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育人十年探索

2021-07-14陈中文韦耀阳林永希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黄冈师范学院校本

陈中文,韦耀阳,林永希

(黄冈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要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必须唤起全民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然而,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在模仿、借鉴前苏联和欧美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凸显科学性为核心的学科架构。这种学科体系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严重不足,导致教师和学生出现文化自信的缺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对于中小学课程中的文化自信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具有浓厚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应当成为培育中小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延伸举措,意即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部分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鼓励“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校本课程提供了政策指引,也为教育工作者展现和发挥教育智慧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校本课程开发为建立师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中小学通过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适应:

第一,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不够一致,校本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功能弱化。校本课程实践活动泛化的形式主义,弱化刻意以教材文本表现的虚无校本课程形式,使得校本课程偏离了“课程育人”的初衷。如何把校本课程实践与解决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使立德树人真正走进学生的思想,真正使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用”,是本课题组一直追求的目标。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自信发展的不够同步,未形成“以文化人”协同育人的格局。如何塑造学校文化自信的氛围,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引导中小学生成人成才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是本课题组的研究的重点。

第三,与校本课程实践育人自身内涵发展的需求不够匹配,校本课程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如何开发树立中小学生文化自信的校本,如何构建平衡发展的课程设置、工作安排和制度保障体系,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思想教育机制,是本课题组研究的难点。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在多项教改课题的支持下开展了深入研究,将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构、实践指导与导师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了“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育人探索”的理论成果,并获得省内外教育研究同行的一致认可。

二、“十年探索”的阶段与过程

自2010年开始,针对校本课程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与文化自信不同步,与学生发展需求不一致的关键问题,黄冈师范学院通过U-S合作深挖校本资源,构建了区域校内外合力育人的机制,形成了“课程团队无界化、课程设计模块化、教学设计一体化、教学基地多元化、教学资源立体化”等“五化”模式,通过课程配送,打造了丰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双线并进”,培育了一支“量多质优”的校本教师队伍,经过2010-2020年的十年探索积累、建设完善和应用推广,开拓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实践之路。

通过十年探索,本课题建立了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中枢、20所中小学校、30家社会组织参与的育人共同体;构建了大别山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千年黄州”综合实践活动两大品牌课程群(含120个课程资源包);形成了长短结合、多层次、多类型的“金字塔”结构课程体系,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活动样态;开拓了课程资源向区域学校、社区配送的机制;建设了一支“量多质优”的课外校本特色师资队伍。

(一)第一阶段(2010-2013):U-S合作,打造无界教学团队,开展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建设 2010年,经过充分调研,以实践育人为主要抓手,开展特色课程活动吸引学校、感染学生,在教育局的支持下,黄冈师范学院领衔20所学校形成校内外育人共同体,构建“高校—博物馆—基地校—渗透推广校”的区域普及网络,开展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形成构建区域校内外合力育人的机制。黄冈师范学院与实验学校共同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应用实践一条龙衔接、文化特色校联盟等实践样态,打破校内外、校际壁垒,为学生得到充分、全面发展“架桥铺路”。李时珍中学和闻一多中学在黄冈师范学院专家引领下,同师范学院的教授博士共同组成名人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编写了《红烛文化》《巴河赤子闻一多》《千古人杰李时珍》《医圣李时珍》等校本教材。闻一多中学在师范学院的专家指导下开始创建闻一多纪念馆、闻一多书画展馆。李时珍中学着手打造李时珍百草园、李时珍文化广场。

校本课程建设团队有高校教育专家、中小学教师、资源建设技术支持人员,还有博物馆工作人员等。黄冈师范学院牵头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从一个人到一个教学团队、从校内到校外、从省内到省外,形成了一支跨部门、跨学校、跨地域的无界化的课程团队(见图1)。2019年该团队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高校教师、校外专家、中小学教师、技术支持人员、校外教师分别占比15.7%、9.8%、7.8%、5.9%、62%,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学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编写案例40余个。

图1 课程团队构成

(二)第二阶段(2014-2016):协同学习,促进前沿理念更新,推动农村学校多样化发展 农村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师资综合素养不高,生源质量较差,教师和学生缺乏自信,加上缺乏合理的校本课程,学校难以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为了解决农村学校的发展特色问题,黄冈师范学院与黄冈实验学校联合开展“农村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的横向合作项目。通过协同学习,促进前沿理念更新,推动了农村学校多样化发展。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学习等方式开展校本研修;建立课程开发管理机制,促进教师积极关注课程改革,了解国内外课程改革的信息,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热点问题,研究、开发相关课程;鼓励教师开设既符合本校课程目标又表现教师特长的不同门类的校本课程。任课教师负有课程开设的责任,享受开设课程的权益,实现责权统一。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有效落实“以生为本”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名人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尝试解决“教师不自信教不好、学生不自信学不进”的问题。教师依靠学生自己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来发展其核心素养。教师在构建其课堂时,主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的规律,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大胆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其好奇心和进取精神,培育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习的个性差异,实现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创新。

(三)第三阶段(2016-2018):知行合一,拓宽学力培养路径,推动育人方式改革 围绕“红烛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目标,挖掘社会资源,构建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U-S合作,共同开发名人文化乡土课程,李时珍医药文化和李四光地质探究课程群,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特色明显,构建了灵活开放、长短结合,多层次、多类型的“金字塔”结构课程体系。

整合学习内容,进行学材建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群体学习,做到学法三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讲座、报告、讨论交流、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参与力”;通过教学系统设计,引领学生发现、探索、实验等,增强学生“探究力”; 通过社区活动、小组调查、法律学习与宣传、角色扮演,彰显学生的“实践力”; 通过主题活动的展示、独立研究、微型课程、论辩等,增强学生的“思维力”。

在U-S协同机制基础上,通过乡土课程建设,建立传统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高校、中小学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协同推进,探索立德树人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大力拓展实施“名人文化三进”,推进农村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建构“名人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体系和适应育人方式变革的全面改革,以及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管理,真正建立起名人文化融入乡土课程育人的长效机制,为推进农村学校育人方式改革提供保障。

(四)第四阶段(2018-):围绕育人,形成区域推进体系,发挥文化育人价值 由黄冈师范学院专业教师领衔,以市区特色中心教研组为载体建立教育共同体,以“三台”(讲台、舞台、写字台)能力的综合提升为目标,通过“双导师制”(教育教学名师+学科专家),建设红色文化专业教师、群文活动教师、历史教育及德育管理四个序列的优质教师孵化高地。同时,主动承担面向全市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训”特色课程。围绕育人,形成区域推进体系,创建了校内外合力育人的联动机制,形成了以黄冈师范学院和中小学教师为主体,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开发社会优质资源扩充课外校本教育资源库,打破校内外、校际及条线壁垒,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充分发展服务的育人机制。

不断拓展共同体的成员数量、类型、功能,除了学校,与近30家社会组织(博物馆、企业、高校、专业院团、社区等)围绕育人目标达成合作,形成区域校本教育的整体推进体系。黄冈师范学院的资源聚合辐射功能全面加强,与学校形成了课程互通、学生衔接培养、资源共享、协作研究、队伍建设五方面的协同发展体系。

总之,通过2010-2020十年间四个阶段的不间断探索,完成课程资源区域学校全覆盖,并向本市、武汉、广东惠州、黄冈中学北京学校、黄冈中学河南学校等地区35家单位开放共享;建构“U--S合作”模式,探索推进中小学育人方式改革,创建了“红烛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品牌,李时珍医药文化和李四光地质探究研学实践活动吸引了国内外成千上万大中小学生关注,广受中外媒体好评;《民族精魂闻一多》《世界文化名人苏东坡》《医药双圣李时珍》《精忠报国英雄岳飞》《地质之父李四光》《国学大师黄侃》等名人文化系列校本教材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惠及区域全体学生的十年校本课程实践探索,改变了校本教育弱化、边缘化的倾向,充分发挥了育人价值。

三、主要成果与核心观点

本成果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思想为指导,创建具有文化自信特色特点的教学基地,拓展教学新路径,切实提高教学条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来推动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成果践行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创建了以“做”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借助协同学习平台,通过任务驱动,实施六步教学法,使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做”成为教和学的中心,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有效落实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效度。本成果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鼓励和激发学生在“协作”和“会话”中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充分发挥主体意义建构的潜能,进而开展深层次互动交流学习,提高学习反馈力。

(一)以“进”为轴心,开发了文化自信课程 黄冈中学及其各地分校于2016年8月起,在黄冈市教育局的倡导下,广泛采用了黄冈师范学院开发的《红色大别山》系列教学课程。其中包括:(1)10个项目的本土文化综合课程群(“红烛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李时珍医药文化、李四光地质探究);(2)《红色大别山》系列教材;(3)黄冈名人文化系列课程的教学资源。

黄冈师范学院开发的以上课程学习目标清晰,内容充实,适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渗透。每一册教材包括微课程、课程教材和手工材料包,涉及历史文脉、名人故事、革命体验、活动感悟等内容,引导学生沿着“寻历史文脉→读名人故事→走革命道路→体验反思”的脉络,帮助学生步步深入地学习大别山文化。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油然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红色革命文化的体验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二)以“做”为核心,打造了协同学习模式 U-S合作开发协同学习平台,实践了基于协同学习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如图2),通过课程配送,打造丰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从点上突破,以文化自信品牌项目为引领展开10个项目的本土文化校本综合课程探索,聚焦“红色文化”线上线下课程,拓展延伸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立足地域特色,横向拓宽课程体系,推进“红烛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李时珍医药文化和李四光地质探究研学实践活动三个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2015年底,构建了分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金字塔”结构课程体系,线上线下辐射推广至全市近百所学校。形成了凸显校本教育特色与学校需求的课程体系。

图2 协同学习模式总体框架

(三)以“创”为中心,建立了学习循环机制 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为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建立学习循环圈(如图3)。

图3 基于学习循环圈的教学“六步法”

1.动机激发: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2.信息聚能:针对与任务相关的知识点在线讨论,通过对个人和共同体的信息进行收集、汇聚及共享,从而形成学习共同体的“集体记忆”。

3.汇聚共享: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交流讨论(现场或在线)等方式,汇聚有效信息,拟定任务实施计划,合理分工。

4.集体思维:教师搭建支架,学习共同体成员通过交流讨论对实施计划进一步细化,直至共同把任务完成。

5.合作建构:学习共同体通过协同平台提交任务报告。

6.知识提升:学生通过协同学习平台查看教师的评价及优秀任务报告,在线发表个性思维和感受、反思总结,对任务进一步拓展提升。

以文化自信为课程的综合性学习任务,以具体的文化自信实践为载体,根据课程的五大模块把综合性学习任务细分成9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对应一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对接学习循环圈按照任务布置、学习准备、拟定计划、协同处理、任务提交、评价反馈等六个步骤实施教学。该模式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促进学生—学生、学生—内容、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平台之间的深度互动,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共同体成员共同成长。

(四)以“融”为重心,构筑了立体教学资源平台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改变了学与教的方式。校本课程以纸质教材为基础,搭建了由“环境”“空间”“内容”三个维度组成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如图4)。

图4 立体化教学资源图

1.内容资源。内容资源包括纸质资源(教材)及网络教学资源,纸质教材出版4种,其中湖北人民大学出版的《民族精魂闻一多》修订了5版,发行30多万册。教材《民族精魂闻一多》的内容包括了六个章节。每一章由主题导读、经典阅读和拓展与体验三个部分组成。以赤子闻一多、诗人闻一多、学者闻一多、斗士闻一多、艺术家闻一多和教育家闻一多为题的主题导读部分,简洁、全面、深刻地总结和展示闻一多作为一位伟大人物的人格魅力、历史地位以及在教学、创作和学术方面的影响和取得的成就。经典阅读部分,以六大主题为线索,在闻一多所有典籍和作品中选取了部分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闻一多典籍和作品选择,既是为了满足学生阅读和课程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主题导读部分内容与观点的生动阐释和形象展示。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理解这些文献资料,在每一篇文章前面加上了“思考与启示”和“提示与导读”,对文献的基本内容和思想价值进行简要的提示和说明,并根据学生实际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探寻和思考。“拓展和体验”是课堂教学和课程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与学校开展的多种形式红烛文化实践活动相结合。

2.环境资源。建设3个国家级资源包的环境分别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的学习中心、爱课程网和学习通平台,为方便校内外师生访问教学资源,U-S合作共同开发“协同学习平台”,对3个资源包进行整合,提供统一入口,使教学资源“时时可用、处处可用”。

3.空间资源。协同学习平台上建立了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学习共同体空间及学校空间等空间,不同的空间提供不同的资源,例如教师空间不仅提供了教师上传的“黄冈名人文化”教学资源,而且提供了教师上传的其他课程资源,所有空间为师生建设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库,供师生根据各自的需求访取。

本课题以“融”为重心,构筑了立体教学资源平台,构建了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形成了凸显校本教师专业引领,校本教师同步提升、梯度培养的发展路径。立体教学资源平台的建构,为学校德育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专业平台支撑,拓展了校本资源聚合辐射的功能,建成了区域校本教育的五个资源中心(课程、活动、专业、场馆、师资培训),拓展形成了校本教育新的功能优势。立足地区特征,探索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体学生、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四、成效与反思

(一)应用成效 本课题以校内外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建设为平台,以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为载体,以师资建设和家庭参与为保障,积极致力于服务基础教育协同育人,以引领基础改革发展和文化育人为目的,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做实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U-S合作文化育人新模式和新机制。

1.理念创新:探究乡村教育的原理与特性,弄清楚乡村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这一系列根本问题。

本课题在教育课程设置上,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结合,使农村高中课程向乡土社会、乡土生活领域延伸,丰富课程的社会性、生活性与应用性内涵。以学生已有的乡土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师范生对家乡历史、本土文化、风土人情与人文地理等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与创新,以唤醒其探究精神、主体意识与家国情怀。同时,以寻乡土文化之根为目的,加强不同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乡土记忆与个别需求,照顾不同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和自由发展需要,形成促进生命生长的文化土壤。

黄冈师范学院充分把握学校及学生发展需求,不断拓展自身功能建设,立足区域,构建了“黄冈师范学院-中小学基地校-推广渗透校”的区域普及网络,为全体孩子提供优质、公益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红烛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课程群(含120个课程资源包)进入区域共享课程资源库,配送至全县20所学校,覆盖区域100%的学校,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实践性学习的课程内容,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多元、生动的课程和活动载体。

十年的持续探索,使更多学生在考试科目之外感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教育,获得充分、完整的发展。每年直接来黄冈师范学院学习的学生达2000余名,学生艺术节参演人数5年内翻番,覆盖区域100%的学生。

2.实践创新:加快推进了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农村学校特色建设。 在黄冈师范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实验学校开展了寻根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金字塔”结构的课程体系,编写10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5门名人教育课程、4册中小学生李时珍医药文化和李四光地质探究主题探究活动指南、50个精品活动案例、120个课程资源包等,创设了多种活动样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课程、活动资源保障。通过“互联网+”技术、课程发布会等,黄冈师范学院的课程、活动资源配送与区域学校、社区全面对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生命信息,追寻自己家乡的名人、名事、名山、名水、名楼、家史、家族与家谱之根,唤醒学生的乡土记忆,养成其乡土情怀、家国情怀与教育使命。其教学模式是,以语境挖掘探寻课程文本中的自然与生命信息;以记忆追寻钩沉学生家族、家乡的群体记忆与文化痕迹;以文化联创开启乡土与世界的对话。通过文化寻根,激活了学生内在的乡土记忆,唤醒了他们深埋心底的乡土情怀,很多学生开始审视教育现象,关注留守儿童,毕业后自觉投身到振兴乡村教育,传播与创造乡村文化的时代热潮中。

3.模式创新:生成了“教—学—研”链条的模式。“教—学—研”链条中的“教”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给予学生适切的指导和监督;“学”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和选择权;“研”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的深入探究,同时也包含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研究需要开展的相关研究。“教—学—研”链条是指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融为一体,保证学校教育传承乡土文化的长效性。学生主体、实地考察和课题研究是“教—学—研”模式的核心特点,学生将乡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是“教—学—研”模式的教育目标,并形成从教到研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培训课程建设需要整体思考、系统设计、精准实施。作为黄冈市大、职、特、中、小、幼教师培训专业研究基地与培训基地,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引领辐射功能,2013年底至今,课题组将黄冈师范学院开发的李时珍医药文化和李四光地质探究研学实践活动两大课程群在全市及外省市的35家单位开放共享,相关单位对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黄冈师范学院的红色资源展示馆和红色薪传剧目在全国高校树立了榜样,并且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教师的培训课程和实现路径,同时针对教师实践型课程开发、实施能力有待提升的现状,充分发挥黄冈师范学院校本教育机构的特色优势,黄冈师范学院开展了面向全市6000余名教师的系统培训课程及11个外省市800名教师的短期培训课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其在我市及全国校本教育系统的引领发展功能。

全市每年有2000人次教师来黄冈师范学院参加各类培训,有序的分层培训提升了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推动了校本教师数量和质量的持续发展,为更多学生享受优质的校本教育提供了高水平的师资储备。同时,针对学校特色教师的缺失,开设了11个区域特色中心教研组,并主动承担了面向全区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训课程,发挥黄冈师范学院教师的专业人才优势,每年培训教师5000余人次,在学校特色教师培育和教师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全市学校、教师、学生的高度评价。

4.机制创新:实现了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的先行探索。构建了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中枢,学校、博物馆、企业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校内外育人共同体。打通了校内校本、课内课外,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构建了丰富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区域校本资源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由市教育局向全市推广。

十年间,我们先后召开20余次市级现场会,创建了“红烛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品牌,多次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湖北省校本教育论坛等平台交流经验,吸引北京、广东、贵州、浙江、西藏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同行前来交流学习,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青年报》《澎湃新闻》等10多家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中小学校长》和《湖北教育》等刊物的“经典案例”予以推广。

(二)实践反思 通过实践,本课题组发现,基于文化自信的校本实践育人的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内容不丰富、课题目标不明确、责任主体不清晰(全权委托、规划随意)等亟需改进之处。要解决上述问题,使校本实践育人做到目标明确、学习有效,就必须寻找适切的校本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最终使学生在校本实践中辨别、探究、思考、归纳、总结、吸收,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总结校本实践活动开展的经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高校、社区、中小学、企业等多主体参与联合研发校本实践育人方案,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建立健全校本实践育人保障机制;创建校本实践育人良好氛围,获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做好校本实践育人服务保障,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等。

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校本实践育人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涉及实践导师、实践营地、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几大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大量企业提供相关专业产品和服务。由于我国校本实践育人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加之受到一系列政策、人力、社会氛围的刺激,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未来还需要本课题组不断反思和摸索。

猜你喜欢

黄冈师范学院校本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洛阳师范学院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