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美术测试对初中美术个性化学习辅导的影响初探
2021-07-13周莉
周莉
【摘要】艺术素养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营造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需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情景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表现自我情感,以达到与学生共鸣,产生心灵上的互动。
【关键词】中考艺术考试、美术中考技能辅导、中考美术个性化辅导、中考美术课堂
一、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基本的事实依据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美术教师,近两年来随着中考艺术类测试纳入中考成绩以来,中考美术专业技能辅导和美术理论的提升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家长朋友们的关注。在我自己多年来的美术教学和美术技能辅导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美术技能个性化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在中考前,每个学生在美术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基本功都差不多,但为何在最后考试时,有些学生成绩平平,有些学生却能在美术中考中“脱颖而出”呢?我相信这也是众多美术教师一直在研究的方面。
传统的美术课堂以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个性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潜能。学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对美术学习缺少灵气,对教师传统教学方式消极应对。因此,中考美术测试对初中美术个性化辅导和学习的影响研究,值得我们美术同仁共同去探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艺术素养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事实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当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八师石河子地区从很早就开始对初中毕业生进行艺术素养测试,分为音乐和美术两方面,考生可以二选一,进行辅导测试。
在美术教学和新课程的改革中,我的体会有三点:
1.教育的作用就是把每个人的眼睛和耳朵唤醒、点燃、开发、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建立他们的信心,同时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因为新课程标准已打破了各种知识的界限,各学科综合渗透。
2.好玩、好表现本来是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天性,但到了中学阶段,理论课程多于实践课堂,大量的作业压力,要让学生重新回到实践中不容易,如何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兴趣主动学习美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互相交流学习能力。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中考美术面临的问题分析
首先,谈谈中学生美术教学课上的问题。在美术课堂上,聊天,睡觉,打闹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做其他科目作业的,老师不得不一遍一遍的提高嗓门强调纪律。不仅如此,大部分学生的美术工具还不齐全。例如初二的美术教材上主要内容是认识国画,学习画国画,但整个班只有三、四个同学带有笔、墨,画国画专用的宣纸还是老师给提供的。发现主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不支持学生学习美术
(2)其他科目老师不重视美术课
在我们当前的环境下不仅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相关教育工作者对美术教育也不够重视。初中的课程安排里,每个星期只有一节美术课,一学期也总共能上15——16节美术课,但经常还会被语、数、外等“主课”老师占用,使得学生也认为美术课无关紧要。可见学校老师对美术课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
(3)老师教的内容学生难以消化
我发现,经常美术老师很认真的讲着课本上的美術知识,而许多学生丝毫不理解,为何会这样,我想跟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系。美术老师是一位很认真、细心的老师,但是就是因为“认真、细心”的备课,每次所考虑的就是将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忘了对于有些知识是否应该穿插一些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法。严重忽略了,教师教材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是对所有学生有用。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改变学生家长对美术课堂的观点
我们只有在学生家长觉得美术课程重要,并且必不可少,学生家长才会重视学生的美术学习,才能支持学生学习美术。
(2)学校重视美术教育
重视美术课堂,从学校老师做起。让学生接受美术教育,学习美术,不仅仅是美术老师的责任,学校领导和其他各科老师及家长也有责任,学校方面可以多举办一些关于美术类的活动,如绘画比赛等,多利用学校的展板,广播等宣传美术活动,并且可以适当设立奖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引起学生对美术的重视。其他科目的老师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占用美术课的时间,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美术的环境。在这些方面对美术课程足够重视了,相信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也会有根本的改变,那么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必定会提高很多,这样也就有利于师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
(3)提升教师对美术教育的理解
提升教师对美术教育的理解。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年龄的认知,生活经验和学科基础的需求方面展开,这些都是老师必须应该去了解和评估的。其次,教师作为一个课堂教授者、组织者,应该针对上述的了解和评估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课程。最后针对设计的课程进行定位和编写思路,比如要点和提示,材料和方法,学习过程,举例等。因此作为一个教师,不应该只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应该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来进一步了解评估,将自己的目标和内容能过通过简易易懂的方法与手段,在通过多媒体教材来教授给学生们。生动的课堂引导观察是美术的核心,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绘画的首要的问题,更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重要前提。一般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心理条件并不成熟,也容易被事物的局部细节所吸引,缺乏分析和比较。整体观察能力差。那么如何能将学生带入自己的课程的节奏,主要还是在于教师们所使用的方法。
(4)针对学生的课程方法
营造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需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情景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表现自我情感,以达到与学生共鸣,产生心灵上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意性》素质教育 论文联盟
[2]《初中美术个性化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