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2021-07-13刘敬
刘敬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行,双减政策已逐步落实于教师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紧跟双减政策,因材施教,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中去,扎扎实实的记住语文课堂知识,并且在加深知识印象的同时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本文就基于此提出在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小学低段语文高效教学策略,以此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借助情境创设引发学习欲望
小学语文的知识总是过于繁琐且复杂,学生在对拼音文字进行多遍的练习之后,总会感到枯燥,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牢牢掌握知识,只能依靠课下的作业练习去巩固所学知识。因此,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根据课本内容及知识点,布置相应的情景表演,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内容以及知识点的掌握。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在学业上的负担有所减轻,而且更是打造了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得以实现。例如,在讲解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一文时,这篇课文告诉了学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对幻想中的东西抱有侥幸心理,它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并且这篇寓言故事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了这个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含义。教师在讲解這些有故事感的课文时,可以适当的开展情景表演活动,在放学前提前分配好角色,让学生在第二天扮演,以此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中。如此一来,学生们要想更好的去表演,就必须充分了解课本的故事内容,通读整篇课文,只有了解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将每一个人物都生动且真实的表演出来。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涵,也将知识提前进行了预习,以便在教学之后更扎实的掌握,小学语文课堂也更具有高效性。
二、利用合作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意愿,才能让其在课堂学习中不断的进行思考,不断的突破克服。故而,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以运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这不仅学到了知识也能互相交换自己的想法,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在这为我们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课堂效率以及课堂效果都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学生自由分组,教师布置论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如:小蝌蚪最初找到的是谁?然后它又找到了是谁?它找了几次才找到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变化了几次?小蝌蚪最终变成了什么?将整篇课文的知识点涵盖在这些问题中,让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使在教师讲解之后更能完全理解并扎实掌握。并且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所设下的疑问,让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不再拘泥于书本中的基础概念,而是对知识点拥有更为扎实的自我领悟,还能够帮助其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课堂的教学目的也由此达成。
三、课前充分准备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凡事预则立。语文教学作为有计划的育人活动就必然要求做好课前准备。而创建高效课堂更要在课前花大力气进行夯实,即深入解读教材和解读学生学情,精心设计导学案和教学辅助展开的课件或微课,引导学生积极预习。这些都是为高效课堂创建作准备的必然要求。
1、认真研读文本。走进教材是从认真研读教材开始的。教材是高效课堂创建开展的基本凭借,离开教材而"任我发挥"容易使学生不知所学。很多教师认为低段语文不需要过多的研读,这是错误的,不仅有悖新课改倡导的"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的思想又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走进文本,甚至不能作正确的理解。教学需要深入浅出,没有过多的研读心领神会,这样看似简单的要求却是不容易实现的。例如一年级教材中的《在家里》一文,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勾画出了一个家庭场景还描绘了一个温馨画面。如何教学这样的看似非常简单的课却需要我们充分研读,找准教学点和情感目标的实现路径,才可让学生兴趣也由此而生成。有了这个基础,高效课堂创建就有充分准备的这个前提了。再围绕进行教学辅助东西准备就会很明确方向了。
2、重视课前预习。高效课堂的创建既需要教师积极备课也需要学生积极备课。二者都是创建主体都应该在充分夯实准备。学生准备过多的项目就是文本预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提前做好预习指导案,可采取微课方式进行导学,通过其中设计的问题导向让学生带着目的学。同时还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好生字新词的自学问题。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预习则要求学生在过了识字关后回答小壁虎向谁借了尾巴,列出图表,填出过程中的动物名称。
总结:
综上所述,减去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和校外培训,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双减政策的最终目的。教师应紧紧围绕着双减政策,通过多种不同新颖的活动和游戏,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并且, 借助情境创设引发学习欲望、利用合作学习实现全面发展以及课前充分准备等,都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方式,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课文,对课文提前进行预习,以便在课堂学习中对教师的讲解更通俗易懂,知识点也能进行扎实的掌握。这样即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不用对一些知识点进行重复枯燥的练习,实现"减负增效"的效果,打造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林俏.新课程下小学低年级段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8):349-350.
[2]林俊.探究实现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