棵树》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故事讲述了两棵树是很好的朋友,但它们也经常竞争。有一天,人们在它们中间竖起了一堵高墙,它们彼此鼓励,不断生长,终于再次相见。故事内容与课程主题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虽然老师还在美工区投放了落叶等材料,在阅读区投放了与秋天相关的图书,但总觉得这样的半日活动比较单一和狭隘。
翻看两位老师的主题计划才知道,“秋天的畅想”主题她们安排了四周的时间,因为班内孩子们对常绿树、落叶树比较感兴趣,所以设计了“常绿树和落叶树”“秋天的树林”等涵盖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来规划主题下的集体教学固然很好,但主题活动的推进,仅仅靠关于树的集体教学,再在区域中投放一些相关材料就行了吗?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更多获得的是知识还是探究的机会?”我的一番话让两位老师陷入思考,她们也发现通过这样的集体教学,孩子们能高效地获得常绿树、落叶树的知识,但兴趣难再持续保持。
如何利用园里的资源,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常绿树、落叶树的特征?我与两位老师一起商讨,餐后活动、户外活动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近各种树,让孩子们与树进行互动。饭后散步,丽丽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捡银杏叶,玩“落叶雨”,更有孩子用“叶子发卡”相互打扮;琳琳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发现,把孩子们分成分了“秋扇组”“梅子组”“长辫子组”等,持续与园内各不相同的树进行对话。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了树的特征等,并用多种方式记录下来,呈现出真实而自然的课程环境和课程故事。
也正因为对树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孩子们对绘本《两棵树》中的角色更感兴趣了,我建议老师让孩子们在“风车剧场”表演。那场景怎么布置?道具怎么制作?大家把美工区、图书区与“风车剧场”进行大整合,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区域。孩子们结合对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探究,在美工区、阅读区、角色区活动中,不断对这个故事进行着再阅读,再创造。
随着观念的转变,教师在预设主题课程内容时,能有意识地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及已有经验等,但在实施中,往往还是参照预设蓝本一成不变地执行。因此,就当下的活动切实地指导实施方式和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把园里的自然资源变成生动的活动场景,把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等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了教师的课程驾驭能力,促进了幼儿知识、情感、能力等多元、整体发展。
故事二:户外活动,做孩子王“疯一回”
柳老师是个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户外活动时安排孩子们玩羊角球。“一个跟着一个排好队,我们出发喽!”柳老师指挥着孩子们。自始至终,孩子们沿着老师既定的路线往前蹦跳,秩序井然,虽然学会了蹦跳的技巧,达到了锻炼的目的,但显然缺了玩羊角球的乐趣。
旁边另外一个班的蔡老师和孩子们边说儿歌边追逐着,嬉闹着:“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偷吃你,我们做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抓住你!”由于天突然放晴,长龙一般的雨棚还来不及收,他们的活动场地被挤得所剩无几,蔡老师随即和孩子们玩起了“老鼠笼”游戏,那雨棚及柱子成了天然的“老鼠笼”。五十出头的蔡老师追着、躲着……分明是个全情投入的孩子王。我随即拿起手机,把这一幕录制了下来。
中午,我和柳老师一起观看户外活动时她和蔡老师的两段视频。一看完,柳老师自己也忍不住笑了:“我怎么如此僵硬、刻板?”她也认识到组织户外活动要像蔡老师一样,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场地;更要像蔡老师一样变身孩子们的玩伴,一起投入地玩,这才是孩子们想要的快乐活动。从户外活动到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怎样让活动更加自由、自然、有趣?引发了柳老师新的思考。
户外活动是一日生活的重要板块,也是幼儿最能释放活力、彰显生机的环节,但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教师常常以组织者、保护者的角色出现,对幼儿的活动实施高控。安全固然重要,但在有效措施的保障下,我们要敢于给教师“松绑”,卸下“保护者的盔甲”,成为幼儿的玩伴,共同享受运动与挑战带来的愉悦。
故事三:搭班老师,越过心中“那堵墙”
丹和鋆都工作十来年了,且都做了多年主班。她們一起带班,是人人羡慕的“强强组合”。但一进她们班我就感觉情形不对,正是区域游戏时间,丹忙着在教室内的各个区域巡视,鋆则在走廊与三个孩子交流着,虽然她们之间只隔了一堵墙,室内外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个忙得脚不沾地,一个空得悠然自得。
追问之下,丹道出了原委,原来她和鋆的相处并不顺畅,从搭班那天开始就好像隔着距离。她也不敢多问,自己是主班,班级内的事就尽量多做些吧!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两人坐下来交流的机会很少,班级里大大小小的事,鋆除了“可以”“就这样”便没什么可说的了。区域游戏,鋆就负责走廊的“力力快递”,今天来的孩子少,她当然就更轻松了。
鋆似乎并不想辩解什么,但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只能做个配班,那我就听主班的安排。”当初为了方便接送孩子,鋆主动要求到中心园工作,加上丹第一年做教研组长,我们担心她班级和教研两头抓会顾不过来,就安排有主班经验的鋆做了她的配班,没想到鋆以为是幼儿园对她不认可。看来,她们不越过心中的那堵墙,“强强组合”未必就是优势。
摸清了两位老师内心的真实想法,放学后我专门约她们一起交流。我从大家对她们“强强组合”的期待说起,更坦诚地告诉她们幼儿园这样安排的初衷。然后从班级的区域布局、幼儿的游戏情况以及她俩的带班状态等,剖析了班级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症结所在——两个人之间缺少该有的沟通和默契。两位老师离开时,我又特别提议:“两个人一起出去逛一次街,喝一次咖啡……”
听说,那个周末丹和鋆就一起出去逛了一天,不知道她们聊了什么,只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们班的区域游戏布局有了重大调整。丹忙着参加区、市的主题教学比赛,鋆总是主动地承担班里的好多事务。每次巡视到她们班里,总能看到两个人默契忙碌的身影。
两位教师与班级幼儿会形成一个相对的闭环,一旦教师之间有隔阂,就会“各扫门前雪”,直接影响班级各项活动的有效实施,在某些环节甚至无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所以,疏导教师的心理,让搭班教师之间学会相处,做到合理分工,形成合力,是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常态半日活动调研,不再是行政化的检查,评比化的展示,而是管理者以伙伴的身份常态介入,以平视的角度去重新认识教师、幼儿和一日活动。我们看到了有效的实践,更看到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再与教师同行,进行实实在在的沟通、指导和改变,实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