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革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与术

2021-07-13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高质量医疗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做好加强资源布局、保障质量安全、持续改善服务、坚持提升管理、坚持以评促建等工作。

公立医院缺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关乎医院长远发展的深层次改革举措一直未能有效推进和突破;在新的经济形势和政策下,财务运行压力巨大,业务增长进入平台期,缺乏新的增长点;当前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规模收益下降、运行效率有待提升、学科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效率需要改进等难题。

以上观点出自5月14日—15日在南昌举行的“迎接建党百年 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但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医院所面临的形势、困境各不相同,实现发展目标的方法和路径也各不相同。

李敏华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曾元临 副院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于此,来自卫生健康部门和国内顶级医院的领导、管理者齐聚英雄城南昌,就新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和趋势展开广泛讨论与分析。论坛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郑州安图生物和南昌汇雄科技支持。

何为高质量发展

5月15日上午的论坛中,专家、管理者从政策、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论坛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敏华和副院长曾元临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论坛中介绍,近年来,国家层面从优化资源布局、加强质量管理、推动专科建设、加强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资源布局为例,“十三五”时期国家投入近75亿元,支持1500余个重点专科建设,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增加优质资源总量。同时,通过健康扶贫、援疆援藏及医联体建设、县医院能力提升等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一系列举措之下,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持续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不断提升、部分专科医疗质量提升、重点病种和重点手术死亡率下降、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住院死亡率持续下降、重大事件医疗救治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但同时,也存在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影响公平与效率;服务体系碎片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公立医院改革还不到位,科学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尤其薄弱。

郭燕红指出,未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做好加强资源布局、保障质量安全、持续改善服务、坚持提升管理、坚持以评促建、坚持党建引领、加大政策保障七方面工作。

郭燕红 监察专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

以加强资源布局为例,未来国家将重点支持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规划建设省级医疗中心和省域内区域医疗中心;组建由综合实力强的公立医院牵头,网格内其他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参加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国务院参事、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以《论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他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他认为,医疗卫生行业需要回答好3个主题:为何高质量、何为高质量、如何高质量。

刘远立 执行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

“当前经济社会正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强调环境友好和健康友好。卫生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就是强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刘远立说,当前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过去的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转变为看得好病,这要求医院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无微不至。

他进一步指出,当前高质量医院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学科能力(临床专科群、研究与转化)、服务能力(信息化、多学科诊疗中心)和管理能力(制度、决策、考核、文化)。而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最大系统障碍是碎片化,缺乏协同、信息孤岛、服务孤岛等将带来医疗差错和医患纠纷,这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连续两次“国考”排名全国第11位,该院党委书记刘利民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4个维度分享了相关经验。虽然国家层面不再提倡JCI,但作为国内唯一一家4次通过JCI认证的公立医院,JCI带来的环境改进、流程设计及质量和安全理念、IT新技术的运用、执业人员的资质和权限管理等,却永远留在了邵逸夫医院,成为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

刘利民 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刘利民讲到一个例子。2000年夏天,邵逸夫先生到邵逸夫医院视察,很关心员工的生活,主动提出去员工家里看一看。在一位员工家里,邵逸夫先生询问其生活,当打开冰箱看到塞满的肉类和蔬菜时,他笑了。他从员工身上看到了医院的发展。这是邵逸夫医院以员工为主体的缩影。“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患者。”刘利民分享了医院关爱员工和患者的系列举措。

他最后表示,“邵医模式”成功的秘诀是安全的文化与意识、质量持续改进及创新的理念与技术。安全、质量、创新三驾马车拉动医院走到今天。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彭明强从主诊医师负责制建设、高水平学科建设、远程医疗与智慧医院建设等方面,介绍了现代管理体系下的医院高质量发展。

中日友好医院2015年启动了主诊医师负责制,数年来该制度逐步走向常态化、精细化、系统化。“主诊医师拥有最终的医疗决定权,并对医疗、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把关。”彭明强表示,明确主诊医师的医疗责任主体是这项制度的核心。为配合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医院全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全院床位统一调配、护理垂直管理及绩效改革,最终这一制度促进了医院管理的整体飞跃。

彭明强 副院长中日友好医院

高水平学科建设方面,医院一方面成立呼吸专科医联体,成立3年多来,已覆盖31个省区市541家医院,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专业培训班、远程培训、人员进修、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成立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慢阻肺体外呼吸循环支持中心、肺癌专病医联体、戒烟联盟等专病协作组,进一步加强临床、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已搭建起覆盖全国31省区市、2700+医院的远程医疗网络。近两年开展远程会诊10265例,转诊疑难病例225例。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乐爱平代表院长张伟做了题为《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践》的报告。他从国家级学科及基地、临床教育、科研平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医院实践,并分享了医院新时期“3558发展模式”。该模式是指坚持“创新发展、产学研用融合、学科特区”三大战略,“忠诚、创新、担当、服务、过硬”五大要求,走“人才强院、科教兴院、学科立院、文化塑院、改革治院”五大发展方向,实现“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谋划特质引领的学科发展、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布局融合发展的医学教育、引领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统领提质增效的运营管理、开展医防协同的公卫建设、推进强基固本的党建工作”八大任务。

乐爱平 副院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近年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连续6年进入复旦版中国医院百强排行榜;科研学术水平位居全国第55位;在国务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列全国第22名,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30名;先后27个学科进入中科院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科技量值排名百强;在首届教育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中排名第20。

管理驱动高质量发展

5月15日下午的“支付变革:医院精益管理升维与突围”论坛中,管理者围绕医院精细化管理与发展分享了各自经验。论坛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陈志平和《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常务副社长张智慧主持。

陈志平 副院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智慧 常务副社长《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李晓北做了题为《现代医院的“智慧”之路》的主题演讲。他从智慧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服务4个方面,对智慧医院建设做了分析。

智慧管理方面,医院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实现物流全流程追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财务业务一体化联动;智慧医疗方面,医院通过整合医疗数据减少医疗差错,通过建立决策模型实现智能化诊疗决策,通过语音识别及移动医疗提高诊疗效率;智慧护理方面,则通过物联网传感和无线通信技术提升护理效率,通过芯片腕带+物联网技术,降低医疗风险;智慧服务方面,则主要通过预约诊疗、候诊提醒、院内导航、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划价缴费、健康教育来体现。

“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使医疗服务流程更便捷、更高效。”李晓北说。他还就智慧药房建设、医疗设备的智慧管理做了具体介绍。全自动药房管理系统、智能药品管理系统、全供应链耗材闭环管理系统、静脉药品配置管理系统、发热门诊智能药房、药品运输机器人等构成了智慧方药。目前,智慧药房已实现各种规格针剂的按支管理,精准管控每支药品的效期和批号。面对医疗设备管理的痛点,医院多端协同,实现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医疗设备的在线监测。

李晓北 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王育围绕公立医院转型发展的实践和思考做了分享。近年来,仁济医院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加强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以学科实力提升引领医疗结构优化,目前医院重点病种、重点手术全市领先,日间医疗实践全国领先。

王育对公立医院面临的形势与压力做了分析。她表示,公立医院缺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关乎医院长远发展的深层次改革举措一直未能有效推进和突破,业务增长进入平台期,缺乏新的增长点;在新的经济形势和政策下,财务运行压力巨大;聚焦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重点领域的临床研究、转化研究严重不足;人工智能、5G、大数据、新装备等高科技理念与医疗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程度低、发展速度慢。

王育 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她指出,未来医院之间的竞争应回归公立医院本质:适度规模,强化学科,培养人才,服务患者,同时,更注重内部管理的科学有效,赋予“质量-安全、资源-效率、成本-效益”更大的权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彭望清带来了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考。他介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目标是通过“三步走”进入世界顶尖肿瘤中心行列。目前,与国家顶级机构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人才资源总量不足,领军人才缺乏;空间资源有限,研究体量受限;科技创新显示度有待提高。

彭望清 副院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为此,“十四五”期间,医院将以“四个面向”为指引,调整学科方向,包括以原始创新为导向开展科学前沿研究,以疾病为导向建设多癌种学科群;将加大基础转化研究平台如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建设前沿转化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医工结合等支撑平台,布局申报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打造国际顶尖基础研究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打造世界一流临床研究团队。

同时,医院将“外引内培”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包括立足学科发展,多举措调整人才结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锻造优秀师资,拓展优质生源,创新培育体系。

内部管理方面,医院将对标对表,提高医疗效率,实现内涵式发展。“与国内其他肿瘤专科医院对比,我院单病种手术量不占优势,未来将做大做强单病种专科品牌,同时积极调整亚专科结构,给予政策和资源支持,提高单位床位手术产出。”彭望清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高屋建瓴,带来了疫后医学发展的思考。他强调了医学知识论,并指出知识只有有机整合、合纵连横才是力量。一个国家、一个相关专业专家的单打独斗将不再起效,只有建立整合型的健康服务体系、医学研究体系、医学教育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学预防体系,才能应对接踵而来的医学挑战。

樊代明 院士中国工程院

他表示,医学发展必须要转向,要更多研究人体自然力、认识自然力、检测自然力、呵护自然力、增强自然力,不断推进整体整合医学的发展。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蒋光峰分享了医院以管理体系创新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他表示,当前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规模收益下降、运行效率有待提升、学科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效率需要改进等难题。为此,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通过调结构、增效率、提质量、控成本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并通过高效的运营机制、精细化的运营流程、纵横结合的运营项目管理、精细化的运营评价与考核体系等,构建起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

蒋光峰 常务副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以运营机制建设为例,医院明确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运营管理部、业务部门和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等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按照逐级分解的原则,细化运营管理目标和任务,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并强化多部门运营协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医院定期开展运营监控、执行检查和分析评价,动态掌握和评价运营管理工作进展及实施效果,将运营效果和评价结果及时在医院内部各个层面进行沟通反馈,实现横纵双向协作,院科两级协同发展。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精益管理项目负责人杨砚及临床分子项目负责人李鹏就医学实验室精益化管理、全自动核酸检测解决方案等进行了分享。

杨砚 精益管理项目负责人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李鹏 临床分子项目负责人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5月14日下午的闭门会议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评审专家与来自江西省各地的20余位医院市县级管理者共同就新版评审标准、DRG支付改革下的医院发展与管理展开了深度探讨。

会议结束后,管理者参观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零距离了解、感触南大一附院的光荣历史,领略其高质量发展风采。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高质量医疗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公立医院出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究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