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花式”带娃
2021-07-13黄晶晶
黄晶晶
2017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落地,意味着更多的学生将回归校园参加课后服务,能否留住学生自愿参与校内的课后服务,已成为今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焦点问题。
常州市卜弋小学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在《指导意见》的指示下,制定出了“54321”课后服务体系,即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社团活动、作业辅导、劳动实践、阳光体育“四线并行”,社会、学校、家长“三方协同”,践行“双减”的国家政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初心。
在“54321”课后服务体系的支撑下,常州市卜弋小学依托学校本土资源,依据教师资源,渗入家长资源开发了卜小特色课后服务课程。首先,在依托学校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本校“野趣”德育项目,开发了“麦田里的舞会”、“植物种植记”等特色劳动实践活动,使卜小课后服务打上了“卜小野趣”标签。其次,依据教师资源,特色老师个人特长,开发了“影视赏析”、“古诗词鉴赏”、“剪纸艺术”等社团活动课程。最后,有效地渗入家长资源,家长群体涉及各行各业,其中不乏一些优秀人士。学校让他们走进校园、走入教室,成为课堂上的主讲人,让学生能了解不同的行业知识,从而增长见闻。
现如今,在放学后,走进常州市卜弋小学,你不仅能看到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少年尽情挥洒汗水,还能看到在卜小后菜园里,劳动的孩子挥舞着勤劳的锄头,品尝着野趣之味;不仅能听到教室里琅琅的古诗词诵读声,还能听到剪刀咔嚓咔嚓的交响乐,不仅能闻到麦田的甜香,还能闻到泥土的清香······
听,孩子们说:“放学后在教室做作业,遇到难题有老师指导,完成效率特别高。”“我第一次拿起锄头,种下了蚕豆,真是好神奇,觉得将来能吃到自己种的蚕豆一定很美味!”“我喜欢课后服务,能和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学习,交到了好朋友,学到了感兴趣的,真的很棒!”
听,家长们说:“我家孩子在学校都把作业写完了,孩子回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散散步,谈谈心,亲子关系也变好了!”“学校的课后服务非常好,一方面方便了家长接送,另一方面增添了孩子们的课后乐趣,让孩子们有了体育锻炼的时间。”“我觉得我们学校课后服务最好的地方就是我家孩子爱劳动了,每天在学校种植完都会回家跟我分享劳动的快乐。”
目前,常州市卜弋小学正根据上级的政策和指导意见,继续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方案,创新学校课后服务模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实实在在的课后服务真正助力“双减”,真正落实“五育融合”工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