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021-07-13鲁清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鲁清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往的讲授方法过于注重成绩,而在课堂上强调“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本文主要探讨了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全新教学目标,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自主学习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还需要不断提高,目前的学生还处在被动的教学模式,自主意识不强。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自主性学习需要学生自强、自立、自律。自主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而自主性是自主性的保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在目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小学依然是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台下被动地接受知识、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配角”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了课堂氛围不佳、师生互动不多、学习热情不高,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透彻,只会死记硬背,难以做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教学效果不佳。

这与许多老师的思想有关,许多老师从自己的思想出发,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想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成绩,而让学生做习题、死记硬背,这就造成了目前一些地方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同时,一些父母也倾向于让自己的子女在测试中通过记忆、背诵来取得高分,而对他们的自主性则产生了质疑。这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小学数学教育还不能完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1]。

三、实施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对策

1.注重引入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端,它直接关系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必须不断地丰富和创新教学导入方式,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准备阶段,老师要对课堂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赛的方式呈现。例如,老师在解释“通分”的时候,会给出一些简单的小题,来比较大小,例如:4/7和2/7、2/9和4/9、3/10和7/10,看看哪一组的答案更快更准,然后再出一组5/12和4/15。老师可以通过这个话题来引导学生。小学生大都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老师也可以利用悬疑的方法引导话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老师在讲解“小数乘法”时,运用多媒体进行了若干乘法运算:4x6、11x3、21x4、2.3x4,但如果运算到2.3x4时,同学们就会产生疑问,究竟哪个是小数点?下面就是讲解这节课的内容了,这样就能让学生们集中精神,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知识。

2.建立问题情景

在一定意义上,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被理解为“提问”和“解题”,老师要根据所讲的内容,创造适当的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情景的引导,不断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让他们能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学习。例如,老师在讲授“克与千克的认识”这一节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中,了解克与公斤的具体用法,并让学生了解克与公斤的关系。藉由一步一步地加深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克和公斤的意义。问题情景的设定要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符,题目的设置也要适度。

3.教学方法

在不同的年龄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性意识都比较弱。要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就必须把正确的教学方法教给他们。教师应从已学到的知识入手,发掘新的知识。例如,老师讲授“认识图形”时,要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归类,有以下几点指导:我们已经学会了什么?他们有哪些特征?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区别?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提问来解决学生的问题来完成课堂的教学[2]。

4.处理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使他们能够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关注生活情景的设置,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性。例如,学习了元、角、分、小数等知识,就能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商品买卖情景,进一步了解元、角、分的概念,加强对换算的理解。在掌握了米和厘米的基本知识之后,学生将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周围的物品进行测量,例如:文具盒,课本的宽度。在实践中,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在新一轮的新课改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進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特别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教师要从“主导者”的身份退让,把学生推到“主角”的位置,教师要充当“引导者”和“帮助者”,在课前积极预习,发现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多种形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将自己的结论和结论带到教室里,让学生们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结束语

小学是数学的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物理、化学等物理学科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需要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在数学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邵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5):1.

[2]梅冬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8(25):1.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