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2021-07-13杜鑫
杜鑫
【摘要】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应用题的教学,这部分内容在数学考卷上占据着较重的分值,而且应用题的出题背景较为丰富,可以从生活中的事物中取材,同时又紧扣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对应的知识点,也要阅读题干理解题意,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学习内容。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就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希望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应用题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 应用题 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即5-6年级的学生而言,应用题是难度比较高的题型,在做这部分题学生们不仅需要将课堂上的知识点掌握清楚,还要能读懂题意,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完成题目,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应用题解题模式,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成长,通过不断的总结、提炼以形成较好的解题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出题特点
1.1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应用
小学应用题一般会构建一个生活中常出现的情景,并且在这个生活化情景之下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并让学生们解决,如著名的“鸡兔同笼”、“抽水排水”等问题,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生活化应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这部分题型教学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化应用能力,让学生们在做这部分题目时更得心应手。
1.2题干中蕴藏提示,需要学生认真阅读题干
小学高年级应用题一般题干比较长,其中蕴藏着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在做这部分题目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从中寻找解答题目的线索,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时遇到的问题不是知识点不够熟悉,而是没有理解题意,没有读懂题目中所给的客观条件和所问的问题,很多条件并不是像其他题目那样用数学写出来,而是以文字呈现出来,如距离问题、往返问题等,这些问题学生们比较容易混淆。因此,在做这部分题目时,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根据题干的提示和要求解题。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學策略
2.1在日常教学中建立生活化模型,重视数学的生活化应用
正如前文所说,应用题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应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生活化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在讲解新内容时构建一个生活化模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们这方面的能力,以帮助学生们做到胸有成竹。除此之外,数学问题是共通的,通过构建生活化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面对这一类应用题时的思考方式,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工作构建生活化模型,也可以给学生们讲解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等方式,均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时,学生们会遇到与分数相关的应用题,这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用相当广泛,如这道题目“班级中一共有24个男生,18女生,那么男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几分之一?女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就是一个非常简单且常见的生活情景,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可以构建这样的数学模型。
2.2引导学生在做题时认真阅读题干,从题干中寻找答案
在做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时,最重要的就是读懂题意,因此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做题时认真阅读题干,养成认真阅读题干、从题干中寻找答案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们之后的应用题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干中所给的信息,如标记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对题干中的特殊词进行词义替换、根据题干描述对题型进行简单分类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在做题时集中注意力在题干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正确率。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时,学生会遇到与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相关的应用题,做这部分题目时,学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看清楚题目给的客观条件和问题,如这道题“要制5根截面边长是5dm,长度为2m的长方体白铁皮烟囱,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白铁皮?”通过阅读我们可知,这个题目中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且不能忘记制5根,所以在表面积前×5,且最后要求的单位是平方米,所以需要统一单位。
2.3引导学生整理、提炼所做的应用题,分类进行总结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时,还有很重要的教学工作需要做——引导学生整理和提炼所做过的题目,对所做过的题目进行分类总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繁多的题目分成固定的几种类型,并且总结每种类型的题目所对应的做题方法和关键词,通过这样的分类总结法,学生拿到新的应用题题目时就可以快速找到题目相对应的题型,并且按照既有思路进行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大有裨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学习五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做过的题目分为分数问题、体积/表面积问题等,这些问题相对应的解法也是已知的,有的题目是通过阅读题目用定义来做,有的题目是阅读题目然后代入相对应的公式,通过这样有针对性地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结束语】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提高对应用题的重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生活化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从应用题的出题特点下手,总结它们的一般特点,如取材于日常生活、题干中蕴藏提示等,从这些特点入手,教师可参考以下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建立生活化模型,重视数学的生活化应用;引导学生在做题时认真阅读题干,从题干中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整理、提炼所做的应用题,分类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李素萍.刍议如何做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以及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12):1.
[2]梁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教育(文摘版):00348-00348.