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1-07-14戴霞
戴 霞
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及病程长的特点,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1]。此疾病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造成患者双侧肾小球产生局灶性炎症改变而致,从而导致病患出现腰痛、水肿、蛋白尿、血尿和肾功下降等一系列症状,进而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困扰[2]。目前,临床多通过长期用药来控制或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但多数病患均会因长期的病情困扰而引发恐惧、担心、悲伤、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使其治疗依从性明显下降,导致临床治疗与护理质量不佳[2]。因此,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来帮助患者改善身心状态,对促进其预后效果,改善肾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特就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作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接诊的6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各33例,66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43~78岁;病程0.5~8年。①入选标准:均达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确诊标准[3];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②剔除标准:合并相关并发症、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及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为入院指导、病情监测、合理用药、感染预防及出院指导等。
1.2.2 综合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入院评估护理:接诊患者后即对其性别、年龄、学历、生活习惯、生理情况、心理情况、压力应激反应及所接触的社会文化等进行综合评估,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对其结果与病情状况进行评估,结合基本评估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②心理干预: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病情漫长,且易复发的疾病,从而导致患者长期受水肿、尿频及疲劳等症状折磨,同时加上入院后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以及担心治疗效果及需承受的经济压力等,导致患者极易产生程度不一的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其内心所想,对其遭遇表示理解,予以其充分的关心与鼓励,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同时通过组织病友交谈会,播放患者喜欢的电视节目等来分散其注意力;并嘱咐其家属多予以患者关心和支持,以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改善其负性情绪。③饮食干预:健康、科学的饮食方案既能保证患者营养所需,以减轻肾脏负担。因此,患者入院后即根据其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原则,多补给优质蛋白,不可食用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严格控制水肿患者钠的摄入量,尿毒症患者蛋白质及钠盐的摄入量,定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④健康教育干预:加强健康教育,以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取得其信任,提升治疗配合度。接诊患者后即予以详细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预后效果等讲解。并在日常护理中解释每项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便于其随时查阅;并定期组织讲座,以提升患者日常保健、并发症预防、科学饮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度。⑤人文关怀及社会支持干预: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予以其舒适、温馨的病室环境,以患者为中心予以充分的关怀和尊重,对其合理要求予以满足。同时邀请患者家属及朋友多给予其关心和照顾,并告知他们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重要意义。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患者一般资料,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和肾功能改善情况。①负性情绪: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后患者出院时发放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进行评估,两项均采用4级评分法,分值≥5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10分为中度焦虑或抑郁;≥15分为重度焦虑或抑郁[4]。②肾功能:肝肾功能指标主要包含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SB)。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2.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GAD-7和PHQ-9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GAD-7和PHQ-9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x±s)
2.3 两组患者相关肾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BUN、Cr、ALT和SB等肾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相关肾功能指标比较(x±s)
3 讨 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较慢,治疗时间也相对较长,若治疗或护理不当易引发诸多并发症,使患者产生各种不适症状,再加上疾病本身对其所造成的心理负担等,从而导致其出现一系列负性情况,甚至发生抵制或懈怠治疗情况,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不利于临床对疾病的治疗[4]。因此,在治疗期间往往需要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或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以减轻其不适感和焦虑感。但是,随着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既往常规的护理干预现已无法满足临床及患者的需求,临床急需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患者更渴望从身心均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因此,各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诞生了,旨为能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进一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5]。
综合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护理模式,其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坚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并根据其个体情况来制定护理方案,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所享受到的护理服务更具针对性,更能满足患者需求,更贴合其实际情况,因此,更能促进其病情改善,提升治疗效果[6]。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证实,给临床的大量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如张慧松学者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就取得理想效果,提示此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调节各项肾功能指标,有利于病情康复[6]。本文研究结果也同样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高度价值,显示经护理后综合组患者GAD-7和PHQ-9评分,以及BUN、Cr、ALT和SB等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取得如此成效主要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更具全面性,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均以患者为中心,从其心理及生理等进行全面的系统干预,通过入院及时评估准确掌握患者个体情况,有利于护理方案制定,使护理工作有理有据,避免了盲目性;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健康知识干预及家庭和社会支持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可满足患者迫切的身心需求,提升其对疾病的认识度,并感受到来自各界的关怀与照顾,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进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肾功能得以显著改善[7]。
总之,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或消除其负性情绪,从而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进而确保临床疗效,促进其肾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