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2021-07-13刘小群尹训宝

医学与社会 2021年7期
关键词:意念领悟效应

徐 慧,王 萍,刘小群,尹训宝,王 铮

1潍坊医学院心理学院,山东潍坊,261056;2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福建厦门,361000;3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湖南长沙,410008;4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潍坊,261056;5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200

自杀是导致全球青少年伤害死亡的第三危险因素[1],在我国15-34岁个体死亡危险因素中占据首要地位[2]。自杀意念是产生自杀行为的前提条件[3],指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杀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青少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5],有研究报道17.72%-17.99%的青少年有自杀意念[6-7]。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青少年学习生活产生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网络受欺凌是在网络上受到他人恶意伤害的重大压力事件,可能会促使青少年产生挫败感和羞愧感,增加自杀意念的发生率[8]。已有研究表明网络受欺凌与自杀关系密切[9],但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机制尚不明确。在自杀意念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领悟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可以缓冲来自网络的伤害[10]。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的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会产生挫败感,促使人际关系紧张,从而增加自杀意念的发生率[11]。此外,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与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12]。因此,青少年遭受网络欺凌后,是否会因良好的人际关系、集体归属感等产生较高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降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即领悟社会支持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析青少年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在青少年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机制,以期为青少年自杀的预防和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7年4-6月,运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在山东省的半岛地区、鲁北、鲁南、鲁中、鲁西北以及鲁西南6个地区抽取了6个地级市;从当地教育部门给到的学校名单中,随机在确定的地级市中分别抽取两所中学,共12所中学;之后,随机在每所中学中抽取9-12个班,最终确定了140个班,每个班的全部学生都参与研究。本研究共发放4580份问卷,回收436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5.2%。其中,男生与女生所占比重分别为53.3%、46.7%,平均年龄(12.92±1.00)岁。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均已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网络受欺凌量表。由大竹阳一郎等人编制[13],共6个题目,对青少年在网络上遭受欺凌的情况进行评定。问卷采用5级计分,从1“本学期没发生过”到5“一周好几次”进行评定,量表总分范围为6-30分。量表总分越高,表示个体网络受欺凌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为0.88。

1.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由Zimet等人编制[14],共12个题目,对人们主观上感知到的支持性资源(家人、朋友以及他人支持)进行评估。采用7级评分,量表总分范围为12-84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个体感受到的来自家人、朋友和他人的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分别为0.88(全量表),0.87(家人分量表),0.85(朋友分量表),0.91(他人分量表)。

1.2.3 自杀意念量表。由我国学者王学志等人翻译并修订而成[15],共14个题目,分为消极自杀意念和积极自杀意念两个维度。量表采用5级评分,其中1表示从未如此,5表示一直如此,总分范围为14-70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自杀意念越强烈。本研究选用消极自杀分量表,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为0.8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使用AMOS 20.0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t检验、中介效应分析等。在中介效应分析时,由于网络受欺凌和自杀意念均采用单维量表,采用随机法对相应的题目分别进行打包处理,以此减少参数估计的误差[16],并进一步检验中介效应的统计学意义[17],得出最终结果。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青少年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现状

首先对青少年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自杀意念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青少年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自杀意念本的描述统计

2.2 不同性别青少年在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上的差异

t检验发现,在网络受欺凌得分上,男性青少年得分高于女性青少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4,P<0.01);女性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男性青少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4.11,P<0.01);女性青少年自杀意念得分高于男性青少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8,P<0.01)。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及自杀意念比较

2.3 青少年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网络受欺凌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50~-0.127,P<0.01),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390,P<0.01);领悟社会支持及各维度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211~-0.181,P<0.01)。

2.4 青少年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中介效应分析

控制性别变量之后,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其中网络受欺凌为自变量,自杀意念为因变量,领悟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所得结果见图1。经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分别为:χ2/df=3.222,NFI=0.999,RFI=0.998,CFI=0.999,TLI=0.998,RMSEA=0.023,RMR=0.137,说明该模型拟合良好。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网络受欺凌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值为0.320,95%CI为(0.244,0.394),不包括0,说明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的直接效应显著。此外,网络受欺凌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杀意念的间接效应值为0.022,95%CI为(0.013,0.030),不包括0,即领悟社会支持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因此,领悟社会支持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具体效应值见表3。

图1 领悟社会支持在青少年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表3 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杀意念的中介效应路径分析

3 讨论

3.1 青少年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及自杀意念在不同性别上差异显著

研究发现,男性青少年网络受欺凌的程度高于女性青少年,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18]。在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上,女性青少年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青少年,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19-20],虽然本研究使用的自杀意念量表与前人使用的量表有所不同,但反映青少年在自杀意念上的性别差异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些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特点及喜好有关,男生性格较为冲动,喜欢追求挑战,在网络环境中,男生更容易置身于危险性较大的网络活动,遭受网络欺凌的程度更高。女生心思细腻,善于表达,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善于寻求他人的帮助,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较高,但心思比较敏感细腻,更容易胡思乱想,产生偏激想法。

3.2 青少年网络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之间密切相关

相关分析发现,青少年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即青少年网络受欺凌程度越高,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越高,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1]。本研究的这一结论验证了动机-意志整合理论[8],即青少年遭受来自网络的欺凌后,自尊心可能会受到伤害,由此产生较强的失败感、自责等消极心理,增加了萌生自杀意念的风险性,甚至导致自杀行为。青少年网络受欺凌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青少年受到网络欺凌的程度越高,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这与以往研究一致[22]。受到欺负的青少年通常会觉得自己的社交能力差[23],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封闭自己,不与他人沟通联系,不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在生活中融入不进周围的社交圈子中,因此感知到的来自家人、朋友以及他人支持和帮助较少。此外,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当青少年主观上感知到的来自家人、朋友和他人的支持较少时,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越高。

3.3 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在青少年网络受欺凌和自杀意念两者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青少年网络受欺凌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自杀意念的发生,还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自杀意念的产生,本结果验证了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14]。若青少年受到网络欺凌后,能从家人、朋友或他人那里感受到更多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他们将会更有勇气和力量面对困境,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缓解其不良情绪,从而减少网络欺凌带来的伤害,减少消极想法的发生率。因此应加强网络环境的管理,为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提供安全良好的环境。此外,应加强青少年健康文明上网的意识,保证青少年能有一个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从而减少网络受欺凌现象的发生,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已经受到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应给予充分的帮助与支持,并对其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缓解网络受欺凌引发的自卑、羞愧、低落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此外,应注重青少年感悟能力和觉察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提高感知身边存在的支持性资源的能力,从而有效减少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在横断面上对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缺乏对于自杀意念这一领域的纵向因果关系的研究。此外,本次仅研究了领悟社会支持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对两者之间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涉及,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更为复杂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意念领悟效应
意念机器人(上)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涓滴意念汇成河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意念打字,让幻想变成现实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