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音乐教学开展探索
2021-07-13王华
王华
【摘要】国家推出双减政策,旨在提升教学的质量,减轻学生课外学习的负担。这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相当有效且关键的作用。在教学的发展中,为了提升學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对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相当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需要通过对教学方式展开思考,积极探索出高效提升学生音乐素质的道路。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音乐教学
引言:
双减政策的出发点,是减轻学生负担,同时避免教师因课外补课而降低教学质量,让教师与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课堂,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不可降低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在小学教学中,学生通常忽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由于个人条件的差异,学生往往出现“开口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因材施教,优化教育模式,使小学音乐教育落到实处。
一、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与胜负欲强等的天性。通过设置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案来提升音乐教学中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地学习,当学生能感受到音乐学习中的乐趣时,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时的《牧童之歌》时,为了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充分体现歌曲中牧童天真的个性与悠闲的状态,可以不拘泥于音乐学习的局限性,通过与绘画老师的联动,让学生从多方面体验音乐带来的画面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己想象音乐角色的特点,从多角度表现出牧童的形象。在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可以通过怎样的演唱方式表现出牧童的特点与状态,通过趣味的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到音乐的乐趣。
二、提升音乐教学的针对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传统教学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已经开始与时代脱轨。学生的音乐水平通常各有优劣,在传统普适化的教育中,教学的开展通常难以具有针对性。此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细心划分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训练,既要拔高水平高的学生,又不可落下对水平相对来说较低学生的教育,以此来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1]。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时的《快乐的少年》时,可以首先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演唱的速度与演唱的力度来充分展示出少年的快乐,并延展出表现不同情况下的快乐时如何通过演唱技巧体现的。传授完毕后,结合学生以往的表现以及展现出的技巧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对音乐水平较高,音乐理解能力较强,演唱技巧出色,对音乐更具兴趣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自主理解能力,使得他们对音乐具有更高层次的掌控能力。而对于音乐水平较差,对学习音乐兴致较低的学生,教师也应尽心指导,将重心放在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上,帮助他们能演唱出音乐中的感情。同时,也要针对这类学生进行技巧性的训练,多加鼓励,培养学生的音乐自信,使学生有勇气,有自信学好音乐。当学生的音乐自信起来后,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自然也会逐步提升起来。通过针对性地培养,更能全面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引领学生学好音乐。
三、提升音乐教育的专业性
“双减”政策要求的是减,但其中真正的内涵其实是增,学生学习压力减小,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都需得到充分的提升[2]。教师需探索音乐教学的道路,从而为学生的音乐道路披荆斩棘。通过更为系统化,专业化的训练,来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更为全面,启发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让学生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远。教师不仅要使教学的课堂充满趣味性,更要使得音乐课堂的教学有着专业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天来了》时,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歌唱比赛,使学生有意识的锻炼歌唱能力。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指导学生的演唱技巧,带领学生研究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春天里生机勃勃的特点,也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表达出歌曲情感。在学生对音乐的自主思考与求知中,带领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了解歌曲的含义,顺势教导学生明白音乐所代表的内涵,音乐作为人类情绪载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四、结束语
在教育事业当中,学生永远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探究教学方案时,永远要以学生的需要为主要目的,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体验,带领学生领略音乐的魅力。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针,从多维度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音乐是一门有着独特魅力的学科,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的魅力,把握好课堂的教学,传授专业性、趣味性的音乐,让学生走出自己的音乐道路。
参考文献:
[1]郑学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课后服务模式探究[J].时代教育:中旬,2021(11):2.
[2]刘大英."双减"背景下"巧"探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J].福建教育研究,2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