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1-07-13宋雅婷

牡丹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尔尼羊脂球爱国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代表的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群体。小说《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一经发表,便轰动巴黎。《羊脂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深刻的主题意义在莫泊桑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强烈的对比风格。本文将对《羊脂球》进行研究,以羊脂球与其余九人的对比,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羊脂球——性格中的单纯质朴与精神上的反抗意识

女主人公羊脂球心思敏感但又不缺乏教养,有着与身份不符的单纯、质朴,并不屈服于命运,展现出精神之勇。在一次新生儿洗礼仪式上,羊脂球深受触动,想到了自己寄养在别人家里的孩子,勾起了她的满腹柔情,因此落泪。回去后,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将这个神圣与庄重的活动向大家进行描述,足见其虔诚之心,非常敬畏生命,对于信仰的崇拜十分严肃而诚恳。

羊脂球虽然身为妓女,但是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是礼貌而谦卑的,从她与车上绅士的礼貌交谈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明事理、懂规矩的人。身为底层人士的她并未显露粗鄙无礼,反而是身处上层的人士丑态毕现。在同行一群人的对比之下,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得到了读者的赞扬。

羊脂球是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唯一一个正面的人物形象,她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底层家庭,备受欺侮与歧视,但是却有着马车上九人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之心、正义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她为了同胞而作出妥协、牺牲,对待敌人始终不屈不挠,虽然小说中并未花费大量的笔墨正面描述羊脂球的人物形象,但是在多重对比中突出羊脂球这一角色的真、善、美。

小说中,伯爵夫人雍容华贵,却有着丰富的情史,是个不安分的贵妇形象;伯爵十分注重外表,看似高贵,实则内心虚伪;拉马东夫人娇憨美丽,但是却一向是军官们的“安慰品”,俨然是个娼妇的形象……可是这些“体面”人,却觉得与羊脂球同车而行是受到了玷污,并悄声辱骂羊脂球,但是却在咀嚼羊脂球施予的食物时没有任何的嫌弃,而且内心并未有丝毫的感激。“民主人士”科尔尼代也是如此,看似爱国,可是他的种种行径与爱国根本沾不上边。反观羊脂球,她一开始就没有掩饰自己的职业,不喜欢撒谎也痛恨谎言,只是友好地与大家问好,虽然不参与他们的高谈阔论,却总能在危及关头施以援手。

小说刻画羊脂球这个人物形象的高明之处在于羊脂球的言行是有据可循的,羊脂球的行为是基于她爱国抗敌的思想以及坚强不屈的内心。作者在将羊脂球与其他九人的对比中,升华了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凸显了羊脂球的闪光点。

“戰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现实的地狱与心灵的地狱都将同时打开,把身体的杀害与被杀害,精神的残害与被残害,以及人性的沦丧都拧结一处,撕心裂肺。”在战争年代,人们无奈、悲伤。羊脂球的人生悲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命运悲剧使得她沦为妓女,性格悲剧又使她无法摆脱妓女这一身份所带来的阴影。因此,羊脂球的反抗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羊脂球遭遇了诸多苦难,她试图寻找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小环境,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安稳平和的生活,但正是由于她过于理想化,对这些虚伪的上层人士抱有一丝幻想,使得自己的善良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遭人利用。

羊脂球的反抗精神贯穿了她的一生,正因为如此,羊脂球身上的高贵品质才没有被磨灭,反而升华为一种隽永的美,触及读者的心灵。

二、其余九人在羊脂球对比之下更凸显人性之恶

小说《羊脂球》中,战争爆发,一行十人乘坐一辆马车出逃,除羊脂球之外,另外九人分别为葡萄酒批发商鸟先生及夫人,棉纺厂厂主拉马东和夫人,贵族贝尔伯爵夫妇,“民主人士”科尔尼代,以及两位教会修女。相对于羊脂球来说,这些人是所谓的上流阶层,只有羊脂球处于社会底层。在刻画这九个人的人物形象时,作者特意交代了他们来到港口的背景,鸟先生等三对夫妇是为了转移财产,并适当地捞钱,便于之后在战争中逃生;科尔尼代说是为国效劳而来,但是事实上却是为了逃命;两位修女认为自己的逃命行为是救死扶伤;只有羊脂球诚实地讲述了自己来到此地的原因——打了一位普鲁士士兵。

战争期间,一伙衣冠整齐、将自己定义为正人君子的上流人士,却妄图发国难财或者临阵脱逃,这显然都是国家的败类,而一位被他们瞧不起的底层妓女,却有着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这种强烈对比凸显了人性的美丑。面对敌人时,这些上流人士十分恐惧、谄媚,不惜出卖自己的同胞,卑劣无比。羊脂球对饥肠辘辘同胞的同情以及作出的牺牲,更加凸显了他们的自私冷酷、丑恶残忍、卑劣阴险。

作者在描写鸟先生等人时,并未一味表现其性格中的共同之处,而是通过一些更加详细的描写,表现各个人物不同的特征。例如,作者描写这一行人打呵欠时,有的人是张大嘴巴,有的人发出了声音,有的人很注意形象,用手遮住嘴巴,挡住往外冒的热气。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对比,揭示了人物的共性与不同个性,羊脂球是作者笔下真、善、美的象征,而其余的九个人则是假、恶、丑的典型。马车上的十个人可以说是当时社会不同人群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状况。

三、结语

从文学创作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来看,《羊脂球》无疑是十分典型且成功的。小说《羊脂球》中,羊脂球兼具底层人士以及弱势女性群体等形象元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且具有一定的映射意义。在浓烈的战争悲歌之下,作者挖掘人性中的美与丑,是具有时代价值的。作品结尾,羊脂球的呜咽声与科尔尼代哼的《马赛曲》令人久久回味,引人深思。

(江西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宋雅婷(1995-),女,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科尔尼羊脂球爱国
漫画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游乐场
莫泊桑《羊脂球》的艺术特点解读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谈莫泊桑小说《羊脂球》的主旨表现
美与丑的对比:谈小说《羊脂球》中的人物角色塑造
莫泊桑《羊脂球》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