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探析及改正探究

2021-07-13乐忠元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0期

乐忠元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解题能力的强弱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究学生在解题中出错的类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避免学生再出现错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教师要对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提升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基于此,以下对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探析及改正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探析;改正探究

引言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较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实际的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是很难正确的解答出题目来的.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解题技巧和思路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由于没有掌握解题技巧,所以在面对不同的数学例题时不知道该怎么解答,从哪入手,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学,让学生加深对解题方法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夯实数学基础,实施探究教学

教师只有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才能够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要从基础教学内容开始理解问题.夯实数学的基础,更深入地开展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感性理解上升至理性的理解,夯实数学根基,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的效率.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透彻分析与理解教学的内容,便于学生能够灵活的选择公式,做好准备性工作.数学属于系统连贯性的课程,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具有基础性的能力,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根据学生固有基础与生活案例讲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应用体验式教学,便于学生在后续的题目中合理应用知识点.探究性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答题目,它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框架.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发现不同的思维之处,从而设计出多种思路和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种类,根据出现的题目提出自己的想法,加深学生理解问题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解题的效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断的提升,能够加速学生解题的效率,培养学生生心理素质.高中数学教师若是想要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先为学生构建数学理论的概念与模型,使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开展思维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概念.学生在课堂上也要增加做题的灵活性,师生可根据教材知识编制应用题开展解答,学生也要尝试一题多解,此种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与思维性,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开发逻辑思维,教师也可安排数学逻辑相关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二、探究同种题型解法,归纳不同的解题模式

要想提升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多种思考方式和多种解题模式,从而达到一题多解的学习目标。为使学生在解题能力提升上面做到最大化且有效化,教师还要不断加强多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其实,在当今高考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就需要做好一题多解的教学模式创新。针对高考改革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要做好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在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上面,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结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古典概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把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和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抛向空中,那么当硬币出现正反面及骰子出现不同的点数时,根据实例说出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性。

三、强化训练基础知识

学生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学生全面掌握了基础知识,有利于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教学,让学生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整合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融汇贯通。这样,学生再遇到相关题目时,就可以在脑海中提取知识点并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性质、图象、模型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学生在做三角函数类型的题目时,才会更加顺利。

四、注重解题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从思维的角度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是当今教育的一大目标。高中数学更注重的是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解题思维的高度决定了学生对数学题目理解的深度。解题能力高的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地选择適当的方法,简化解题过程,节约解题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角度开展教学,如常见的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这些都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就掌握了解题的数学思维,看到同类题目的时候可以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相关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在这基础之上引入经典的概率模型和解题方法。这个时候,学生根据自己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题目类型将问题整理归类,从而掌握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五、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平时要注重对学生的解题速度训练,这样学生在考试中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题目。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给学生设置做题时间,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学生习惯了快节奏地做题,在考试时面对大量的题目才不会出现慌乱,保证看清题目再解答,才能保证解题的准确性。

结束语

高中数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课程,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还应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思维,而清晰的解题思路和熟练的解题技巧才能提高数学解题思维,快速的完成大量的数学习题.因此,学生要积累解题经验,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熟练的应用特殊转换法、换元法、分组求和法等各种解题技巧,理顺思路,节省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和成绩.

参考文献

[1]郭荣炽.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J].读写算,2021(28):41-42.

[2]沈凌芳.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探析及其矫正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8):114-115.

[3]徐丽.高中生数学解题中错误原因分析与教学策略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