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1-07-13严幼露
严幼露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以高中地理“地球的历史”一课为例,利用微课和分层探究活动推动课堂,初探翻转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地理教学;地球历史
前言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颠倒传统教学方式的课上讲授新知识、课下完成老师留的家庭作业的模式。它是学生课下通过观看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上进行巩固提升、交流探讨、完成知识内化[1],教师在此过程中承担着教学促进者、配合者、主导者的作用,这与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思想不谋而合。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区域特征以及人类与自然界发展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多体现空间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如多采用地理直观教学方法、地理逻辑方法、地理专题教学方法等[2]。这些方法可以在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视频中得以体现,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教材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尝试。
一、利用微课与分层探究活动推进课前预习
“地球的历史”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普通高中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该课由“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历程”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以记忆性的知识点为主,内容生动有趣,选择该课内容以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
在进行“地球的历史”一课教学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自行制作微课视频,之后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进行引导。课前预习任务具体布置如下:首先,课前利用自习课时间对教材中“地球的历史”一课进行阅读,并梳理思路、发现问题。接着,观看微课视频,对课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理解,尽量结合视频内容解决疑问。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任意形式完成“绘制地球演化历史”的探究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有方向地完成探究活动,教师可事先给出三种不同的绘制方案以供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选择:第一种是绘制地质年代尺,要求标注出各地质年代及对应的演变特征,适合基础一般的同学;第二种是绘制沉积岩层,在不同的岩层中画出远古生物的化石并标注其地质年代,适合有挑战精神的同学;第三种是将地球拟人化,利用漫画的形势介绍地球从婴儿到成人的变化,介绍不同成长阶段地球的特征,适合热爱美术的同学。以上形式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也可发挥想象另外自由创造。
二、以提问答疑与任务成果交流展开课堂教学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把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掌握知识要点。为了有效落实课本重难点知识,同时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课堂前半部分,学生可积极提出阅读课本、观看微课后仍为解决的知识难点,师生共同进行答疑解惑。之后,再按照课本内容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与强化。
课堂的主要时间,用来展示学生完成的探究活动成果。首先,教师邀请一位绘制地质年代尺的学生上台,协助他将绘图投影到屏幕上进行展示。该学生对照自己绘制的年代尺,从前寒武纪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讲解。等该学生介绍完,其他选择绘制年代尺的学生可进行评价与补充。接着,教师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若学生无疑问,教师可提问:“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地球的历史?”大部分经过认真预习的学生可快速说出答案,答案中涉及沉积岩。
顺势,选择绘制沉积岩层与动植物化石的学生可上前进行作品展示与讲解。通过这类作品展示与讲解,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本知识,更对“三叶虫”、“鹦鹉螺”等生物的具体形象有了深刻印象。经过以上学生的展示,课本的主要内容已基本讲解完成。最后,邀请选择第三类绘图形式的学生上前进行展示。有了前面同学的讲解,他们的作品已经当堂改进过,基本不存在知识错误。
这类学生用漫画的形式介绍地球从婴儿到成人的变化及不同成长阶段地球的突出特征,绘制难度最高,呈現出来的图像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引发人类与地球关系的思考,进而落实人地协调观。课堂的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谈谈对“地球的历史”的感悟,并对地球的未来发展与演化进行合理的推测与猜想,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课堂。
三、结合作业反馈与学生体验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正向生长的实践与思维活动,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之一[3],也是让课堂更高效的重要途径。因此,翻转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初步应用时,不仅要重视课前、课时的学与教,也应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进行教学反思,可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学习体验。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对该课的书面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统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若有平行班级,可将平行班级作为参照,对比传统授课模式下学生的作业情况,以此来判断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学生是课堂的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感受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效率与学习效果。在课堂结束后,可采用问卷调查、个别问谈等方式,来进一步了解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结合作业反馈与学生体验进行课后反思之后,教师可对原教学方案进行局部改进,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的应用中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吴亚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以高中地理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南月省,叶莹,任国荣.地理教学新论 [M].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10):70-77.
[3]邓纯臻,杨卫安.现代基础教育研究[J].202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