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

2021-07-13赵春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0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赵春红

【摘要】教育改革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各科教学的关键任务,高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了解,更是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现状以及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1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活动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认知物理现象来发现问题,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从而以客观角度对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同样,在人类探索世界、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学生思维发展的现状。现阶段,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师都重点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但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依靠不断学习而形成的,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探究物理知识与物理现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在今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所有教学活动中都适当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2.1 课堂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传统教学环节里,教师是授课的主要人物,讲解知识点也是依据教师为中心,学生无须自主思考,理解知识,只需被动的坐在课桌上,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点,囫囵吞枣般的记忆下来。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参与进课堂,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发呆等情况的出现,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面。

2.2 内容集中,缺乏动手实践

由于受高考的影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把教学重心放在升学上。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则会减少动手实践教学,而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理论讲解上来。比如说在上课“探究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时,有的教师会选择给学生发橡皮条自己动手,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实践中去验证“探究力合成”。物理学科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包括了理论知识教学及实验教学,但实践教学的内容一集中,教师则会更多的偏向理论。学生的实践性不够强,动手能力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做题家”。

3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3.1 构建完善的启发式情景教学模式

构建完善的启发式情景教学模式,由于我国在进行教学采取的方式,通常都是先按照教材对课本内容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对试验进行统一安排。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采取的是将理论和实验进行有效结合,教师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直接的感官,然后根据物理核心素养理念应用,推出定理,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围绕理论展开实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思,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归纳总结。

最后由教师总结,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如在对电路电阻串联并联、电流分流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给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理念应用,让学生对实验有仔细的观察以后,对其存在的现象展开相应的探讨与分析,之后进行提问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最后学生对电阻串联并联、电流分流的有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教师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能消化。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然而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忽视所谓的差生。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的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3.2 激发学生自主,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能够自主深入探究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实验教学作为出发点,通过实验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平抛运动》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平抛运动,并对平抛运动的内涵与概念进行探究。通过这种实验操作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知识,同時也能够从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合作中探讨、启发,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3 小组实验,培养合作与交流

物理实验的成功开展往往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从物理实验的准备工作开始到实验结果的收集分析工作的结束,往往需要一个团队之间的紧密配合来完成,所以在当前的物理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应当对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物理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能够让学习主动性强的同学带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在完成了学生的分组过后,教师还应当提出一些与实验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验进行解决,通过问题的设立,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能够针对性的对学习当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到他们的核心素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正确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明确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通过引导质疑的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少卿,李祖君.多元智能理论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调查分析[J].教育艺术,2022(05):71.

[2]付亚玲.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模型解题法的构建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2(16):57-59.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19.

[3]王益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2(20):66-67.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